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文化走出去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中国”五度绽放爱丁堡 9部中国作品闪耀世界舞台
解放日报· 2025-08-13 09:35
活动概况 - 2025爱丁堡艺术节"聚焦中国"暨"魅力上海"推介会在英国爱丁堡举办 时间跨度为7月30日至8月25日 [1] - 9部中国原创作品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艺穗节呈现37场演出 [1] - 活动同步启动"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广 项目海报亮相爱丁堡重要街区及演出场地 [3] 作品内容与形式 - 作品内容横跨传统文本 哲学思考 环境议题与AI技术 [1] - 创作形式融合戏曲 舞剧 皮影 街舞 多媒体等多种手法 [1]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受邀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舞台 [1] - 具体作品包括《净境》融合傣族"鱼舞"与海洋生态主题 《借东风》融合街舞与中国古典美学 《广陵绝响》以"竹林七贤"为题材探索信仰与自由 《庄周梦蝶》融合非遗元素与当代实验 《千里潇湘》依托湖湘文化融合民族音乐 《诗经海海》结合《诗经》与戏剧结构 《山海浮生》跨媒介构建沉浸式空间 《人格画廊4.0》融合人工智能与中式美学 [2] 项目影响力 - "聚焦中国"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标志性品牌 依托全球顶级平台推动中国原创作品登上国际主流舞台 [3] - 自2017年首秀至今已有35部涵盖话剧 舞剧 音乐剧等形式的中国作品通过该项目走向世界 [3] - 今年是第五度组织剧目赴爱丁堡集中推介 [3] - 英国商业贸易部创意产业全球负责人称创意产业是英中合作关键领域 中国表演艺术创新力为两国舞台艺术合作开辟新空间 [3] 战略定位 - 项目成为展示中国当代表演艺术成果的重要桥梁 [4]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致力于以艺术连接世界 邀请全球艺术机构 艺术家和媒体于10月齐聚上海 [4]
网络文学何以“圈粉”海外?来看一个全球共创IP的养成记
人民日报· 2025-08-01 07:34
核心观点 - 网络文学IP《全职高手》通过多形态改编和全球传播实现长尾效应 成为全球共创IP的典型案例 [1] - 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平台推动中国网络文学从内容出海、模式出海迈向全球共创IP新阶段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网络文学凭借共通情感内核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吸引全球读者 正成为与韩剧、日漫并列的文化产业 [3][4][5] IP开发与全球影响力 - 《全职高手》IP衍生形态包括有声书、广播剧、漫画、动画、电视剧、电影、手游及衍生品 动画系列总播放量超25亿次 电视剧播放量近40亿次 [1] - 动画大电影在9个国家及地区上映 主角叶修与瑞士国家旅游局合作化身2025年"瑞士旅游探路员" 启动跨国主题打卡活动 [1][2] - 日文版由日本出版社Libre出版 下载量超3000万次 英文版海外阅读量突破1.3亿次 [1] 平台全球化运营 - 起点国际上线约6800部中国网络文学翻译作品 培育46万名海外作家 累计访问用户近3亿 [2] - 平台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参与共创 [2] - 2018年开通原创功能后 海外用户从阅读者转变为创作者、翻译者及IP共创者 [2] 内容传播策略 - 网络文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人类共通情感(爱情/友情/亲情) 突破文化差异实现海外圈粉 [3] - 中华传统元素如笙、箫、笛等乐器音效被融入外语有声书改编 增强文化吸引力 [4] - 翻译本地化过程中建立语料库 针对不同市场调整名称(如"雀"译作"朱雀") 但保留拼音处理难以直译的内容 [5] 产业地位与趋势 - 网络文学与韩剧、日漫、好莱坞电影并列成为国际级文化产业 [5] - 行业从内容出海、模式出海进阶至全球共创IP阶段 推动全产业链全球化 [2] - 作品需专注故事内核与情感传递 夯实内容基础以面对全球读者 [5]
构建“文学地图”:北京图博会如何让好书“生长”
中国青年报· 2025-06-27 07:30
作家作品与阅读价值 - 作家刘震云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达1500万册,IP改编成绩斐然 [2] - 刘震云认为好作品需用质朴语言表达深刻道理,文学对人性和灵魂的探讨无止境 [2] - 阅读的核心价值在于获取安顿内心的道理和探索世界的答案,这是出版业发展的根基 [2] 出版国际化与中国文化输出 - 作家麦家作品被翻译成34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代表 [4] - 《乡村振兴的维度》《中国方案: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等主题图书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 [5] - 中华书局展出《论语》《老子》波斯文版等经典译注成果,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5] - 《红楼梦》土耳其语版发布,译者吉来通过精准翻译促进文化互鉴与情感共鸣 [5][6][7] 儿童文学与教育主题 - 曹文轩参与《汪洋缀星:生命微光与希望长歌》和《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新书对谈 [9][10] - 《汪洋缀星》记录叙利亚少女杜娅的真实故事,展现人性光辉与文学持久影响力 [10]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深度解密《窗边的小豆豆》教育理念,探讨现代教育问题 [11][12] 科技与出版融合 - 图博会吸引80国1700多家展商,22万种图书展出,达成版权贸易协议2826项 [14][15] - 网络出版馆展示AI、大数据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推动文学IP与影视、动漫、游戏融合 [16] - "中国文学地图"标注1148个文学地标,动态呈现文学数据全景 [17] - 科技浪潮推动传统出版业态升级,人工智能相关图书成为国际合作热点 [18][19] 展会规模与文化活动 - 图博会举办1000多场文化活动,110国近30万人次参观 [15] - "哈利·波特"快闪店吸引超7000人次登车体验,接待观众两万余人次 [16]
《舞韵东方》中国传统舞蹈展演在巴黎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6 10:41
文化活动概况 - 中国传统舞蹈展演《舞韵东方》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剧院成功举办 近500名观众参与活动 [1] - 演出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主办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 [1] - 整场演出呈现12部舞蹈作品 涵盖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多种风格 [1] 演出内容亮点 - 开场节目为中国古典女子群舞《春水前溪》 展现江南水乡春日柔光 [2] - 包含《水墨孤鹤》《风吟》《软语话吴侬》等独舞、双人舞作品 体现自然人文哲思 [2] - 蒙古族群舞《草原汉子》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朝鲜族、傣族、维吾尔族等民族题材作品同台展示 [2] - 终场节目为热烈欢腾的《刀郎麦西来甫》 收获全场掌声 [2] 艺术表现与观众反馈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舞者以扎实功底和感染力表演获得观众热烈掌声 [3] - 观众评价演出"像会动的中国画" 赞赏舞蹈动作柔美有张力 与音乐配合天衣无缝 [3] 文化品牌建设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推出"舞韵东方"新品牌 以舞蹈为媒介讲述中国故事 [6] - 通过剧场展演、户外快闪、互动教学等形式 立体呈现中国舞蹈艺术风貌 [6] - 该品牌是继"春之旋律""夏之清风"等音乐品牌后 又一文化交流创新举措 [6]
京剧9月起将登上首艘国产大邮轮
北京商报· 2025-06-24 23:47
合作概况 - 国家京剧院与爱达邮轮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2025年9月至12月推出"国粹京剧·扬帆出海"主题航季活动 [1] - 活动将在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上举办,通过京剧演出、主题讲座与互动体验等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 活动内容 - 京剧演出分为两大板块:主舞台设在邮轮千人剧院,呈现传统大戏和红色经典剧目 [3] - 在"爱达广场"、海滩俱乐部等地标性场所上演《拾玉镯》《三岔口》《霸王别姬》等折子戏片段,提供近距离互动体验 [3] 战略意义 - 合作旨在落实"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邮轮+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特色海上文化新范式 [3] - 文化和旅游部认为国产大型邮轮启航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希望借此激活邮轮旅游消费潜力 [5] - 爱达邮轮计划将民族邮轮打造为国家级艺术展示平台、文旅融合体验平台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示范平台 [5]
中国音乐海外青少年推广活动走进马耳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3-31 09:10
活动概况 - 中国音乐海外青少年推广计划2025马耳他站活动在瓦莱塔启动 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2] - 活动主题为"华乐连心·共谱未来" 旨在以乐为媒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并促进青年交流[2] 具体实施 - 琵琶主题兴趣班在马耳他圣伊纳爵学院汉达中学开班 吸引2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2] - 此为马耳他学校首次开设中国音乐兴趣班 学生将学习琵琶演奏技巧及领略中国传统音乐魅力[2] 各方表态 - 汉达中学校长表示学校全力支持兴趣班开展 认为此举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拓展国际视野[2] -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认为兴趣班将增进马耳他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并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增添新动力[2] - 参与学生塞雷娜·加拉佐表示对琵琶学习充满期待 尽管存在挑战但已下定决心坚持学习[2] 项目背景 - "华乐连心·共谱未来"为品牌项目 自2024年推出后已在8个国家开展包括毛里求斯 澳大利亚 卢森堡 瑞典 俄罗斯 罗马尼亚 西班牙 马耳他[2] - 项目活动形式包括音乐教学培训 工作坊 大师班 音乐会等面向青少年的文化交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