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高铁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高铁如何“驶向”全球?(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05:41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 [4] - "八纵八横"高铁网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网道已建成80% [4] - 中国先后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合作 [4] - 中国主持制定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 [9] 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 CR450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科技实现里程碑式跨越巩固世界领跑优势 [4] - 中国形成涵盖工程建设、列车装备制造、智能化运营管理的高铁技术体系 [6] - 中国累计主持参与UIC、ISO和IEC国际标准制定修订项目300余项 [9] - 空天地一体化安全监测系统实时守护京沪高铁线路 [5] 国际合作与海外项目 - 蒙内铁路90%岗位由当地员工独立运营拉动肯尼亚水泥、钢材等产业发展 [8] - 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海外项目促进当地交通、出口、旅游发展 [8] - 中国高铁海外项目采用"本地化+技术转移"模式实现技术输出与当地需求深度契合 [9] - 国际铁路联盟总干事长肯定中国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对全球高铁发展的关键作用 [8]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高铁需在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方面下功夫 [10] - 磁悬浮技术、智能高铁等创新成果引领行业发展前沿 [10] - 中国高铁需应对自然环境、经济人文等方面高度复杂性需求以保持领先地位 [10] - 中国高铁要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互联互通作出更大贡献 [11]
从零公里起步到全面领跑 中国高铁凭借诸多优势与技术“圈粉”
央视网· 2025-07-10 15:29
中国高铁技术展览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吸引了全球5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行业领先技术和展品 [1] - 展览面积达4万平米,汇聚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企业,7万多名观众参观 [4][6] 中国高铁技术优势 - CR450AF动车组最高试验速度达450公里/小时,安全性能与CR400AF保持一致 [6] - CR400系列复兴号动车组已是全球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标杆,时速350公里 [6] - CR450BF动车组已完成线路试验,计划2026年投入运营 [8] - 中国高铁形成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应用场景最丰富的综合优势 [8] 技术创新与突破 - 中铁科学研究院开发智能隧道掘进技术,可实时采集隧道前方100米地质信息并调整施工参数 [10] - 时速300公里的复兴号货运动车组正在研制,世界最大功率内电双源客货通用机车即将开展运行试验 [11] - 国产首台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已在西部高原铁路投入隧道作业 [11] 国际认可与行业地位 - 国际铁路联盟总干事认为CR450是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世界高铁运营速度迈上新台阶 [12] - 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实现全面领跑,国际同行高度关注中国展台 [12]
中国高铁十五载重塑全球版图,技术出海迎来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08:16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1] - 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可达10000列动车组单日发送旅客可达1600万人次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已超229亿人次 [1] - 十五年间中国高铁里程从7531公里增长至4.8万公里增幅达6倍多重塑世界高铁格局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CR450复兴号动车组最高运营时速400公里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降低20% [3] - CR450已完成所有行驶实验将于8月份展开为期一年60万公里的运用考核预计最快2026年底可商用 [4] - 中国构建涵盖高速动车组工程建设列车控制等6方面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实现时速160至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 [6] 高铁网络经济影响 - 高铁沿线城市GDP增速平均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人才资本技术加速向中西部流动 [7]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通过高铁实现1小时通勤圈中西部城市崛起为"新一线"枢纽 [7] - 高铁推动中国从"规模经济"向"效率经济"转型 [8] 国际化进展 - 全球高铁里程为6.5万公里每天有1万多列动车组运行每年运送20亿旅客 [9] - 中国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合作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进入欧洲 [9] - 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雅加达与万隆旅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0分钟 [10] 标准与未来规划 - 中国主持制定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实现从"技术领跑"向"标准引领"跃升 [11] - 到2035年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左右覆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 [6] -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1.5%开工在建规模约14% [6]
持续擦亮中国高铁“金名片”(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截至2024年底高铁里程达4.8万公里 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1] - 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下线 牵引功率提升20% 重量下降20% [1] - 高铁技术坚持自主创新 形成自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不依赖于人、不受制于人 [1] - 一列高铁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 汇聚产学研用上下游2000多家单位、两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攻关 [1] 高铁技术创新 - 从手绘图纸到全流程建筑信息模型三维设计 从肩扛仪器徒步勘测到"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勘测 设计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革新 [2] - 基层建设者创新发明小工具 如工字钢腹板割孔工具 提高施工效率 [2] -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单 [2] 高铁运营数据 - 2024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43.12亿人次 同比增长11.9% [4] - 2025年前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6亿人次 同比增长7.3% 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5月1日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13752列 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 创单日客运能力投放和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4] 高铁人才发展 - 基层建设者从农民工成长为新时代产业工人 参与国内多条重点铁路项目建设 [3] - 动车组司机安全行车407万公里 运送旅客700多万人次 [3] - 客运服务人员推行"英语通、粤语通、铁路通、深港通"服务 年旅客到发量近1.2亿人次 [3]
中国高铁的成功密码是什么?铁路设计者这么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9:37
高铁网络扩展与客运优化 - 全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运行图,首次在北京至成都、北京至贵阳、上海至成都、上海至宜宾、太原至深圳间开行夕发朝至动卧列车各2列,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国家级城市群高铁动卧连接 [1] - 铁路部门在部分线路增开旅客列车、增加停站,提升路网通达性和辐射范围 [1] - 深圳北站单日旅客发送量从开通时不足2万人次增长至突破35万人次,接近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2]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中国中车株洲所攻克永磁牵引动力技术高温失磁难题,累计完成150G试验数据,牵引功率提升20%且重量下降20%,应用于全球最快时速400公里动车组样车 [3] - CR450AF动车组采用新一代高效永磁牵引系统,节能效率较现有复兴号异步牵引技术提升4% [4] - 电子客票覆盖全国3000多个车站,检票速度从3秒/人提升至1.3秒/人,通行效率提高2.5倍 [2] 设计理念与勘察技术革新 - 铁路设计从手绘图纸升级为全流程BIM三维设计,勘测手段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几十人数月工作量缩减至几人一个月完成 [3] - 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适应多样环境,包括哈大高铁(雪原)、海南环岛高铁(热带)、兰新高铁(大漠)、合福高铁(水乡)等复杂条件 [4] 高铁技术四大核心突破 - 更高速:时速从200公里跃升至350公里,CR450AF样车达400公里 [4] - 更智能:融合北斗导航、5G通信、智能驾驶技术 [4] - 更安全:CR450AF配备4000多个监测点及超视距系统,实时感知线路突发状况 [4] 用户体验与基础设施升级 - 深圳北站实现高铁、地铁、公交、的士无缝换乘 [2] - 菏泽至北京车程从12小时绿皮火车缩短至3小时高铁,购票方式从人工排队升级为手机APP下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