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 董事高管戴“紧箍”
北京商报· 2025-10-19 23:40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正式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核心在于完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1] 完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 - 从任职、履职、离职三个维度构建闭环监管体系,全面规范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为 [2][3][4] - 明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审核责任,要求股东会前披露候选人详细资料并作出书面承诺 [2] - 细化忠实勤勉义务,强化对同业竞争、利用公司商业机会等行为的披露要求,决策前需充分收集信息并谨慎判断 [2] - 强化离职管理,要求聘任时对离职后追责追偿作出安排,离职时审查其是否存在未尽义务或违法违规行为 [3] - 规范高级管理人员选聘程序,禁止控股股东等干预,需签订聘任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及离职后责任 [3]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与水平 [5] - 明确规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需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 [1][5] - 上市公司由盈利转亏或亏损扩大时,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平均绩效薪酬未相应下降,需披露原因 [1][6] - 鼓励建立薪酬递延支付及止付追索机制,财务报告因错报追溯重述时,需重新考核并追回超额发放的绩效薪酬 [6] - 对研发型亏损公司或“高精尖缺”技术人才可实行特殊薪酬决定机制,不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 [6] 市场影响与专家观点 - 新规通过全流程规范推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回归“忠实勤勉”的法定职责本质,从制度根源防范治理风险 [4] - 薪酬与业绩绑定可纠正“业绩下滑但薪酬照发”的乱象,促使管理层更注重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7] - 增强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与透明度,提升投资者对管理层履职的信任度,吸引长期资金流入 [4][7]
推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10-18 04:19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1] 治理准则修订内容 - 完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制度 从任职履职离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以督促其忠实勤勉履行职责[1] - 健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要求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规定薪酬需与公司经营业绩及个人业绩相匹配以实现利益绑定[1] - 规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 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 完善关联交易的审议责任与决策要求[1] - 做好与其他规则的衔接 根据《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完善股东权利征集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责等规定以提升规则协调性[1] 规则制定过程与后续安排 - 前期中国证监会就治理准则修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各方总体认可修订方向和内容 证监会对反馈意见进行了研究吸收并相应修改完善了规则[2] -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推动新治理准则的实施工作 以促进上市公司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并提升规范运作水平[2]
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证券时报· 2025-10-18 02:49
修订背景与实施时间 - 中国证监会于10月17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1] - 修订后的《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1] - 修订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1] 修订核心内容 - 完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制度 从任职 履职 离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1] - 健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要求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确保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及个人业绩相匹配[1] - 规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 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 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责任与决策要求[1] - 做好与其他规则的衔接 根据《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 完善股东权利征集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责规定[1] 意见征求与后续工作 - 证监会在修订前期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各方总体认可修订方向和内容[2] - 证监会逐条研究反馈意见并相应修改完善了规则[2] - 下一步将推动《治理准则》的实施工作 以助上市公司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并提升规范运作水平[2]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升级!剑指“关键少数” 自2026年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23:2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旨在通过规范董事、高管及控股股东等“关键少数”的行为,全面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筑牢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基石 [1] 修订核心内容 - 完善董事与高管监管制度,进行全链条规范,要求提名委员会严把任职资格关,细化忠实勤勉义务,强化同业竞争披露,并建立离职时在职期间义务审查及离职后追责追偿安排,形成责任闭环 [2] -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建立薪酬管理制度,使薪酬与公司业绩、个人绩效紧密挂钩,鼓励薪酬递延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以平衡激励与约束,绑定管理层与公司长期利益 [3] - 规范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行为,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强化非重大同业竞争的信息披露,并明确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识别与审议责任,防范不当关联交易 [4] - 做好规则衔接以提升体系协调性,新规与《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现行法规充分衔接,完善了股东权利公开征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责及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等规定 [5] 修订过程与市场反馈 - 修订过程广泛吸纳市场意见,证监会在2025年7月25日至8月24日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95条意见建议,市场各方普遍认可修订方向,最终稿采纳多项合理建议,如明确累积投票制在选举两名以上董事时适用,厘清独立董事津贴不适用薪酬管理规定 [6] - 为给上市公司内部制度调整及落实新《公司法》关于内部监督机构设置留有过渡期,新规实施日期定为2026年1月1日,预留充足准备时间 [6]
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北京商报· 2025-10-17 19:51
前期,证监会就《治理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方总体认可《治理准则》的修订方向和内容。证 监会逐条研究反馈意见,认真吸收采纳,并相应修改完善了规则。 下一步,证监会将做好《治理准则》实施工作,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规范运作水 平。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10月17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文称,修订了《上市公司治 理准则》(以下简称《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次《治理准则》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从任职、履职、 离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督促董事高管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二是健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 束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规定董事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促进 董事高管和公司更好实现利益绑定。三是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 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责任、决策要求。四是做好与其他规则的衔接。 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以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 酬与考核委员会职责等规定,提升规则协调性。 ...
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发布· 2025-07-25 19:43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要点 修订背景与目的 -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政策要求,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现行准则在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2] 核心修订内容 董事与高管监管 - 完善董事高管全周期监管制度,覆盖任职、履职、离职各环节,强化忠实勤勉义务要求 [2] - 要求建立薪酬管理制度,确保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绩效挂钩,实现利益绑定 [2] 控股股东行为规范 - 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行为 [2] - 强化关联交易审议责任与决策要求,提升透明度 [2] 规则协调性优化 - 与《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规衔接,完善股东权利征集机制 [2] - 细化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职责规定 [2] 实施安排 - 证监会将根据社会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修订内容后按程序发布实施 [2] - 修订全文可通过指定渠道查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