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工业化

搜索文档
台积电会被在美国建厂拖垮
搜狐财经· 2025-06-05 08:20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可行性 - 美国制造业回归被认为绝不可能发生 主要由于产业链不完整 政府效率低下 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 [1] - 台积电董事长指出美国市场成本高且挑战多 用"吃的又贵又不好吃"比喻投资环境 [1] - 产业发展需要完整的生态系统支持 包括政府效率 基础设施 供应链 人才等 美国目前不具备这些条件 [1]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地位 -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制造业国家 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和门类 在所有类目都领先世界 [2] - 中国制造业水平已超越历史上美国和德国的巅峰时期 当时这两个国家还存在多个竞争对手 [2] -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完整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未达到的水平 [2] 美国制造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 美国缺乏延续性的经济政策 每届政府政策方向频繁变动 导致企业投资效率低下 [3] - 美国政府效率低下 政令执行困难 地方官僚体系严重 不同地区认证标准不统一 [3] - 基础设施严重老化 一场大雪可导致工厂停工半个月 且维修困难 [3] - 供电 供水 交通 物流等基础保障系统都存在严重问题 [4] 美国制造业人才困境 - 美国缺乏大量受过训练的生产制造人才 高校教育过于理论化 脱离生产实践 [4] - 美国高校理工科教育趋向文科化 重论文轻实践 无法培养一线生产人才 [4] - 学术研究导向导致资源错配 论文导向的薪酬体系树立了负面标杆 [4] 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风险 - 台积电在美国建厂被认为违反经济规律 可能拖垮公司 [3] - 在美国的投资将面临高成本 低效率 基础设施不足等多重挑战 [3][4] - 未来3-5年面临大陆芯片产业竞争压力 投资难以实现正循环 [4] - 即使不考虑地缘政治因素 在美国的投资也可能导致台积电成为烂企业 [4]
【环球财经】英媒:着眼与美谈判 欧盟要求企业“通气”在美投资计划
新华社· 2025-05-28 15:48
欧盟与美国贸易谈判动态 - 欧盟官员要求欧盟头部企业及其首席执行官汇报在美国投资的详细计划,为推进与美国贸易谈判做准备 [1] - 欧洲工商业联合会成员收到欧盟委员会调查问卷,被要求尽快报告今后在美投资意向,该联合会由42家雇主和行业联合会组成 [3] - 欧洲工业圆桌会议的59名成员也收到类似通知,以了解相关企业今后5年投资计划,成员包括阿斯麦、巴斯夫、思爱普、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等公司 [3] 欧洲企业对美投资现状 - 目前欧洲企业对美大额投资集中在制药领域,瑞士罗氏公司和诺华公司分别承诺投资500亿美元和230亿美元 [7] - 法国赛诺菲公司表示从现在起至2030年将在美投资至少200亿美元 [7] - 另有至少7家欧洲企业已表达增加对美投资意向,但未公布具体计划 [7] - 德国工商总会调查显示24%的受访企业有意增加在美投资,29%的企业有意减少投资 [7] 特朗普政府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反复多变的政策宣示引发不确定性,是企业有意减少对美投资的主要原因 [7]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制药商将药品在美售价降至与其他国家售价相当的水平,促使瑞士罗氏公司考虑暂缓进一步对美投资 [8] 欧盟谈判策略 - 欧盟委员会希望经由谈判让美方取消任何对欧产品进口关税,或至少不再加征关税 [7] - 欧盟提议双方就工业产品实施零关税,同时欧盟购买更多美国大豆、军火和液化天然气 [7]
巨亏中的波音,靠关税战续命
吴晓波频道· 2025-05-24 08:05
波音公司近期动态 - 卡塔尔向美国赠送价值4亿美元的波音747-8客机,计划改装为"空军一号"专机[2][4] - 特朗普中东之行促成多笔波音订单:沙特订购20架737 MAX(可选10架)[6],阿联酋达成145亿美元交易[7],卡塔尔签署960亿美元合同购买210架787和777X客机[7] - 2024年波音营收665亿美元,连续5年亏损,运营亏损107亿美元,运营利润率-16.1%[9] - 当前合同积压订单4988亿美元,总积压订单5213亿美元[9] 波音与政府关系 - 美国总统历来为波音代言:克林顿时期官员称"可毫无保留代言"[12],奥巴马促成65亿美元印度订单[12][13],拜登赞扬340亿美元印度订单[14] - 特朗普推动波音获得F-47战斗机200亿美元研发合同[18][19] - 波音成为国际贸易谈判重要筹码:中国曾拒收飞机后恢复[22],欧盟将波音列入950亿欧元加税清单[22],多国通过采购示好美国[22][23] 波音发展历程 - 1916年创立,现为全球最大航空航天制造商之一,美国最大出口商[25][26] - 二战至1960年代鼎盛期,全球超3000万乘客使用波音飞机[27] - 1979年中国领导人访美参观波音工厂[29] - 1996年与麦道合并后转向"股东价值优先",2001年总部迁离西雅图[33] - 外包比例持续上升:727项目2%→777项目30%→787项目90%[34] 波音现状与挑战 - 事故频发:2018/2019年空难和舱门事故重创声誉[36] - 当前雇佣17.2万员工(85%在美国),带动130万供应链就业[38] - 737MAX停产曾导致美国GDP增速减少0.5个百分点[38] - 关税影响:787单价可能上涨4000万美元[41] - 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占全球飞机需求10-15%(8830架)[42] 波音与中国关系 - 1972年尼克松访华推销10架707[44],1990年中国采购72架(价值90亿美元)[45] - 在华设立服务中心、合资工厂,35家中国供应商服务波音[45] - 2013年交付中国第1000架[48],2018年交付第2000架(737 MAX8)[48] - 2017年后未获中国大单,2022年空客获372亿美元中国订单[49] - 中国C919客机亮相加剧竞争[50]
卡特尔的特朗普“礼包”进一步揭开:主权财富基金拟十年在美投资500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5-16 04:33
卡塔尔投资局在美国的投资计划 - 卡塔尔投资局计划未来十年在美国追加投资5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该基金当前5240亿美元的总规模 [1] - 该投资计划是卡塔尔与美国1.2万亿美元"经济交换"协议的一部分,目前双方已达成2435亿美元的经济交易 [1] - 投资将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医疗保健等传统青睐领域,同时符合"美国再工业化"议程 [2] 投资策略调整 - QIA将从专注于小型风险投资转向更大规模的交易,包括购买上市公司股权 [3] - 策略调整源于卡塔尔天然气项目带来的新增资金以及世界杯项目支出的减少 [3] - 该调整被描述为策略"演变"而非战略转变,旨在适应全球快速变化 [3] 中东主权基金投资趋势 - 除卡塔尔外,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在寻求向类似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 [4] - 多国基金聚焦相同领域可能增加交易竞争和投资标的估值过高风险 [4] 卡塔尔的经济影响力 - 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达5240亿美元,相当于每位公民拥有超过150万美元财富 [5] - 巨额投资可能重塑美国资本市场格局,特别是在AI、数据中心和医疗等战略行业 [5]
金钟:特朗普想为美债“排雷”,美联储和日本谁靠得住?
搜狐财经· 2025-04-28 08:53
美国金融市场表现 - 美国出现"股债汇三杀"现象,股票、债券和美元汇率同时下跌,表明资金正在大规模撤离美国市场 [2] - 美元指数环比下降4.6%,标普500指数下跌5.9%,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0.11个百分点 [3] - 1971年至今美国仅出现6次股债汇同时明显下跌的月份 [3] 贸易战对公司影响 - 百事可乐预计利润将因关税下降5% [6] - 普尔特房屋公司预估新建房屋成本将上涨1% [6] - 雷神公司预测每年成本将增加8亿多美元 [6] - 大型企业可通过全球供应链布局缓解关税影响,但中小企业缺乏应对能力 [7]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零售和消费品行业将在5月面临最大关税冲击 [6] - 美国军工行业面临供应链依赖外国产业链的问题 [10] - 航运界成功抵制了民主党政府最初提出的入港费征收标准 [10] 债券市场前景 - 美国政府将在5月债务上限提高后集中大规模发债 [4] - 2025-2028年间美国企业将面临高利率环境下的债务续借问题 [4] - 美联储6月可能的降息只能缓解短期国债市场压力 [7] 中美贸易战态势 - 美国从全面关税转向重点行业针对性措施,包括汽车、船运、光伏、医疗器械等 [9] - 半导体和药品行业可能成为下一批加税目标 [9] - 美国两党在重点制造业重返美国问题上存在共识 [10]
美国新梦:只跟社交网络有关的制造业回流
晚点LatePost· 2025-02-12 20:07
美国工业化的黄金时代 - 阿特拉斯水泥厂发明了批量生产波特兰水泥的方法 成为现代水泥工业标准[5] - 伯利恒钢铁厂发明工字梁技术 支撑了全球摩天大楼建设 二战期间生产了1127艘战舰[9] - 李海河谷凭借优质水泥石原料和水力资源 成为美国工业化起点[6] - 纽约花岗岩地基与工业材料结合 建造了帝国大厦等标志性建筑[10] - 美国工业产品曾全球输出 包括参与巴拿马运河建设[10] 去工业化进程与影响 - 阿特拉斯水泥厂1982年关闭 标志传统工业时代终结[15] - 伯利恒钢铁厂倒闭导致巴尔的摩失业率飙升 犯罪率持续高位[16][17] - 阿克伦橡胶工业失去2万个岗位 犯罪率达全美平均水平182%[24][27] - 锈带城市人口持续流失 如阿克伦60年减少1/3居民[27] - 去工业化导致基础设施老化 阿克伦需12亿美元更新百年排水系统[27] 再工业化挑战 - 美国制造业仅占2个州最大就业行业 与全民认知存在偏差[33] - 美元高估值与工业低成本需求形成根本矛盾[37] - 高利率环境抑制制造业投资 利润率需超5%才可行[37] - 劳动力短缺严重 制造业岗位空缺率达50%[43] - 22%工人承认工作时吸毒 导致工伤事故率激增[43] 区域经济转型案例 - 阿克伦转型聚合物产业 吸引400家相关企业[25] - Google创始人飞艇公司入驻历史工业设施[25] - 俄亥俄州无人机维修店兴起 反映新一代就业偏好[43] - 北卡罗来纳州以低成本优势承接纺织业回流[31] 产业结构性矛盾 - 金融业与制造业存在根本性冲突[37] - 成本竞赛导致资本单向流动 本地投入难以见效[28] - 多元化转型地区比专注传统产业地区恢复更快[28] - 锈带诉求本质是公平问题 与工业化效率目标背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