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
搜索文档
如何考量风险?
虎嗅· 2025-10-20 11:4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匹夫老六说财税,作者:匹夫老六,原文标题:《我做尽调这些年(八十八)-如何考量风险》, 头图来自:AI生成 咱们应该如何考量风险?就拿最近很火的黄金举个例子吧。 你们可能也知道,我这些年非常坚定的在力捧黄金,但是有个前提,是实物黄金。 实际上从我参与金融市场的第一天,就开始大力鼓吹黄金了。 最近黄金的疯狂你们也看到了,其实没什么可开心的。 兑付风险太高了,估计还会有更多金店跑路。 8月的时候,就看见卢说,纸黄金是实物黄金的126倍,有很高的兑付风险。 不知道他126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但纸黄金肯定是大于实物黄金很多倍的,不然我也不会不厌其烦地强调要买实物黄金。 我以前说了很多次,你买的纸黄金以及各种产品,都只是一串数字而已,背后到底是不是黄金,是不是其他资产,根本 说不好。 其实就100%不是。 比如那纸黄金绝对不是1:1的,不然它怎么上杠杆,整这事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事,你从人性的角度去想想很容易想清楚,如果你搞纸黄金,你会1:1地去搞吗?不可能啊,没人能克制得住。 因为我说的黄金,是资产配置,你们说的黄金,是交易。 这完全是两个逻辑的东西。 黄金这么涨,并不是什么好事,最简单的就是得 ...
场景自带传播基因
搜狐财经· 2025-10-10 09:51
文章核心观点 - 场景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天然传播优势,能够高效整合多种认知传播模式,实现认知、交易和关系的商业闭环 [3][5][30] - 场景自带流量和传播基因,是低成本、高效率营销的起点,尤其适合当前媒介去中心化的环境 [3][5][14] - 场景营销天然契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能够通过交互、口碑、公域和投流等模式形成叠加效应,突破传播阈值 [22][24][26] 商业结构理论 - 商业活动由认知、交易和关系三大环节构成,形成"认知—交易—关系—认知"的无限循环 [3][4] - 认知环节包括品牌、IP、UGC等传播活动,交易环节涵盖线下渠道、电商等交付方式,关系环节通过信任背书降低交易成本 [3][4] - 认知是商业循环的起点,三度空间均可建立认知、交易和关系 [4] 经典认知传播模式 - 口碑和私域模式属于高强度认知模式,依赖人际关系信任背书但传播效率较低 [6][11] - 投流传播模式属于高密度认知模式,通过大众媒体或互联网平台集中投放形成广泛覆盖 [6][7] - 交互认知模式以华与华超级符号为代表,在销售终端实现认知与交易同步 [9][12] - 公域流量传播模式通过UGC内容在抖音等平台引发模仿,形成高密度但不确定的传播 [9][13] - IMC认知模式整合所有接触点传播,强调信息流统一和互动,被视为理想化理论 [9][10] 场景营销的整合优势 - 场景交互认知模式通过原点场景实现高强度认知,如李渡沉浸式体验 [15] - 场景交互易转化为口碑和私域传播,保留认知强度同时提升传播效率 [16][18] - 场景情绪是UGC创作天然素材,可触发公域传播爆款 [19][20] - 场景传播达到阈值后可通过投流放大,形成现象级案例 [22][27] - 场景营销兼容高强度、高密度、线上线下及不同投入规模的传播模式 [26][28] 场景的传播特性 - 场景传播素材具有立体性和交互性,优于传统平面化内容 [29] - 视频时代场景能天然引发情绪共鸣,提升传播效果 [29] - 场景营销适应分布式传播环境,无需依赖中心化媒介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