Workflow
手撕钢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的最薄‘手撕钢’量产了”(从一线看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人民日报· 2025-10-05 05:49
公司技术与生产 - 公司已实现厚度0 015毫米的最薄"手撕钢"量产并满负荷生产 [2] - "手撕钢"单日产量可达3吨左右 其中最高端产品价格堪比黄金 [2] - 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 包括压延 清洗 光亮 拉矫 纵切 包装等步骤 [2] 产品应用与市场 - "手撕钢"是折叠屏手机的关键材料 能承受数十万次使用而不变形断裂 [3] - 产品应用广泛 包括手机音量键弹片 柔性太阳能组件模具 磁悬浮列车电缆基底材料等 [4] - 公司向上海超导科技有限公司供货 去年供货10余吨 未来有望达到百吨级 [4] 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手撕钢"产值从2021年的5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近8亿元 [4] - 产品实现国产替代且性能全球领先 平均价格从进口价300万元/吨降至100万元/吨 [4] - "手撕钢"被誉为不锈钢乃至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公司通过科研攻关成功掌握该技术 [2][4]
融入京津冀 北疆草原的“破圈”之路
新京报· 2025-10-04 15:39
九月底的内蒙古草原,正是草黄羊肥的时节。这片距离北京不到两个小时车程的塞外大漠上,优质的牛羊肉、乳 制品、农产品以及最新的高科技产品,正在规模化地进入北京,以及京畿周边的无数城市。 秋风乍起,北方的大漠上,连天的碧草变成成熟的颜色,羊草细长的穗,像麦子一样开始变黄、低头,格桑花绽 开成片的花朵,黄花蒿长成了一片金色,阳光穿透芦苇的缝隙,闪着晶莹的光斑。 2023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指出,"积极融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年来,这片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每天都发生着奇妙的变化,现代技术为传统的农 牧业带来新的气象,丰富的资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改变着草原的发展之路,也改变着北京和内蒙古的关 系。近三十年中,从北京援助内蒙古,到京蒙协作,再到内蒙古融入京津冀,阴山南北、黄河两岸的大漠,越来 越深入到首都的"朋友圈"之中。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之夜,这里是当地夜经济的新去处,也是众多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新京报记者 周 怀宗 摄 科技,阴山下的科技"突围" 从北京出发,两个多小时之间,一路向北,穿越连绵的燕山,踏上广袤的草原,一路接近阴山, ...
【高端访谈】改革创新是太钢集团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访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小弟
新华财经· 2025-09-30 14:38
新华财经太原9月30日电(记者张磊)中国宝武集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钢集团")是我国不锈钢产业的领导者,生产的手撕钢、核电用钢等数 十种特钢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领先全球。近日,记者对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小弟进行专访,他表示,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持续向好。近年来以持续 不断的技术创新,从单品突破到全品类开花。在当前行业调整周期中,太钢集团将改革创新作为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在高端材料领域持续突破。 逆势上扬,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增近23% 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减量调结构的关键阶段,市场呈现供需双降态势。2024年行业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与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 面,重点钢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超50%,销售利润率仅0.71%。 太钢集团通过市场化运营、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等多措并举,上半年实现逆势上扬,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据了解,太钢集团上半年利润总额19.6 亿元,同比增长22.99%,公司二季度利润更是创下近三年来单季度利润新高。 据吴小弟介绍,企业降本增效上成效显著,成为业绩逆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通过铁前、铁后一体化整合及矩阵式费用管控,完成降本目标的92%,吨钢费 用同比下 ...
思政牵线“大手拉小手” 织就大中小学中国梦同心圆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09:20
在天津市北辰党群服务中心,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以"穿越百年 北辰,见证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实践学习之旅。结合展厅内的工业文物与历史场景,为同学们讲述了北 辰乃至我国工业发展初期的艰难岁月,并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新时代北辰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中的 亮眼成就。实践活动让"科技"从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学生们可触、可玩、可探究的体验,在动手与思考 中,同学们不仅理解了科技的力量,更立下了"用创新助力复兴"的志向。 在天津市南仓中学的校史馆,思政课教师带领南仓中学的高中生们开展"校馆弦歌 薪火相传"实践育人 活动,不仅生动讲解了学校的创办背景、发展历史、知名校友等,还开展了一系列师生互动活动,依托 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与教育实践,能让同学们从"学校发展"看"国家变迁",树立"为复兴而学"的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来自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的老师们带领大学生前往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行走 的思政课" 实践育人活动,师生们深入企业文化展示馆、互联网运行中心、艺术雕塑园、轧钢生产车间 等,体验钢铁文化,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现场教学,从中国钢铁发展史到"手撕钢"等高性能特殊 钢种样品的研发,再到见证 ...
中国四大巨头,净利润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5 12:25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作者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_9999(注明品牌和需求)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在全球占比53.38%,连续5年成为十亿钢铁大国。产量榜TOP10中,中国 钢企独占6席。在产量这块,中国钢铁恐怖如斯。 这还是全国到处在抓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的大环境下实现的。不过中国钢企也同时存在大而不够强、产量 多而不赚钱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净利润这块,中国最挣钱的四家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4年的净利润加在一 起,却还没有日本排第一的日本制铁高。 ▼ 上世纪末,日本制铁也曾遇到过产能过剩的情况,2018年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但短短几年,日本制铁就成 功扭亏为盈、大赚特赚,还出资14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钢铁(USS)。 日本制铁24年粗钢产量3964万吨,而中国宝武集团的产能则高达1.3亿吨,但日本制铁的净利润竟然如此之 高,究竟是咋搞的呢? 日本之石,可以攻玉? 在战后的1946年,彼时的日本不说是回到石器时代,那也是彻底去工业化和城市化了。当年,日本钢产量 只有56.4万吨,而美国同期则高 ...
太钢不锈(000825) - 000825太钢不锈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47
业绩表现与改善措施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环比大幅改善 主要通过对内改革创新和协同 内部降本增效 提效率 加强风险防控实现 [3] - 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持续通过改革 创新 整合 协同加强差异化产品开发 [3] 出口与贸易应对 - 对美国直接出口为零 原美国公司已注销 [3] - 自主搭建海外渠道 共享集团内部渠道 上半年开通中欧班列使产品2-3周直达中亚欧洲 较原水运近3个月大幅缩短时效 [3] -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推进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 对出口工作有信心 下半年力争完成全年出口目标 [3] 雅下水电工程机遇 - 雅江水电站预计钢材需求400-600万吨 含配套需求超800万吨 [4] - 公司产品在水电机组特殊钢领域有显著优势 包括磁轭钢 磁极钢 硅钢 不锈钢中厚板 水电板 复合板 [4] - 自2012年起研发百万千瓦级机组配套产品 在高强度 高频直度 高表面质量 低应力方面国内国际领先 [4] 十五五规划方向 - 规划初稿将于2025年9月底完成 9月下旬进入审核讨论阶段 [4] - 全国不锈钢产能超5000万吨 开工率仅70% 公司不做大额产能类投资 [4] - 聚焦高端需求三个维度 产品高端化 绿色化 制造智能化 [4][5] - 绿色化方面重点突破低碳技术 包括提升球团比降低烧结依赖 加大绿色能源使用 [4] - 制造智能化响应用AI重新定义钢铁理念 推动AI技术赋能转型升级 [5]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环保运营成本总计26亿元 折算吨钢成本208元/吨 [6] - 成本构成包括废气 废水 固废处理设施运行费 折旧 环保税和监测费用 [6] - 是首批中国绿色工厂 首批环保超级板块A类企业 产品低碳不锈钢获国际SCS翠鸟认证 [6] - 2025年7月通过山西省工信厅向工信部申报引领型规范企业 [6] 行业供需与展望 - 截至2024年底国内不锈钢建成产能约5300万吨 在建近500万吨 表观消费量不足3300万吨 [6] - 2025年上半年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5.3% 消费量同比增长3.1% 供应增速高于需求 整体供强需弱 [6] -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要求注重供需协同 严控新增产能 压减产量 [7] - 预计下半年钢铁供需情况将改善 实现平稳运行 [7] 绿色低碳发展 - 已投入近8亿元用于技术改造 [8] - 从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产品两个维度发力 [8] - 绿色制造包括优化用能结构 调整炉料结构 数字化管理赋能低碳 [8] - 制造绿色产品可根据客户减碳需求如30% 50%减碳量身定制 部分产品减碳量超60% [8] - 十五五期间目标是2030年之前具备30%减碳能力与技术 [8]
太钢不锈:聚焦绿色化、数智化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12 00:08
行业背景 - 钢铁行业呈现供给需求双降趋势 供给降幅低于需求降幅[3] - 不锈钢行业呈现供给需求双涨趋势 但不锈钢材价格下跌幅度高于合金原料下跌幅度 压缩不锈钢厂利润空间[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9.67亿元 同比下降7.5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亿元 同比增长182.74% 环比实现扭亏[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6亿元 同比增长652.96%[3] 经营策略 - 深化产销研一体化实体化运营机制建设 促进全流程无界面贯通[3] - 强化渠道建设 推进"区域公司+分支机构"营销组织布局[3] - 加强重点用户走访和国际市场渠道建设 出口量占比总体维持稳定[3] - 积极推进内涵式效率提升 打造集约化生产模式[4] - 以效益和效率为前提组织生产配置资源 全面提升全体系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4] 产品创新 - 上半年依靠新产品创收达5.58亿元[5] - 研发高温超导基材用精密箔材和掩膜版用精密箔材两款"手撕钢"产品 实现材料国产化突破[5] - 全球首发海上光伏支架用不锈钢 引领光伏支架材料升级换代[5] - 钢磁极钢、硅钢、不锈钢中厚板、不锈钢水电板等产品在水电机组特殊钢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6] 未来发展 - 紧密关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进展 加强与水电制造商联系[6] - 持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机制建设 积极挖掘需求[6] -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聚焦绿色化、数智化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6]
中国又出黑马?4大钢铁技术问世,登顶成世界第一,美日求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41
核心技术突破 - 高韧低密度钢密度比普通钢低10%但强度和韧性几乎未打折 中信泰富与北方材料研究院联合开发 2022年实现量产且成本降至不锈钢水平[3] - 超级钢强度达2000Mpa为普通钢2-3倍 可在630℃高温保持性能 大唐集团山东郓城煤电项目应用后热效率超50% 年省煤超46万吨[5] - 手撕钢厚度仅0.015毫米为头发丝六分之一 太原钢铁2020年突破技术垄断 价格从150万元/吨降至50万元/吨[5][7] - 超级硅钢铁损值低于9W/kg 宝钢2025年全球首发0.1毫米级产品 电机效率提升20% 新能源汽车续航增加数十公里[7] 产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行业抢购高韧低密度钢 美日企业主动寻求授权合作[3] - 超级钢打破军工核电领域技术依赖 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中国材料技术分水岭"[5] - 手撕钢应用于航天器、电磁屏蔽层及折叠屏手机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成本降低[5][7] - 美国通用电气向宝钢提出超级硅钢供货合作需求[7][11] 研发投入与创新机制 - 2023年钢铁行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2.5% 超出全球平均水平[9] - 宝钢、太钢等企业年投入超百亿研发资金[9] -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直接参与技术开发 海外专家回流成为研发中坚力量[9] - 中国钢铁相关专利数量2023年占全球40% 为2010年的十倍[9]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 - "中国制造2025"及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提供明确政策导向[9]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倒逼钢铁企业开发高强度低密度材料 形成市场与技术双向促进机制[11] - 日本新日铁与中信泰富展开谈判 美国通用表达合作意愿[11] 行业格局变革 - 中国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标准制定参与者 西方企业从技术输出方转为需求方[11][13] - 传统钢铁强国因产能转移和高研发成本制约量产能力[11] - 绿色冶金、氢冶金、AI智能炼钢及复合材料成为下一代技术竞争焦点[13] 全球竞争地位 - 四项核心技术突破使中国由追赶者迈入领跑者行列[13][15] - 超高精度轴承钢及航母专用材料仍需进口 基础研究与绿色冶金技术存在提升空间[13] - 钢铁产业重新定义为"基础高科技" 全球制造业重新评估中国技术角色[13][15]
科技创新奏响制造强国建设“三重奏”
科技日报· 2025-08-28 13:44
地球大气氧含量演化研究 - 南京大学联合中外科研机构通过建立高分辨率硫酸盐硫-氧同位素数据记录,揭示地球大气氧含量经历三次显著跃迁,分别发生在古元古代(24亿-21亿年前)、新元古代(约10亿年前)和古生代(约4.4亿年前)[1] - 研究通过沉积碳酸盐岩内微量硫酸根的硫-氧同位素(Δ³⁴O)连续记录古大气氧含量变化,为理解生命起源与地球宜居性演化提供关键地球化学指标和理论基础[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覆盖过去近30亿年的Δ³⁴O演化记录[1] 高端制造技术突破 - 山西太钢研发出厚度0.025毫米、精度1微米的掩膜版用精密箔材,填补光刻工艺关键耗材行业空白,全球独家生产手撕不锈钢材料[2][13] - 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常态化商业运营两周年,累计18架执飞20余条航线,覆盖国内16个城市,运输旅客超205万人次[3][14] - 中铁装备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中铁1459号",配备换刀机器人使换刀效率较人工提升5-8倍,刷新我国出口海外盾构机开挖直径纪录[3][16] 制造业创新数据指标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3%[4][17] - 截至2024年6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7.2万件,为"十三五"末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70%[4][17]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万亿元,占GDP比重2.68%,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4][19] 智能化制造升级 - 全国建成超3万家基础级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覆盖41个工业大类,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6.2%[4][19] - 宝武钢铁应用盘古大模型优化热轧工艺参数,预测精度提升5%以上,年化经济效益超千万元[4][19] -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通过大模型集成实现无代码完成码垛、喷涂等复杂任务,与工程师语言交互[4][18] 绿色制造与能源转型 - 山东东营开建全国首个100%绿电直连零碳产业园,总投资超百亿元,实现全产业链零碳[5][22] - 新疆木垒建设全球最大压缩气体储能电站,利用二氧化碳压缩膨胀技术实现清洁能源储存[5][22] - 截至2024年底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20%,实现用地集约化与能源低碳化[6][23] 电力系统技术创新 - 湖北投运"充换岸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秒级调频系统,整合126个充电站、11个换电站、1个港口充电站和4个储能站,瞬时最大调频能力27千瓦[11] -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项目2号火电机组(660兆瓦)采用超超临界技术,实现超低排放并投入商业运行[12] 生态治理科技创新 -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通过"深栽浅埋"种植技术将造林成活率从50%提升至90%,累计治理沙地超200万亩[12] - 通辽市实施"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涵盖努古斯台50万亩、阿古拉75万亩、茂道吐75万亩项目区[12]
中国四大巨头,加起来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虎嗅· 2025-08-26 21:16
全球钢铁行业产量格局 - 2024年全球粗钢产量18.826亿吨 中国产量10.05亿吨 占全球总产量53.38% [1] - 全球产量前十钢企中中国占据六席 宝武集团以1.3亿吨产能位居世界首位 [1][10] - 日本制铁粗钢产量3964万吨 不足宝武集团三分之一 [10] 企业盈利能力对比 - 中国四大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024年净利润总和低于日本制铁单家企业 [3]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104亿元人民币 同期中信特钢净利润51.26亿元 南钢股份22.61亿元 华菱钢铁20.32亿元 [6][8] - 日本制铁2021财年利润达8409亿日元(约402.75亿元人民币) 较2019财年亏损4061亿日元实现大幅逆转 [30][45] 日本钢铁产业转型策略 - 通过投资控股海外铁矿资源 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达成长期供应协议降低原材料成本 [23][25] - 关停4座高炉并重组生产线 员工规模从1992年3.73万人优化至2015年1.43万人 人均粗钢产量从677吨提升至2000吨 [31][34] - 提高特殊钢产能占比至20.96% 重点发展电工钢/镀锌板等高附加值产品 [26][42] - 通过《特安法》《产购法》政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行业内部实行技术共享 [28][29]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 2024年出口钢材1.107亿吨 平均单价755.4美元/吨 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48][52] - 特殊钢产量占比仅12.31% 低于日本20.96%的水平 [42] - 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极高 2024年进口12.37亿吨 均价106.9美元/吨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南非 [53][54] - 宝武集团参与西芒杜铁矿项目 预计提升高品位矿石自给率3%-5% [57] 技术突破与发展方向 - 宝武集团实现LNG船用殷瓦钢国产化 太钢突破圆珠笔钢技术 鞍钢具备航母甲板钢生产能力 [59] - 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转型 借鉴日本钢铁产业升级经验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