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扶贫
icon
搜索文档
清风为伴产业兴 | 竹笋破土成金
"大姐,今年收成怎么样?政策扶持和产业补贴都享受了吗?"日前,云南省水富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前 往三角村竹基地查看新采的竹笋品质,并向采笋群众了解竹产业发展相关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王大 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补贴都按时打到卡上了,技术员还经常来指导我们采笋。" 这个地处高寒山区、一度贫穷的村子,如今靠着竹产业实现华丽转身。这一变化离不开水富市纪委监委 立足职能定位,监督推动产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为带动群众致富,三角村曾试种苹果、核桃等作物,但均未成功。后来,该村党总支立足村情实际,到 盐津县、彝良县等地调研学习笋用竹种植经验,为该村产业转型找到了方向。当时,三角村仍有部分村 民对竹产业发展前景信心不足。水富市纪委监委将产业转型中的干部作风、政策落实作为监督重点,督 促相关部门深入论证竹产业可行性。同时,还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推动解决土地 流转、技术培训等实际问题,为产业发展扫除障碍。 在监督保障下,三角村党总支带领村民试种500亩方竹和300亩筇竹。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到位, 加上科学管护和适宜气候,竹子喜人的长势让村民们渐渐有了信心。当地党委政府乘势而上,在锣锅片 区打造"万亩方竹 ...
从连片贫瘠到山河锦绣 这些地方依靠产业扶贫走上致富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1 10:06
秦巴山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覆盖75个县市区,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跨省份最多的地区。重庆的巫山、奉节、云阳、巫溪等4 个县都属于秦巴山区,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以来,重庆市将这四个县努力发展成为巫山脆李的品牌种植区,大力发展脆李产业。 巫山脆李助脱贫 秦巴山区焕新颜 0:00 脆李丰收在望 果园管理有讲究 总台记者 伍黎明:在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的天鹅村,这里的平均海拔在400米左右,是巫山脆李最早成熟的区域之一。今年,巫山县将脆李开园的日子定在 了7月2日,距离现在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这里的脆李个头已经不小了。 果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每天都要对果树枝条进行修剪,一方面是为了通风透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枝条对营养的消耗,保证果子的品 质。如果管理得当,5个脆李果子就有一斤重,按照去年的行情,能卖到二十块钱左右,效益相当可观。 改善基础条件 特色产业有奔头 总台记者 伍黎明:说起脆李的管护技巧,这里的种植户们个个都是行家里手,但其实,天鹅村种植脆李的时间并不长。双龙镇曾经是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 困乡镇之一。这里受大山阻隔,基础条件并不是很好,之前小轿车甚至到不了村 ...
“小果子”撬动致富“大产业” 巫山脆李让秦巴山区告别贫困焕新颜
央视网· 2025-06-19 17:22
央视网消息:从连片贫瘠到山河锦绣,我们带您再访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感受这些地方从摆脱贫困到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十年巨 变。 秦巴山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覆盖75个县市区,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跨省份最多的地区。重庆的巫山、奉 节、云阳、巫溪等4个县都属于秦巴山区,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以来,重庆市将这四个县努力发展成为巫山脆李的品牌种 植区,大力发展脆李产业。一起来看总台记者从重庆巫山县发回的报道。 作为重庆市的三大特色水果之一,去年,"巫山脆李产业大脑"正式上线发布,截至目前共覆盖脆李种植面积20多万亩,接入经销商100多 家、供应链企业6家,数字赋能脆李产业,让产、供、销各个环节都更加智能高效。 十年前,天鹅村一半以上都是土坯房,现在家家户户住楼房;十年前,天鹅村挑水吃,现在管网入户,水龙头一拧就有干净卫生的自来 水。其实,天鹅村的故事也发生在秦巴山区的重庆其他村子。脱贫攻坚以来,重庆市从完善基础设施、均衡公共服务、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推 动秦巴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巫山脆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产业抓手。需要说明的是,"巫山脆李"并不仅仅是巫山县的脆李,它已经成为一 个 ...
产业扶贫改变乡村面貌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走向乡村振兴
央视网· 2025-06-18 17:04
央视网消息:十年前,打开中国地图,还能勾勒出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里潜藏着中国最后的深度贫困,也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党 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压茬推进,易地搬迁、转移就业、生态扶贫、产业升级,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 化。我们再访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看这些地方是如何从摆脱贫困努力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 贵州松桃:搬出大山天地宽 玩具产业促增收 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武陵山腹地的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近段时间,各种时尚精美的玩偶手办风靡全球,而其中有不少都产自这里。作为曾经的国 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松桃县如今正着力打造"玩具之城"。 在松桃县经开区一家大型玩具企业的注塑车间,62台注塑机和18台打磨机正在一刻不停地运转。注塑是生产此类塑胶玩具的第一个环节,工人们将这样 的原材料塑胶颗粒放入注塑机后,由模具将熔胶定型,然后再将这样的零配件取出,并放入水中冷却定型。此后,经过打磨、喷油、上色、组装等共计几十 乃至上百道工序,以及多道严格的品控把关,才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潮玩手办。 这家工厂的产品大多是为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代工。近年来,随着国产潮玩风靡全球,它为国内 ...
乐东千家镇汉小村龙眼产业园开园
海南日报· 2025-05-10 08:38
千家镇镇长刘儒春介绍,汉小村将坚持"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弱户",探索"保底收购+利润分红"利 益联结机制,确保每一户参与的村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龙眼产业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从事龙眼采摘的农户每天大约可以收入150元至200元不 等。镇里有6000多户农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刘儒春说。 据乐东县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县龙眼种植面积6.3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千家镇、黄流镇、利国 镇、九所镇等镇,其中千家镇面积3.6万亩。 1993年,汉小村从广东茂名引进首批30亩试验田龙眼苗,三十多年来,当地村民持续增加种植面 积,提高种植技术。如今,汉小村已发展成拥有5065亩连片种植的"龙眼王国",占全村种植面积的 82.45%。该村龙眼主要有"储良""石硖"等品种,年产量3798吨,年产值突破6078万元,人均年收入达 2.6万元。 新建产业园将完成产业园冷链仓储中心、分拣包装车间建设,配套建设产业道路,解决运输难题。 规划"采摘体验+乡村旅游"路线,让游客走进果园、住进水边民宿、品尝农家美食,实现"卖果"到"卖风 景""卖体验"的转变,让乡亲们既赚"产业钱",又赚"旅游钱"。 乐东千家镇汉小村龙眼产业园开园 将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