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政策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稀土卡工业、人民币撬霸权!中国发起精准反制,美方威胁加税100%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50
中美政策博弈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扬言若中方无重大让步,计划在11月1日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禁止所有软件出口[2] - 中国近期反制措施包括推动澳大利亚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和稀土管制升级,击中美国核心利益[4] - 当前市场行情与4月7日不同,中国处于主动布局状态,政策持续性更强,市场更偏向基本面驱动而非情绪驱动[10] 人民币国际化与大宗商品结算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年进口量占全球70%以上,推动人民币结算旨在用实物需求撬动货币权力[6] - 大宗商品结算权是美元霸权的根基,人民币结算从石油、天然气试点延伸至铁矿石,将动摇美元霸权基础[4][6] - 当越来越多国家发现用人民币能直接买到急需大宗商品时,美元的结算比例会自然下降[6] 稀土产业的战略地位与管控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全球近90%的中重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是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及先进军工的核心原材料[6] - 中国对稀土的管制升级是精准管控,并非禁止出口,旨在防止技术和资源被用于针对中国的领域[8] - 美国若想实现稀土自主化,从开采到提纯需5-8年周期,成本将飙升3-5倍,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依赖[8][18] 美国制造业复兴的挑战 - 美国面临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政策稳定性差等难题,过去15年押注美国再工业化的资本大多失败[16][18] - 在稀土领域,美国缺乏足够技术工人和完整提纯设备产业链,产业层面的差距使其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可靠产能[18] 投资策略与市场波动 - 当前部分投资者在新能源、稀土板块已获得30%甚至翻倍收益,市场调整时止盈欲望较强,可能加剧短期波动[13][14] - 港股受国际资本影响更大,对中美关系和美联储政策敏感,短期波动可能大于A股,可考虑将部分港股切换至A股核心板块以降低外部情绪干扰[20] - 成熟投资者应在短期涨幅过大时适当止盈,在产业逻辑未变的深度调整时逢低加仓,投资最终比拼的是对产业优势的认知而非短期K线[22][23]
中美政策博弈,人民币涨跌背后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5-09 12:21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下新高,引发市场关注 [1] - 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5.5%,创22年高位 [3] - 人民币展现超强韧性,中国央行通过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重启逆周期因子、发行离岸央票等措施稳定汇率 [3] 中美政策博弈 - 美联储加息与中国稳汇率政策形成拉锯战 [3]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未取消,汇率成为新的博弈焦点 [4] - 美方施压人民币升值,试图削弱中国出口竞争力,但中国央行坚持市场供求决定汇率 [4] 汇率对行业的影响 - 人民币适度贬值降低中国芯片进口成本,缓解科技战压力 [7]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DCEP)已覆盖RCEP区域,可能绕过美元结算体系 [7] - 中国与沙特等国石油人民币结算动摇"石油美元"根基,规模虽小但可能引发质变 [7] 人民币国际化 - 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试点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路径 [7] - 人民币汇率波动反映国家实力,货币价值取决于国家信用和发展前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