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风险投资

搜索文档
打工人存款50万,什么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7-11 13:24
存款水平变化 - 2025年调研显示约70%受访者存款超过10万元,30%超过50万元,较2023年(12.9%超50万元)显著提升 [7][8] - 存款中位数为20-30万元,85后超30万元人群占比最高,00后中12.3%存款超30万元 [12] - 存款水平与年收入、工作年限正相关,但与年龄、城市线级无直接挂钩 [10][11] 资产配置偏好 - 银行存款类、货币基金(如余额宝)、债券类为最主流选择,00后/95后偏好货币基金(占比最高),85后/80前更倾向股票(超30%)和保险(25%) [14] - 高收入群体(年收入50万+)平均选择3.6种配置方式,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10万-)的2.6种 [17] 储蓄行为趋势 - 38.8%受访者存超一半月薪,45.8%计划维持比例,40.6%计划提高比例,仅5%计划减少 [19] - 2025年前5月中国居民住户存款新增8.3万亿元,定期存款占比达74.29%创历史新高(2024年末为72.54%) [22] 未来资金规划 - 40%人群计划增加现金储蓄及低风险投资,中高风险投资以"维持"(最高比例)或"减少"为主 [21] - 00后/95后更倾向增加中低风险投资,80后/85后更可能削减情绪型消费(33.3%计划减少) [25] - 六大国有银行1年定存利率降至0.95%-0.98%,推动年轻人寻求港股保险、地域银行高息产品等替代方案 [27][28][30] 信息获取渠道差异 - 年轻群体(Z世代)依赖短视频/长视频平台(如B站)及泛社区(如小红书),高收入/年长群体更倾向专业金融机构及垂直社区 [32][33] 储蓄动机分析 - 56%受访者为应对突发风险(如失业、疾病)存钱,48.1%追求心理安全感,仅少数因短期目标(如购房) [38][40]
第三十一期:如何运用ETF构建中低风险组合?(上)
证券日报· 2025-05-22 01:55
中低风险投资策略 - "固收+部分权益投资"公募基金等中低风险策略的基金产品近年来获得投资者青睐[1] - 投资者可运用ETF构建中低风险投资组合 通过定性分析或量化模型将ETF分配到不同大类资产 实现风险收益平衡[1] - 市场上资产配置模型包括恒定比例配置策略 均值—方差模型 风险平价/风险预算模型 因子模型等[1] 恒定比例配置策略 - 恒定比例配置策略是最基础的多资产配置策略 适合根据目标收益和风险承受水平设定各资产配置目标权重[1] - 该策略通过再平衡维持各类ETF资产权重的恒定比例 以严格的仓位限制不同资产配置比例 减少人为干预[2] - 在资产收益相关性较低时能实现风险分散 资产权重稳定 交易成本低 再平衡能贡献一定收益[2] - 市场常见配置比例包括"股债60/40""股债30/70""股债20/80" 中低风险偏好可采用股债20/80配置[2] - 权益类ETF配置可按"核心-卫星配置"操作 选择宽基ETF与行业主题ETF构建组合[2] - 主要缺点是投资组合灵活性不足 不能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趋势性下跌行情中可能增加权益仓位风险暴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