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挑战
搜索文档
30家药企涌入一条赛道!非奈利酮仿制热潮背后的医药内卷与破局机遇
格隆汇· 2025-10-30 03:03
非奈利酮片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非奈利酮片是拜耳公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和心力衰竭的药物,于2021年7月获FDA批准,2022年在中国上市 [4] - 该药品市场表现亮眼,上市首年销售额破亿,2025年仅半年销售额已达4.1亿元,同比增长135.98%,并超过前一年全年销售额 [4] - 其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国内药企入局仿制,目前已有30家药企(包括杭州康恩贝制药)提交了仿制上市申请,全部处于审评审批中,竞争激烈 [1][7] 药品研发与注册进展 - 在研发方面,已有37家药企(包括山东鲁抗医药、华北制药等)顺利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同时还有超过20家药企正在进行BE试验 [13] - 药品审评数据库显示,多家企业的新药上市申请项目进度不一,例如江苏诚康药业、天津汉瑞药业等公司的申请在2025年4月11日状态为“申请上市” [11] - 临床试验数据库记录有28条相关BE试验登记,涉及21家申办单位,多数试验状态为“进行中 尚未招募” [14] 知识产权与专利挑战 - 原研非奈利酮片的核心化合物专利有效期至2028年2月,目前有23家仿制药企进行的是3类专利声明,意味着产品获批后需待专利到期才能上市销售 [10] - 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曾提交4.1类声明申请原研专利无效,但申请约半年后裁决维持专利有效,专利挑战未成功 [10] 杭州康恩贝制药公司概况 - 杭州康恩贝制药近期以仿制4类申报的非奈利酮片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 公司及其子公司已有超过50个品种成功获批并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7个品种为首家过评,包括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 [16] -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公司目前仅有盐酸吡格列酮片一款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 [16]
中美白蛋白紫杉醇仿制药竞争格局:双成药业三适应症突围,专利挑战成关键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16:49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制剂概述 - 新型纳米微粒制剂通过人血白蛋白纳米载体技术解决传统紫杉醇过敏问题 [1] - 原研药凯素(Abraxane)2005年获FDA批准 专利保护期至2034年7月12日 [1] - 中国专利已过期 石药、齐鲁、恒瑞、海正等药企已获批上市销售 [1] 美国市场竞争格局 双成药业优势 - 2025年5月获FDA批准 成为少数成功进军美国市场的中国抗肿瘤仿制药 [2] - 通过专利挑战和解协议绕过原研药专利壁垒 获批3个适应症 [2] - 与Meitheal Pharmaceuticals达成独家代理 获6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7] - 首批订单已发货 借助Meitheal销售网络快速覆盖美国肿瘤市场 [8] 其他国内药企表现 - 某知名药企2024年10月获FDA批准 但仅覆盖转移性乳腺癌单一适应症 [3] - 临床数据提交范围和专利挑战策略差异导致适应症覆盖受限 [3] 行业竞争壁垒 - 技术壁垒:纳米微粒制剂工艺复杂 FDA对杂质控制等要求严苛 [5] - 专利障碍:原研药专利网络密集 需通过专利挑战或和解实现提前上市 [5] - 印度Sunpharm等多家企业研发失败 体现"高门槛、低通过率"特征 [5] 产品疗效数据 - 转移性乳腺癌:客观缓解率(ORR)提高37% [4] -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方案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 [4] - 胰腺癌:总生存期(OS)提升28% [4] 美国市场前景 - 2025年预测市场规模12.8亿美元 增长率8.5% [8] - 2027年预测15.2亿美元 2023年达18.5亿美元 [8] - 原研药Abraxane 2024年销售额17.8亿美元 预计2033年达35.2亿美元 [8] - 胰腺癌适应症年增长19% 为增量市场 [10] 成功关键要素 - 适应症覆盖广度:双成获批3个适应症包含胰腺癌增量市场 [10] - 渠道控制力:通过Meitheal接入Premier等GPO网络 [10] - 合规能力:FDA cGMP飞行检查通过率中国药企平均82% [11] - 供应链策略:FDA对白蛋白辅料供应商有特殊要求 [11] 中国市场现状 - 国内竞争激烈 上市厂家达7家 [12] - 价格战激烈:科伦113.8元 齐鲁135元 石药148元 [13] - 双成药业白蛋白紫杉醇在国内未获批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