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CNS)

搜索文档
Cell:黄鹏翔/江建森团队揭开甲状腺激素的大脑转运之谜
生物世界· 2025-07-18 12:06
甲状腺激素转运机制研究 - 甲状腺激素向大脑的充分输送对正常神经发育至关重要,由MCT8和OATP1C1两种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介导跨血脑屏障(BBB)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2] - MCT8突变导致艾伦-赫恩登-达德利综合征(AHDS),表现为神经发育障碍和外周甲状腺功能亢进,OATP1C1缺乏则与大脑代谢降低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3] 研究突破与结构解析 - 研究团队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MCT8和OATP1C1结合T3/T4激素的结构,分辨率分别达2.9 Å和2.3 Å,揭示甲状腺素跨膜转运机制[7][5] - 功能实验阐明二者独特的激素识别与转运机制,并首次在OATP1C1中发现罕见的细胞外变构位点[8] 核心科学发现 - MCT8结构显示其对甲状腺激素的高转运特异性,OATP1C1结构揭示其选择性转运甲状腺素的机制[9] - OATP1C1存在保守的细胞外调节位点,雌酮-3-葡糖苷酸(E1G)通过结合该位点实现变构抑制[9] - 研究为理解发育和疾病中甲状腺激素转运的基础机制提供关键结构依据[11] 研究团队与发表信息 - 成果由贝勒医学院黄鹏翔研究员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江建森研究员共同领导,发表于《Cell》期刊[4] - 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brain thyroid hormone transport via MCT8 and OATP1C1》[4][12]
修改教科书的发现:华人学者Nature论文首次证实,健康大脑中竟存在T细胞,来自肠道和脂肪,帮助调控饮食行为
生物世界· 2025-05-31 11:53
大脑免疫系统研究突破 - 传统观点认为健康大脑因血脑屏障隔离而仅有小胶质细胞作为专属免疫细胞 身体其他部位免疫细胞(如T细胞)通常不会进入大脑 该理论在稳态条件下存在争议 [2] - 耶鲁大学团队首次证实小鼠和人类健康大脑穹窿下器官(SFO)中存在富集的T细胞 这些细胞在非疾病状态下长期驻留 颠覆了既往认知 [3] 穹窿下器官与T细胞特性 - SFO作为脑室周围器具有渗漏的血脑屏障 可直接感知血液信号(激素 电解质) 参与调控进食 饮水和免疫-神经交互 [8] - SFO内T细胞表达高水平CXCR6驻留蛋白和IFNγ细胞因子 与脑膜T细胞存在显著功能差异 并能响应肠道/脂肪组织信号 [8][11] T细胞迁移与调控机制 - 高脂饮食使小鼠脂肪组织和大脑T细胞数量同步增加 48小时禁食则促使脂肪T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 显示营养状态直接调控T细胞分布 [8][9] - 抗生素清除肠道微生物后 大脑T细胞数量显著下降 证实肠道菌群通过特定通路影响中枢免疫稳态 [9] 行为调控功能验证 - 缺乏T细胞的小鼠在饥饿状态下觅食效率降低 证明大脑驻留T细胞对进食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9] - 这些T细胞携带肠道/脂肪组织信息(如微生物群状态) 通过分泌IFNγ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 形成肠-脑轴信号传导路径 [11]
Cell子刊:揭开FGF21为何能够逆转严重脂肪肝
生物世界· 2025-05-14 11:21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及MASH研究进展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及其进展形式MASH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负担且治疗选择有限 [2] - 基于FGF21的类似物能显著改善MASH但其作用机制此前未明确 [2] FGF21逆转MASH的核心机制 - FGF21通过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肝脏协同作用逆转MASH [3] - FGF21通过不同机制独立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作用于CNS谷氨酸能神经元可减少肝脏甘油三酯及逆转纤维化 作用于肝细胞则直接降低肝脏胆固醇 [5][6] - FGF21增强肝脏交感神经活动并抑制肝脏从头脂肪生成(de novo lipogenesis) [7] 研究核心发现 - FGF21可逆转饮食诱导的MASH [8] - FGF21通过CNS信号通路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和纤维化程度 [8] - FGF21通过肝细胞信号通路降低肝脏胆固醇水平 [8] 临床意义 - 研究为MASH治疗提供了新药物靶点和机制见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