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不低估长期影响,不高估短期影响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19 09:23
市场判断 - 短期宏观预期难有方向性变化,维持二季度是中枢偏高震荡市的判断,A股向上突破缺乏基本面支持但下行风险可控[1] - 中美经贸联合声明后外需预期修复可能推动A股挑战震荡区间上限,但2025年供给增速中枢偏高导致供需格局难有向上拐点[1] - 二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脉冲式改善,外需从"抢转口"转向"抢出口"可能带来短期数据强势,5月宽货币政策已全面兑现[1] 行业结构分析 - 科技、消费、医药是一季报高景气主要方向,但二季度消费弹性受限,科技需等待AI产业链资本开支加速和产业催化[2] - 国防军工长期景气预期升温但短期处于催化空窗期,A股短期缺乏有效突破方向[2] - 医药生物(CXO、创新药)作为一季报稀缺景气方向维持中期推荐,国内AI产业链和具身智能战略看好[6] 公募基金改革影响 - 主动公募产品中77%规模以宽基指数为基准,42%以沪深300为基准,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是梳理产品策略的机遇[3] - 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非普遍趋势,公募需在监管导向与市场偏好间平衡,构建稳定Alpha能力是关键竞争力[4][5] - 公募收益率考核指标处周期底部,未来两年结构性行情或推动指标回升,零售渠道规模扩张初期考核压力可能减弱[5] 短期配置建议 - 博弈低估值高股息资产的性价比已偏低,需警惕保险超配行业与公募低配行业的资金博弈加剧[6] - 科技相对消费仍具性价比优势,调整可中期布局,机器人板块对小级别催化反应弹性更佳[6] - 市场对基本面变化定价效率下降,出口链预期修复等线索尚未完全反映[6] 量化指标跟踪 - 万得全A指数与融资情绪指数显示市场动量扩散指标波动,强势股占比按不同口径呈现分化[7]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不低估长期影响,不高估短期影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7 23:04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二季度是中枢偏高震荡市的判断,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不低估长期影响、不高估短期影响,博弈公募改革受益的低估值高股息资产短期性价比偏低,看好科技和医药生物投资机会 [1][4][5] 短期宏观预期与市场判断 - 中美日内瓦经贸联合声明后中期A股基本面节奏预期未根本变化,年内A股盈利能力难改善,暂不足以支持A股向上突破 [1][4] - 二季度从“抢转口”到“抢出口”,5月国内宽货币及时兑现,基本面有望脉冲式改善,平准基金支撑资本市场预期,A股下行风险可控 [1][4] - 科技、消费、医药是A股一季报高景气方向,但二季度消费基本面弹性受限,科技需新产业趋势催化,国防军工短期处于催化空窗期,A股短期结构缺乏突破方向 [5] 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 -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是长期改革,其短期映射成结构性行情主要线索,主动公募产品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是梳理产品策略机遇 [1][5][6] - 主动权益产品中77%规模占比以宽基指数为基准,42%以沪深300为基准,未来业绩比较基准要“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 [1][6] - 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未必是普遍趋势,公募产品策略要契合监管导向、适应市场环境和渠道偏好,改革需“三线并进”,与长期资金入市和权益投资文化增强相互促进 [1][6][7] - 公募收益率考核指标呈周期性波动,目前处于底部,未来两年结构性行情或强化,收益率指标可能走出底部,盈利客户占比或提升,零售渠道规模扩张可能恢复 [7] - 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符合海外经验,可能是A股市场和公募行业发展最终状态,短期市场博弈此主题更偏向资金博弈,需严守性价比和节奏 [1][8] 投资机会与资产性价比 - 博弈公募改革受益的低估值高股息资产短期性价比偏低,市场对基本面变化定价效率下降 [1][8] - 科技相对消费性价比高,科技调整可中期布局,看好国内AI产业链和具身智能投资机会,医药生物(CXO、创新药)是一季报稀缺景气方向,维持中期推荐 [1][8][9] 量化情绪指标跟踪 - 展示全部A股强势股占比(按个数、流通市值、成交额)、上行动量扩散指标、下行动量扩散指标、融资情绪指数、创业板相对沪深300强势股占比等量化情绪指标数据 [11][12][15] 重点ETF跟踪 - 涵盖华安创业板50ETF、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等多类型ETF的最新份额、份额变化、涨跌幅、折溢价率等信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