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高端餐饮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街的中高档餐厅也卷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21:59
金融街高端餐饮业转型分析 行业现状与变化 - 金融街高端餐饮业正在经历从商务消费向家庭消费的转型,包括减少包间服务人员、调整菜单降低客单价、转向线上获客等[9] - 2024年部分中高档餐厅营业额下滑,个别餐厅单月同比下跌30-50万元,上半年波动更为明显[12] - 金融街聚集上千家金融机构和数百家总部,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156万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拥有22万金融从业者[7] 消费行为变化 - 公司餐饮报销标准从人均200元以上降至200元左右,并严格核查发票细节[12] - 金融业薪酬水平自2019年起逐步下调,从银行业扩散至券商、基金等行业,2022年出现全行业"降薪潮"[13] - 客户消费从讲究场面转向低调,如推迟就餐时间、选择边角位置[4][6] 企业经营策略调整 - 肆月河豚金融街店人均消费从220元下调至160元,目标进一步降至130-150元[22] - 餐厅减少包间服务人员配置,从3人服务1个包间调整为1人服务3个包间[21][22] - 用黄牛肉替代和牛,将鲍鱼、龙虾等高价值菜品转为隐藏菜单[24][25] 获客渠道转变 - 从依赖私域熟客转向线上平台投放,在大众点评等平台增加投入[26][27] - 莆田餐厅客户经理角色重要性下降,线上平台成为主要获客渠道[26] - 悦融餐厅从逢年过节送伴手礼转向线上平台投放提高曝光率[44] 典型案例分析 - 肆月河豚金融街分店2019年出现下滑,更换6名运营总监后仍难扭转颓势,最终于2024年4月关停[16][41] - 悦融餐厅从金融街迁址西单,将人均消费从500-600元降至150-200元,定位转向家庭消费和游客[42][43] - 鲍鱼王燕翅楼2012年人均消费从1500元降至600元,后更名为悦融-精致中菜[32] 历史对比 - 2018年前金融街餐饮"闭着眼睛都能赚钱",高端餐厅几乎不做线上推广[8][35] - 2017年肆月河豚金融街分店需每月营收75万元才能盈利,近年难以覆盖成本[39][40] - 2000年金融街商铺每平方米售价仅数千元,后获得十余倍投资回报[31]
中高端餐饮“渡劫”时刻:旺季缺席下的生存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3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高端餐饮行业面临客群结构转型,政商宴请需求大幅缩减,家庭消费占比提升 [1][3] - 中高端餐饮营收普遍下滑,徽菜连锁品牌6月以来整体营收下滑15%-20%,部分门店包间使用率不足30% [3] - 客单价显著下降,精致川菜餐厅人均消费从300-500元降至150-200元,政务客群"基本消失" [3] - 高端西餐厅经营压力增大,需通过联名菜单和主题活动维持品牌活跃度,投入产出比大幅下降 [4] 企业应对策略 - 客群转型成为核心战略,徽菜连锁转向家庭消费场景(如生日宴、宝宝宴),配套上线团购和外卖 [4] - 成本管控措施多样化,包括人员结构调整(行政转一线)、轮岗轮休、备料量从三倍减至精准预估 [4] - 内功修炼受重视,淮扬府强化厨房出品稳定性与服务标准化,米其林餐厅加码"感动服务"提升复购率 [5] - 部分企业尝试跨界创新,如开发文创产品(金石印章、茶叶礼盒)或承接顾问业务补贴主业 [6]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 行业饱和现象明显,2024年餐饮企业存量达1680万家,每千人拥有7家门店,为美国的3倍 [5] - 未来3-5年预计剧烈洗牌,中间层(人均200-500元)风险最高,高端餐饮或减少1/3 [6] - 消费圈层化趋势加强,淮扬府外国游客与汉服爱好者占比提升,米其林餐厅稳定吸引高净值家庭 [6] - 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更具韧性,无论是低价盒饭还是高端餐饮,极致化运营是关键生存法则 [6] 行业长期展望 - 餐饮行业被视为社会经济晴雨表,关联上下游产业链及数千万就业,政策支持需求凸显 [7] - 从业者普遍采取"坚守"态度,注重工艺传承与品牌沉淀,等待周期回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