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尾盘涨停!688498,历史新高!A股全线爆发
证券时报· 2025-10-21 16:47
A股今日(10月21日)强势上扬,沪指重返3900点上方,创业板指大涨超3%;港股亦拉升,恒生指 数盘中一度涨约2%,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涨超3%。 场内超4600股飘红,地产板块走高,光明地产、合肥城建、深振业A等涨停。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源杰 科技(688498)尾盘涨停逼近500元大关,续创历史新高;新易盛涨超10%,中际旭创涨超9%;寒武 纪、工业富联双双大涨。海洋经济概念崛起,德石股份、神开股份等涨停。消费电子概念活跃,昀冢科 技、环旭电子、大为股份等均涨停。值得注意的是,大有能源今日再度涨停,近8日斩获7板,累计涨幅已 翻倍;3连板的三孚股份跳水跌停。 AI产业链股爆发 CPO概念等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截至收盘,源杰科技20%涨停,中富电路、威尔高涨超15%,新易盛涨 超10%,工业富联、中际旭创等涨逾9%。 | 代码 | 名称 | | 涨幅% | 现价 | 浓炭 | 采价 | 卖价 | 总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688498 19849 | | | K 20.00 | 496.78 | 82.80 ...
科技股走强、板块轮动,如何锚定投资“黄金位”?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10:57
科技板块行情分析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最强主线,科创综指今年以来截至10月15日已实现46.72%的涨幅 [1] - AI产业链行情由大模型迭代加速、终端付费用户增长带动的算力需求驱动,形成飞轮效应 [2] - 科技行情被认为有较好的基本面基础并具一定持续性 [2] 科技板块估值与风险 - AI产业链大部分标的已获不小涨幅,龙头公司估值修复至合理水平 [3] - 部分非主流标的因缺乏基本面支撑而估值虚高,出现泡沫化迹象,存在回调风险 [3] - 投资需重视标的长期竞争力和行业格局,并关注涨幅较小、估值仍有空间的方向如应用层AI公司 [3] 投资策略与板块轮动 - “高切低”预期难以落地因低位板块缺乏明确催化因素,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4] - 对顺周期板块可采取试探性布局策略,密切跟踪宏观数据改善信号以增加配置 [4] - 可关注化工、机械等顺周期板块以及“反内卷”和顺周期的新材料领域 [4] 核心持仓与调仓逻辑 - 核心持仓主要围绕科技和新能源展开,科技主线聚焦AI+半导体领域,包括半导体设备、芯片国产替代、AI算力产业链 [5] - 调仓逻辑为动态调整,关注点从估值逐步趋向合理的算力基础设施向产业中下游的半导体设备、芯片设计及应用层倾斜 [5] - 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布局储能与固态电池,其中国内外储能市场处于高增长阶段 [6] 未来重点关注领域 - 政策支持力度大的细分领域值得关注,如算力基建、新能源出口等 [7] - 自主可控领域如半导体设备、关键材料可降低海外关税、技术封锁等风险 [7] - 内需导向行业如自主可控、进口替代以及国产潮玩、国货美妆、黄金饰品等创新消费领域也值得关注 [7]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 - 经济基本面预计总体稳定,政策层面具备较强托底能力,但趋势性回升需更多时间或更有力政策支持 [8] - 股票市场整体下行风险可控,部分热门板块存在回调压力,但仍有结构性机会 [8] - 全球AI技术浪潮持续加速,国内产业创新活力充沛,鼓励创新与建立良性竞争生态是提升资本市场回报的重要动力 [8][9]
中金:通过三季报寻找结构性亮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08:40
每经AI快讯,中金公司认为,当前内部增长预期相对平淡,业绩期投资者或更关注基本面动向,通过 三季报寻找结构性亮点。业绩披露阶段重点关注:1)三季报业绩亮点领域,例如黄金板块、受益于AI高 景气的TMT板块、非银金融等。2)与经济周期和外部风险关联度不高的高景气机会,例如AI产业链,以 及面向非美经济体贸易且海外产能布局充分的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3)温和复苏环境下率 先实现供给侧出清的行业,包括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商用车、轨交设备和铁路公路等。 ...
中金: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8:15
人民财讯10月20日电,中金指出,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当前内部增长预期相对平淡,中 美关税再度升级加大外部不确定性,业绩期投资者或更关注基本面动向,通过三季报寻找结构性亮点。 业绩披露阶段重点关注:1.三季报业绩亮点领域,例如黄金板块、受益于AI高景气的TMT板块、非银金 融等。2.与经济周期和外部风险关联度不高的高景气机会,例如AI产业链,以及面向非美经济体贸易且 海外产能布局充分的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3.温和复苏环境下率先实现供给侧出清的行 业,包括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商用车、轨交设备和铁路公路等。 ...
帮主郑重:A股下周迎关键变局!3839点收官后,这两条主线决定胜负
搜狐财经· 2025-10-19 19:37
朋友们,上周五A股收在3839点,估计不少人心里又开始打鼓——这市场到底是在蓄势待发,还是又要开始往下探?我是帮主郑重,做了20年财经记者,专 攻中长线投资。今天咱们就结合政策和市场信号,把下周的走势掰开揉碎说个明白。 第一条是科技成长线。AI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特别是那些与算力、服务器相关的标的。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的逻辑也很硬,这些都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支 撑。另外,10月24日的低空经济大会可能带来事件驱动机会,值得留意。 第二条是高端制造和资源品。工程机械龙头三季报表现不错,毛利率还在提升,说明行业正在回暖。有色金属虽然短期波动,但供需格局在改善,价格有支 撑。这些有业绩托底的板块,回调反而是机会。 操作上给大家几点建议: 如果你现在轻仓,可以在3840点附近分批布局,重点瞄准那两条主线; 先给个明确判断:下周市场大概率是先抑后扬,震荡上行。为什么这么说?政策面的支撑实实在在。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科技 创新、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这些都是明牌。再加上新"国九条"配套措施持续落地,制度基础越来越扎实。这些政策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定心 丸。 资金面的信号也很关键。虽然上周市场调 ...
银河证券:短期震荡不改AI产业链投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0:30
港股短期走势 - 短期走势将受到贸易摩擦扰动 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 导致行情震荡 [1] - 中美贸易摩擦有所升级 [1] 港股长期趋势与AI产业链 - 长期来看 全球科技巨头扩大资本开支 各类新产品将持续涌现 [1] - 这一趋势将直接利好AI产业链 [1] - 港股市场中的AI相关标的仍具备较高的关注价值 [1] 市场避险需求与资产机会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1] - 市场避险需求可能上升 贵金属等避险资产或迎来机会 [1] 相关投资产品 -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的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1] - 聚焦互联网龙头的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1]
半导体,大跳水!
证券时报· 2025-10-14 17:2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集体回落,沪指跌0.62%报3865.23点,深证成指跌2.54%报12895.11点,创业板指跌3.99%报2955.98点,科创50指数跌4.26%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5969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2200亿元,场内超3500股下跌 [1] - 港股大幅走低,恒生指数跌近2%,恒生科技指数跌近4% [1] 金融板块表现 - 保险板块强势拉升,新华保险涨超5%,盘中一度大涨近8%,中国太保涨超3%,中国人寿涨逾2% [3][4]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6亿元—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65%,主要因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4] - 银行板块走强,重庆银行涨近7%,渝农商行涨近6%,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涨超3%,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涨超2% [5] - 险资入市提高权益投资占比态势深化,银行板块凭借高股息特点更受险资青睐,预计险资未来将进一步加大银行股持仓比例 [5] - 保险板块配置价值凸显,银行股经历前期回调后估值有望修复,公募对保险股持仓仍相对"欠配",存在较大增配空间 [5] 消费板块表现 - 酒类股反弹走高,会稽山涨停,酒鬼酒、舍得酒业涨超6%,泸州老窖涨超4%,山西汾酒、贵州茅台等涨逾2% [6][7][8] - 白酒行业调整深化,企业报表端压力逐步释放,渠道底部特征清晰,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消费整体平淡但区域存差异,行业库存累积情况边际改善 [9] - 白酒板块经历长期回调后估值显著回落,市场预期处于低位,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清晰,板块有望迎来估值切换与修复行情 [9] 科技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再度回调,燕东微、芯源微、华海清科等跌超10%,闻泰科技连续两日跌停,芯原股份、华虹公司跌超9% [11][12] - AI产业链股走低,通富微电尾盘跌停,新易盛跌超9%,中际旭创、德明利等跌超8% [13] - 机构建议中性应对科技板块短期扰动,警惕流动性风险,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仍是中期主线 [13] 资源与能源板块表现 - 煤炭、燃气、石油等资源股集体上扬,宝泰隆斩获3连板,大有能源、佛燃能源等涨停 [1] - 超硬材料概念活跃,力量钻石一度涨停 [1] - 光伏产业链股盘中崛起,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盘中一度涨停 [1]
所有人都在存钱时,聪明钱正抄底这2个领域,3年后差距拉开
搜狐财经· 2025-10-07 13:23
宏观市场环境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6%,国有大行3年期定存利率跌破2%,货币基金收益持续创新低 [1] - 居民存款单月新增1.8万亿元,而北向资金单周净流入230亿元,显示资金流向分化 [1] - 社保基金加仓高股息股票和长久期成长标的,表明机构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求更高收益 [1] 高股息资产 - 中证红利指数当前股息率达5.16%,是3年期定存利率的3倍多,兼具股价上涨潜力 [3] - 高股息资产具备“双稳定”特征:盈利稳定(如银行、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龙头)和分红稳定(受国央企市值管理新政鼓励) [3] - 以某电信央企为例,投资者获得5.3%分红的同时,股价上涨12%,实现年化收益17% [3] - 公募REITs(如保障房类)提供3%-4%的股息率,底层为收租金的实物资产,比存款更灵活且收益更高 [3] 长久期成长赛道 - 长久期资产对利率敏感,10年期国债利率下降0.2%可致价格上涨2%,30年期国债可涨6% [5] - AI产业链(算力、基础设施、应用)是确定性高的长久期成长赛道,其估值与远期收益挂钩,利率下行直接提升内在价值 [5] - AI行业年增长率预计达30%,结合利率下行的估值提升,3年收益可能翻番 [5] - 在实体经济暂时无法充分吸收流动性的背景下,具备长期前景的成长赛道成为资金首选 [5] 投资策略建议 - 高股息资产投资应优选股息率5%以上且近5年连续分红的个股,或直接配置中证红利ETF以降低选股难度 [7] - 长久期成长资产波动性大,建议配置比例不超过家庭总资产的30%,新手可通过基金参与 [7] - 建议采用70%高股息资产与30%长久期成长赛道的组合配置,以高股息分红抵御成长股的潜在波动风险 [7]
浦银国际:盈利将成为下阶段行情主导力量 关注AI和出海主线
智通财经· 2025-10-03 11:48
(原标题:浦银国际:盈利将成为下阶段行情主导力量 关注AI和出海主线) 智通财经APP获悉,浦银国际发布研报称,接下来,行业和风格轮动将会加快,需把握好主线与节奏才 能获得更好的收益。AI将是贯穿今明年的投资主题。尽管上半年受到国际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 出海仍然促进了中国企业收入的增长,比如A股的可选/必选消费品零售、金融服务和媒体娱乐等板块, 港股的创新药和新消费等板块。 浦银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该行预计本轮由流动性改善驱动的行情将在四季度持续向好 目前,主要中国股指的估值均修复至过去五年均值正一倍标准差左右,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可能有限,盈 利有望成为下阶段行情的主要驱动力。中期业绩期后MSCI中国指数和恒指今明年的盈利预期在受到明 显下调后有所企稳,而A股的盈利预期则基本企稳,反映出前期盈利的下调已基本计入内外部挑战的负 面影响。据机构报道,主要中国股指明年的盈利增速将达到双位数。 短期利好兑现并不会中断本轮行情 过去两个月,与该行预计的一致,资金从拥挤度较高的新消费、创新药和银行等板块,轮动至拥挤度较 低、估值偏低、业绩超预期的科技板块(AI产业链相关)。目前,市场对中美贸易谈判预期较为积极,同 时部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10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
证券时报· 2025-09-29 06:37
核心观点 - 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是当前最重要的结构性行情线索,对应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 [2] - 市场短期波动不改向好趋势,10月随着重要会议召开和三季报披露,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回暖,新一轮上行动能正在蓄势 [4][5][10] - 科技成长板块趋势性占优,TMT、AI产业链等是中期主线,行业配置需兼顾景气修复与产业趋势 [3][6][7][8][10][11] 市场趋势与展望 - 国庆节前后市场或呈现强势震荡,节后随着流动性回暖和市场热度提升,出现“开门红”是大概率事件,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4][6][7][10] - 市场中期仍延续慢牛格局,微观流动性宽裕和政策支持构成基础,但需关注基本面接力与风格切换的关键阶段 [6][8][9][11] - 上证指数若继续调整,悲观情形下回调低点或在3600点附近,这将使本轮震荡上行阶段的涨幅收窄至6%-7% [7] 行业配置与投资机会 - 资源板块行情驱动力源于全球高利率环境下传统资源行业投资不足导致的供给受限,地缘因素加剧供给波动 [2] - 企业出海是核心基本面线索,贸易环境稳定和中国反内卷是维系行情的重要条件,中企全球市场布局有助于抬升市值天花板 [2][12] - 科技竞争白热化,中企从战略隐忍转向战略进取,AI竞争从云端蔓延至端侧,AI Agent普及可能重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带来巨大商业机会 [2] - 三季度业绩有望改善或持续高增的领域包括:景气修复的中高端制造业(蓄电池、锂电设备、军工电子等)、高景气AI产业链(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游戏等)、供需改善的资源品(铜、黄金、氟化工等) [3] - 四季度配置机会集中在新质生产力、反内卷、大消费和“两重”领域,重点关注半导体、新能源、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有色等催化事件集中的板块 [5][6][10] - 成长投资可能从科技驱动逐步转向出口出海,同时关注受益于反内卷和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上游资源、资本品、原材料)以及盈利修复后的内需领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