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

搜索文档
高技术产业“狂飙”,这三省凭什么领跑全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20:51
高技术产业动能加速释放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 - 安徽、湖北、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速领跑全国,同比分别增长23.6%、14.4%和11.8% [1] 安徽汽车产业表现 - 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3.09万辆,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1] - 安徽汽车产量超越广东,一季度以76.17万辆的产量高居全国榜首,比广东多近10万辆 [3] - 安徽吸引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等多家整车企业入驻 [10] 湖北锂电池产业 - 上半年湖北锂电池出口增长高达1.1倍,成为外贸出口的突出亮点 [5] - 亿纬锂能、襄阳比亚迪、楚能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在湖北加速布局锂电池生产 [5] - 湖北襄阳海关推出"入区即退税"等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资金周转和仓储成本降低 [10] 江苏前沿科技领域 - 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 [7] - 江苏机器人产业链营业收入约900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二 [9] - 江苏组织实施250个攻关项目,取得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等标志性成果 [9] 政策与创新驱动 - 安徽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新能源汽车法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10] - 江苏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2024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科技类项目人数居全国第一 [10] - 湖北商务和海关部门紧密配合,推出优惠政策助力锂电池出口 [10]
筑硬核科技底座 助产业攀高向新
新华日报· 2025-08-02 05:39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成果 - 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3.33%,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处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 [2]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去年50.7%增至今年上半年51.8% [2]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 [2] - 企业贡献全省85%研发投入、89%专利授权,集聚近80%科技平台和高层次人才 [2]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 太湖实验室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稳步建设连云港中心 [2] - 云龙湖实验室建成国际领先的深地工程地下实验室 [2] - 苏州实验室由筹建转入建设期 [2] - 江苏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龙头企业建立"1+1+X"联动机制 [2] 产业链优化升级 - 去年安排5.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01个协同攻关项目,带动企业新增41.6亿元研发投入 [3] - 16个重点培育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超70% [3] - 新能源、生物医药、船舶海工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3]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 [3] 科技供给与成果转化 - 省级基础研究专项资金从24.8亿元增至26.8亿元 [4] - 近两年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250个攻关项目 [4] - 产学研对接大会发布2000多项创新成果和2300多项技术需求 [5] - 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8家,经济规模占全国1/7 [5] 区域创新实践 - 无锡与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实现合作全覆盖 [6] - 无锡目标2027年研发强度达3.7%,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6] - 盐城布局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建立"三首席三员"服务体系 [7] - 开发低空经济人才评价体系,在太仓试点新专业评审 [8]
张曼莉:鼓励内地企业依托香港拓展国际科研合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3:14
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创科合作进展 - 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及中央部委举行联席会议,汇报创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和未来重点 [1] - 过去一年推动与内地城市及"一带一路"国家创科合作,包括与斯洛伐克签订科研合作备忘录 [1]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助力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1] - 未来将通过国际展会、三大创科园区合作及企业互访加强国际创科交流 [1] 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考察 - 香港代表团考察内地半导体制造设备、高端芯片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企业 [2] - 鼓励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国际化营商环境拓展国际科研合作及海外业务 [2] - 香港政府重视半导体芯片技术发展,2022年《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聚焦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 香港微电子产业发展规划 - 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已完成核心团队组建,第一期设备年内安装调试 [3] - 两条中试线预计明年投入运作,将研发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 [3] - 香港具备雄厚科研实力和国际微电子专家人才优势 [2] - 元朗微电子中心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效应 [2][3]
张曼莉:鼓励内地企业依托香港拓展国际科研合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2:59
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创科合作进展 - 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及中央部委举行联席会议,汇报创科领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展[2] - 过去一年推动与内地及"一带一路"国家创科合作,包括与斯洛伐克签订科研合作备忘录[2]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助力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2] - 未来将通过国际展会、三大创科园区互访等方式深化国际合作[2] 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考察 - 香港代表团考察内地半导体设备、芯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3] - 鼓励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国际化优势拓展海外科研合作与业务[3] - 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聚焦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3] 香港微电子产业发展规划 - 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已组建核心团队,第一期设备年内安装调试[4] - 两条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作[4] - 香港具备雄厚科研实力和国际微电子专家资源[3] - 元朗微电子中心将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3] - 微电子中心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可产生技术牵引和产业集聚效应[5]
2025年广东中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培育“4+6”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夯实中山制造业家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27
中山市宏观经济 - 2024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4143.2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124.14亿元(占比51.3%),增速达6.0% [3]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提升至4.2%,达973.09亿元,显示经济复苏态势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4年增长5.4%,2025年一季度增速加快至5.6%,34个工业行业增长面达70.6% [5] -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工业投资增长10.9%占比升至44.8%,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8.8% [9] 产业集群发展 - "十大舰队"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总产值突破7400亿元,形成3个千亿级(智能家电2350亿、新一代信息技术1580亿、高端装备529亿)和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17][18] - 智能家电产业2024年产值增长4.2%至23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79%至1580.35亿元 [17][18]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51.2%增速6.6%,高技术制造业增速10.8%占比16.4% [7] - 规划建设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深中合作创新区等),总用地约40万亩,配套专项扶持政策 [18] 重点企业格局 - A股上市公司27家,集中在工业(43%)、消费(26%)、信息技术(19%)领域,包括华帝股份、明阳智能等 [23][24] - 新能源领域以明阳集团(601615)、大洋电机(002249)为龙头,生物医药领域有康方生物、联邦制药等 [24][25] - 智能家电集群汇聚TCL智家(002668)、华帝股份(002035)、奥马冰箱等知名企业 [24][25] - 光电光学产业拥有联合光电(300691)、舜宇光学等企业,2024年产值增长27.8%至219.83亿元 [18][25] 产业政策导向 - 2025年出台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大带小"协同创新 [15][17] - 制造业降成本15项措施涵盖用地、用能、融资等维度,目标培育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2家 [17] - 设立5年专项基金支持制造业投资,重点推进技术改造和先进制造业项目 [16][17] - "专业镇经济"转型成效显著,形成小榄灯饰、古镇照明等"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带 [20]
“我们希望把中国的科技带去印尼”!印尼龙头企业来华参赛借机寻找合作者|外资看中国
华夏时报· 2025-07-11 18:31
印尼科技公司寻求中国合作 - Zi.Care是印尼领先的健康科技公司,提供全国唯一达到第七级标准的AI驱动电子病历系统,已累计处理超过800万份患者记录,并获得130多家医疗机构采用 [2][3] - Zi.Care正在扩展物联网医疗解决方案业务,希望整合中国科技打造一站式医疗健康平台,认为中国产品性价比高于欧美 [3] - GreenTeams是印尼首家且最大的气候科技公司,在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硬件和AI驱动软件 [3][4] - GreenTeams正转向"监测即服务"模式,希望与中国企业合作进入印尼及东南亚市场,并强调与印尼政府的深厚合作关系 [4] 印尼市场概况 -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人口约2.81亿居全球第四,年龄中位数低于30岁,劳动力充足且成本低 [5] - 2024年印尼GDP达1.3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03%;2025年一季度GDP为3463.5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 [5] - 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78亿美元,主要聚焦基建、矿产、机电产品等领域 [5] - 印尼市场对价格敏感,对中国产品接受度逐步提高,中国产品价格可能仅为欧美品牌的20%但功能达到80%-95% [6] 中企在印尼发展现状 - 中资企业在印尼的参与程度因行业而异,餐饮类品牌发展较好但制造业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 [5] - 中国硬件或软件提供商直接进入印尼市场较困难,但可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获得进入桥梁 [6] - 在部分领域如气候科技,中企在印尼的市场调研和参与程度仍然较低 [5] 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情况 - 2025"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围绕七大科技行业赛道,足迹遍及12座城市 [7] - 海外参赛项目占比近50%,目的包括获得投融资、设立生产基地、开拓市场或寻找中国合作方 [7]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超韧陶瓷材料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需求升级在即,超韧陶瓷构筑新材料战略竞争新优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9:11
超韧陶瓷材料行业概述 - 超韧陶瓷材料通过相变增韧、纤维/晶须增强、纳米复合等技术显著提升断裂韧性(≥10MPa·m¹/²),克服传统陶瓷脆性大缺点,同时保留高硬度、耐高温等特性 [1][2] - 按增韧机制可分为相变增韧、纤维/晶须增韧、微裂纹增韧及自增韧陶瓷;按基体材料分为氧化物陶瓷(如氧化铝、氧化锆)和非氧化物陶瓷(如氮化硅、碳化硅) [3] - 兼具高强度与抗冲击韧性,通过相变增韧、纤维桥联等机制实现"刚柔并济",并拓展生物相容性、压电传感等复合功能 [5]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 -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先进陶瓷列为关键战略材料,工信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重点部署其研发突破,地方政策如河南省《建材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同步支持 [7] - 产业链上游为氧化铝、氧化锆等陶瓷粉体及设备供应(2024年氧化铝产量8552.23万吨,同比+3.65%),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覆盖消费电子(占35%-40%)、生物医疗、新能源等领域 [9][10][13] - 氧化锆国产化加速,上海哈峰新材料研发火法分离法降低生产成本,助力突破性能瓶颈 [10] 市场现状与研发进展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超300亿元,技术迭代推动应用从军工向消费电子、生物医疗等民用领域渗透 [1][15] - 截至2024年,"增韧陶瓷材料"相关专利达19项,形成高校(如西安交大)主导基础研究、企业(如通用先进陶瓷)侧重应用开发的协同创新体系 [17] - 技术从单一相变增韧发展为纤维/纳米协同增韧,制备工艺从传统烧结向3D打印、静电纺丝拓展 [17]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国瓷材料、三环集团,具备纵向一体化与核心技术优势;第二梯队如中瓷电子、奥福环保聚焦细分领域;第三梯队为区域性中小企业 [19] - 市场呈"头部集中+长尾分散"态势,技术壁垒高且区域集聚明显 [19] 未来趋势 - 技术驱动:纳米技术、3D打印及跨学科融合将提升微结构控制精度,拓展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高端应用 [21] - 市场扩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需求增长,产业链协同推动规模化发展 [22][23] - 绿色转型:企业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如低温烧结),探索生物基原料、可降解陶瓷等方向 [24]
投资大家谈 | 景顺长城科技军团5月观点
搜狐财经· 2025-05-18 19:26
科技产业投资观点 - 中国科技产业崛起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焦点,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提振市场信心并展示中国在AI领域的领先潜力 [2] - 台积电预计2025年AI收入翻倍,2024-2029年CAGR超45%,谷歌维持2024年资本支出750亿美元不变 [4] - 国内AI行业刚起步,持续看好全球互联网巨头投入AI,以及国内外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端投资机会 [4][10] 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 - 半导体、先进材料、高端设备对外依赖度显著下降,在严峻贸易形势下仍具发展空间 [7] - 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占率从2015年38%跃升至2024年61%,出口量从43万辆激增至494万辆 [14] - 华为系、理想等车企加速冲击中高端市场,小米SU7 Ultra热销强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弯道超车趋势 [14]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方向 -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科技创新和医药是最看好方向 [5] - AI应用进入Agent新阶段,看好大模型、国产算力、AI手机端侧硬件及推理应用 [9][13] - 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高阶智能化下沉至低价车型,端到端算法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13] 新能源与反内卷 - 光伏行业2024年10月发起"反内卷"行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整治内卷式竞争 [15] - 新能源产业基金聚焦三类企业:成本优势龙头、技术迭代创新者、新产品布局开拓者 [15] - 锂电、光伏、风电、储能领域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5] 医药与创新药 - 医药板块估值消化充分,长期受益人口老龄化,AI医疗、商保、创新支持政策为催化剂 [11] - 创新药出海逻辑未受关税和地缘破坏,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形成新型研发外包 [11] - CXO行业景气度有望恢复,从竞争格局和需求复苏维度寻找弹性标的 [1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对美出口GDP占比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装备制造全球市场扩张 [17] - 地产泡沫阴影大幅缓解,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占据更多主动权 [17] - 政策将围绕降低储蓄率和扩大内需,短期刺激消费与长期社会保障政策并举 [6]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工程机械、建筑建材等地产相关制造业需求企稳,供给格局清晰 [18] - 中游制造业(钢铁、新能源等)供给侧出清可能性增强 [18] - 新兴消费企业高质价比产品具备国内外增长潜力 [18]
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5-13 18:0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 首期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人工智能领域子基金的基金管理机构 [1] - 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 旨在通过投资活动保护合伙人权益并获取最优回报 [1] - 基金将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资源 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赋能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基金整体规模达100亿元 首期规模30亿元 [1] - 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 新能源 先进材料 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未来交通七大方向 [1] 相关行业动态 - 社会LP出资动向成为关注热点 [3] - 购基金需求呈现井喷态势 行业巨头加速布局 [3] - 《2025中国CVC影响力报告》提出独角兽企业"新双轮驱动"模式 [3] - 《LP全景报告2024》聚焦活跃出资LP的分布特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