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科技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吴伟:认知矫正应成中美科技合作新起点
环球网资讯· 2025-10-24 07:19
其二,产业生态完整性的降维优势。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曾直言,"AI的未来是机器实体化"。而中 国构建了从芯片设计、精密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既能生产算力服务器,也能制造传感器、执 行器,这种"全链条能力"让依赖全球供应链,却因地缘政治博弈频繁面临断供的硅谷企业望尘莫及。更 关键的是,中国制造业规模与市场需求形成共振,加速了技术迭代,这是硅谷仅靠资本难以复制的生态 优势。 来源:环球时报 "当中国全速前进,以机器般的速度流转货物、人员和信息时,我们可能正被困在过去。"美国风险投资 公司安德烈森·霍洛维茨近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警告。该文一改对中国科技的"轻视模仿论",反而用"惊 叹"口吻描述中国人工智能(AI)在产业端的落地速度、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字里行间透着好奇、 焦虑与羡慕。而这并非孤例。《纽约时报》将这种弥漫在硅谷企业家和政客间的情绪转变,总结为"硅 谷陷入对中国的痴迷"。 硅谷的变化折射出其长期存在的对华错误认知正被现实击碎——从将中国科技发展简化为"非市场化奇 迹",到不得不正视"中美创新双极"的事实,硅谷的认知矫正,本质上是对自身困境与全球格局的重新 审视。 过去,硅谷的对华错误认知集中表现 ...
五角大楼资助中国研究项目?我驻美使馆回应:毫无根据
环球时报· 2025-09-08 06:44
美国国防部资助中美科研合作项目 - 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报告宣称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美国国防部资助约700项研究项目 总额超过25亿美元 涉及约1400篇研究论文 其中超过一半论文与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相关联机构合作完成 [1] - 报告称合作项目涵盖高超声速技术 半导体 人工智能 先进材料及下一代推进技术等领域 许多项目具有明显军事用途 [1] - 报告点名华盛顿卡内基科学研究所 称其地球物理学家在参与美国国防部支持研究期间同时在中国科研机构任职 从事高能材料 氮气及高压物理领域研究 [2] 中美双方对报告的回应 -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表示报告毫无依据 并坚决反对相关指控 [1][2] - 卡内基科学研究所澄清相关工作完全不涉密 属于基础研究且公开可得 资金实际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重大研究仪器项目 而非五角大楼 [2] - 美众议院调查人员称不寻求终止所有中美学术科研合作 仅针对与中国军方及科研工业相关的合作 [2] 中美科技合作现状 - 近年来美国多所大学因国会共和党人压力终止与中国院校合作项目 [3] - 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虽在去年续签 但观察人士表示协定基本处于被搁置状态 [3] - 中国外交部曾表示中美科技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 希望美方相向而行落实协定安排 [3]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报告2024》等四项研究结果在京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5-10 21:54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成果发布 -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系列标志性成果 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报告202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美科技合作白皮书》《抢占科技制高点与中国式现代化》及"中国式现代化大数据平台" [1] - 系列成果创新构建"理论-评价-实践"三位一体研究框架 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1] 区域发展与现代化指数 - 中国式现代化指数(ICM)显示省级行政区在人口现代化、经济活力和绿色发展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但区域差异仍然存在 [2] - 广东、浙江等经济强省人口素质持续提升 浙江以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川、陕西在人口吸引力与民族文化融合方面表现突出 [2] - 北京、香港、上海等8个省级行政区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高水平耦合 经济基础与文化科技教育协同并进 [2] 国际比较与全球影响 - 中国和平发展现代化水平在82个样本国家中排名第8 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源和治理引领者 [2]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和扩大高水平开放等实践 为世界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2] 现代化理论体系构建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色 提出实现路径 将中国特色转化为成功实践和独特优势 [3] - 中国式现代化开辟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 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3] 中美科技合作现状 - 中美合著SCI论文数量全球领先 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等领域成果丰硕 [4] - 美国技术扩散助力中国产业升级 中国人才为美国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4] - 双方合作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 [4] 科技发展战略布局 - 中国加速布局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 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竞争主动权 [5][6] - 迫切需要在前沿性、战略性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