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餐饮

搜索文档
越来越多餐厅,正在抛弃包间
虎嗅· 2025-07-24 22:05
行业现状 - 包间利用率大幅下降,山东某餐饮店10个包间日均仅接待两三桌,合肥连锁餐厅40多个包间日均十余桌,部分门店包间预订率不足两成[2] - 传统"散台拉人气、包间赚利润"模式失效,中高端餐厅因包间高成本和低利用率陷入经营困境[3][4] - 多家餐厅包间营业额显著下滑,安徽徽菜私厨日营业额从7000-10000元降至800-2000元,最高降幅达90%[6] - 成都精致川菜馆包间客流量下滑,整体营收同比下降约两成,当地同类餐厅普遍下滑超30%[7] - 佛山潮菜馆商务宴请类餐厅营业额减少20-30%,部分甚至减半,升学宴、谢师宴等传统包间需求几乎消失[8][9] 企业经营调整 - 多家餐厅采取裁员降薪措施,合肥徽菜私厨后厨裁员50%,前厅裁员30%,剩余员工降薪20%[11] - 浙江粤菜店裁员5人(3名服务员+2名厨师),陕西酒店员工工资减少近50%[10] - 部分餐厅改变租金支付方式,从季度付改为月付以缓解现金流压力[11] - 天津丽思卡尔顿推出75元移动汉堡车套餐,常州文璞酒店售卖18元榴莲酥等街边小吃,河南五星级酒店路边摊小龙虾日售罄[25][26][27] - 北京花家怡园转型举办婚宴、寿宴等活动,五月单店举办37场婚宴及数十场其他宴会[32] 市场变化原因 - 禁酒令实施初期导致深圳海鲜酒楼包间预订单暴跌80%,但非根本原因[14] - 供给过剩问题突出,佛山商务区一年内涌现五六家同类型餐厅导致客源分流[14] - 资本盲目涌入中高端餐饮赛道,成都出现大量全包间结构的独栋餐厅,造成严重内卷[15][16] - 商务需求持续萎缩,广深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攀升,深圳2024年达27.8%[18] - 企业缩减预算导致商务接待频次和消费水平双降,高档海鲜等附加消费减少[21][22] 转型策略 - 部分餐厅开发下午茶、生日宴等新场景,成都川菜馆推出152元双人下午茶套餐和200元生日宴服务[30] - "去商务化"策略见效,通过降低人均消费(从500+降至300-500元)吸引更广泛客群[22][31] - 家庭消费崛起成为新动力,包间预订主力从商务宴请转向家庭聚会[36] - 尽管人均消费下降,但包间整体营收和利润仍高于散台,薄利多销模式显现优势[34][37]
金融街的中高档餐厅也卷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21:59
金融街高端餐饮业转型分析 行业现状与变化 - 金融街高端餐饮业正在经历从商务消费向家庭消费的转型,包括减少包间服务人员、调整菜单降低客单价、转向线上获客等[9] - 2024年部分中高档餐厅营业额下滑,个别餐厅单月同比下跌30-50万元,上半年波动更为明显[12] - 金融街聚集上千家金融机构和数百家总部,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156万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拥有22万金融从业者[7] 消费行为变化 - 公司餐饮报销标准从人均200元以上降至200元左右,并严格核查发票细节[12] - 金融业薪酬水平自2019年起逐步下调,从银行业扩散至券商、基金等行业,2022年出现全行业"降薪潮"[13] - 客户消费从讲究场面转向低调,如推迟就餐时间、选择边角位置[4][6] 企业经营策略调整 - 肆月河豚金融街店人均消费从220元下调至160元,目标进一步降至130-150元[22] - 餐厅减少包间服务人员配置,从3人服务1个包间调整为1人服务3个包间[21][22] - 用黄牛肉替代和牛,将鲍鱼、龙虾等高价值菜品转为隐藏菜单[24][25] 获客渠道转变 - 从依赖私域熟客转向线上平台投放,在大众点评等平台增加投入[26][27] - 莆田餐厅客户经理角色重要性下降,线上平台成为主要获客渠道[26] - 悦融餐厅从逢年过节送伴手礼转向线上平台投放提高曝光率[44] 典型案例分析 - 肆月河豚金融街分店2019年出现下滑,更换6名运营总监后仍难扭转颓势,最终于2024年4月关停[16][41] - 悦融餐厅从金融街迁址西单,将人均消费从500-600元降至150-200元,定位转向家庭消费和游客[42][43] - 鲍鱼王燕翅楼2012年人均消费从1500元降至600元,后更名为悦融-精致中菜[32] 历史对比 - 2018年前金融街餐饮"闭着眼睛都能赚钱",高端餐厅几乎不做线上推广[8][35] - 2017年肆月河豚金融街分店需每月营收75万元才能盈利,近年难以覆盖成本[39][40] - 2000年金融街商铺每平方米售价仅数千元,后获得十余倍投资回报[31]
金融街高级餐厅笑迎平民客
经济观察网· 2025-07-17 21:54
金融街餐饮业现状 - 金融街商圈聚集上千家金融机构和数百家总部,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156万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4] - 金融街工作22万金融从业者,其中三分之二拥有硕士以上学历,近20%为海归 [4] - 高端餐饮曾是金融街标配,优质位置门店为北京高端餐饮品牌必争之地 [4] 消费行为变化 - 2024年部分中高档餐厅单月营业额同比下跌30万至50万元 [5] - 公司餐饮报销标准降至人均200元左右,且会核实发票金额及是否购买烟酒 [5] - 部分高频消费老顾客转向公司食堂,出差频次明显降低 [6] 行业转型趋势 - 餐厅减少包间服务人员配置,从三人服务一包间变为一人服务三包间 [4] - 用黄牛肉替代和牛,撤下鲍鱼龙虾等高单价菜品 [4] - 人均消费从300元以上降至150元左右,目标进一步下调至130-150元 [11] - 线上平台投放取代私域流量维护,获客重点转向大众市场 [13] 企业经营调整 - 肆月河豚金融街分店2024年4月关停,此前已更换6名运营总监和多名店长 [7][8] - 悦融琥珀从金融街迁至西单,人均消费从500-600元降至150-200元 [20][22] - 餐厅装修投入从几百万元缩减至几十万元软装更新 [21] 历史对比数据 - 2018年金融街餐厅佛跳墙礼盒单价1000-3000元,年节期间顾客常购买十余份 [7] - 2009年鲍鱼王燕翅楼人均消费达1500元,2012年降至600元 [14][16] - 2018年悦融琥珀人均500-600元,完全依赖私域流量不做线上宣传 [18] 国际对比 - 荷兰中餐厅人均消费从100欧元降至80欧元,中餐厅数量从2000余家减至500余家 [9]
中高端餐饮“渡劫”时刻:旺季缺席下的生存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3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高端餐饮行业面临客群结构转型,政商宴请需求大幅缩减,家庭消费占比提升 [1][3] - 中高端餐饮营收普遍下滑,徽菜连锁品牌6月以来整体营收下滑15%-20%,部分门店包间使用率不足30% [3] - 客单价显著下降,精致川菜餐厅人均消费从300-500元降至150-200元,政务客群"基本消失" [3] - 高端西餐厅经营压力增大,需通过联名菜单和主题活动维持品牌活跃度,投入产出比大幅下降 [4] 企业应对策略 - 客群转型成为核心战略,徽菜连锁转向家庭消费场景(如生日宴、宝宝宴),配套上线团购和外卖 [4] - 成本管控措施多样化,包括人员结构调整(行政转一线)、轮岗轮休、备料量从三倍减至精准预估 [4] - 内功修炼受重视,淮扬府强化厨房出品稳定性与服务标准化,米其林餐厅加码"感动服务"提升复购率 [5] - 部分企业尝试跨界创新,如开发文创产品(金石印章、茶叶礼盒)或承接顾问业务补贴主业 [6]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 行业饱和现象明显,2024年餐饮企业存量达1680万家,每千人拥有7家门店,为美国的3倍 [5] - 未来3-5年预计剧烈洗牌,中间层(人均200-500元)风险最高,高端餐饮或减少1/3 [6] - 消费圈层化趋势加强,淮扬府外国游客与汉服爱好者占比提升,米其林餐厅稳定吸引高净值家庭 [6] - 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更具韧性,无论是低价盒饭还是高端餐饮,极致化运营是关键生存法则 [6] 行业长期展望 - 餐饮行业被视为社会经济晴雨表,关联上下游产业链及数千万就业,政策支持需求凸显 [7] - 从业者普遍采取"坚守"态度,注重工艺传承与品牌沉淀,等待周期回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