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脆李

搜索文档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什么行?
新华网· 2025-08-21 07:49
新华社重庆8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文冲 一个独特的乡村产业赛道——"土气"和特色,让巫山脆李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巫山地处大巴山区,农村 沿长江两岸依山分布,巫山脆李这种小众水果,不仅能在石缝中生长,而且适宜种在海拔200米到1200 米的地方,可形成早熟、中熟、晚熟三类品种和持续3个月的销售周期。 "早期的脆李个头小、容易开裂,育种成熟后,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脆李才具备了大面积种植的条 件。"脆李选种育种带头人、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明说,如今脆李新品研发还在继续推 进,国内一些知名农业科研机构也加入研发行列。 持续3个月的巫山脆李产销季刚刚结束,重庆巫山县政府就传来好消息:脆李已覆盖全县23个乡镇的6万 余户农户、20万余名果农;李农户均收入2万余元,同比增长33.3%,户最高收入达120余万元。 对乡村产业来说,一方面要防范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要防范自然灾害,而后者对巫山脆李是更大的考 验。黄明说,目前病虫害整体防治技术已经普及,县里会在关键时间节点发出病虫害防治提示和技术操 作小视频,李农们一呼百应,积极参与。雨水和干旱曾给李农造成较大损失,巫山已找到应对之策:推 广单株覆膜,建设伸缩避雨大棚;强 ...
新华全媒+丨一颗巫山脆李的出山新旅
新华网· 2025-08-12 13:44
新华社重庆7月8日电 题:一颗巫山脆李的出山新旅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周文冲 10时18分 一只黑色机器狗带着 脆李抵达邮政寄递点, 巫山脆李被打包装箱, 等待换乘无人机 10时23分 装载着上百斤脆李的无人机 "空中运输队" 起飞, 10时30分左右抵达巫山机场集货点。机场停机坪 上,一架"脆李航班"正待起飞 机器狗、无人机、专机 无缝衔接, 一颗脆李完 成了它的出山"接力赛" 今年邮政部门创新构 建了 "智能仿生机器 狗田间运输+无人机 转运+脆李专机" 新 模式 今年预计将有14万吨 脆李销往全国, 巫山 将不断拓展农产品寄 递新通道, 让巫山脆 李更快送达全国消费 者餐桌 10时10分,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的果园里,村民彭斌摘下一颗青翠饱满的巫山脆李。一只黑色机器狗迈着"哒哒哒"的步伐,带着脆李"扬长 而去"。 10时18分,机器狗抵达邮政寄递点,巫山脆李被打包装箱,等待换乘无人机。 10时23分,装载着上百斤脆李的无人机"空中运输队"起飞,10时30分左右抵达巫山机场集货点。机场停机坪上,一架"脆李航班"正待起 飞。 机器狗、无人机、专机无缝衔接,一颗脆李完成了它的出山"接力赛"。 重庆市巫山县村民正在 ...
“村播志愿团队”,助力农产品出山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乡村振兴与直播带货 - 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计划通过"村播"展示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 并将在柑橘成熟时为柑橘直播带货以提升销售 [6] - 巫山县双龙镇组建由村干部 返乡青年 种植能手组成的"村播志愿团队" 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巫山脆李" [6] 直播销售模式 - 村干部如双龙镇洞桥村罗辉 白坪村杨祥林等通过手机直播 用方言讲述脆李从开花到采摘的故事 结合限时优惠 产地直发等方式促进销售 [6] - 直播过程中点赞数迅速破万 显示较高关注度 [6] 农产品推广 - 下庄村和双龙镇通过直播形式打破地理阻隔 直接连接消费者 提升农产品销售效率 [6] - 重点推广产品包括柑橘和巫山脆李 后者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6]
探索独具特色的融合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9
城乡融合发展策略 - 重庆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山区库区强县富民 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1] - 形成中心城区引领 区域中心城市带动 区县城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 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1] - 提升区县城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 增强小城镇服务"三农"功能 发挥乡村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作用 [1]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 依托本土资源发展火锅食材 粮油加工 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 打造"三峡柑橘""巫山脆李""涪陵榨菜"等品牌 [2] - 发展观光采摘等生态旅游 推进生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产业链壮大夯实城乡融合基础 [2] -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 联农带农 [2]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构建"2小时重庆"交通圈 统筹建设农村水电路气讯"五网"基础设施 [2] - 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实现区县城 乡镇 农村功能衔接互补 [2] - 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 边远地区延伸 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体制机制改革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改革 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3] - 提升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实施"四进三回"行动 完善乡村人才体制机制 [3]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3] 长期发展规划 - "十五五"时期将持续统筹推进"五个振兴"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 [3] - 做优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提升公共基础设施便捷水平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
城乡融合绘就巴渝乡村振兴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城乡融合发展 - 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14%,居中西部第一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24∶1,脱贫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0605元,同比增长6.8% [1] - 巴南区城镇化率从2021年的83.9%上升至2024年的84.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21年的2.01缩小至2024年的1.94 [3] - 重庆中心城区外区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5%,主城都市区与山区库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缩小至1.66∶1 [4] 要素双向流动 - 巴南区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取得重庆首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交易、首位城市人才落户乡村、首个农村权益退出试点等成果 [3] - 重庆健全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有序引导机制,实施"四进三回"行动,引导城市产业、技术、信息等优质要素向乡村流动 [4] - 巴南区盘活60多亩闲置土地,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智慧种植基地,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 [2] 产业振兴 - 重庆实施千亿元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精特色名优农副产品 [5] - 永川区黄瓜山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2.48万元提高至2024年的3.01万元,年游客接待量超过80万人次 [6] - 重庆着力发展火锅食材、粮油加工、生态畜牧三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10条百亿元级产业链 [7] 农业科技创新 - 重庆组建7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16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成全球最大的家蚕基因库及全国最大的榨菜和柑橘资源圃 [7] - 累计取得农业科技成果1724项、转化377项,转化率达21.86%,转化金额超12亿元 [7] - 建成国家级平台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 [7] 农村三产融合 - 重庆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规上加工企业近900家,总产值超2600亿元 [8] - 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打造8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9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000多个休闲观光体验园 [8] 乡村建设 - 重庆累计建设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3500多个 [9] - 行政村通硬化路达100%,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超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8% [10] -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100%的行政村和99%以上的自然村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75% [10] 乡村治理 - 重庆构建完善党建统领"141"基层治理体系,在1031个镇街全覆盖建成基层治理中心指挥室,在1.1万个村社设立6.5万个网格 [10] - 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6个、示范村60个 [10]
“脆李航班”第四季启航 智慧联运助280吨巫山脆李“飞”速出山
中国民航网· 2025-07-07 12:12
脆李航班运营情况 - 本季计划执飞20班次 预计运输巫山脆李超280吨 [3] - 首次构建"机器狗+无人机+民航"智慧联运新模式 开辟农产品"空中高速"通道 [3] - 项目已运行4年 成为撬动巫山脆李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 [5][8] 智慧物流创新 - 投入"绝影X20"智能机器狗编组 单日运力超传统人力3倍 实现田间-机场零损伤衔接 [5] - 无人机编组架设"空中飞廊" 跨江转运耗时从30分钟缩短至3分钟 [6] - 构建"航空+高铁"极速供应链 脆李2小时13分钟直达重庆主城 [6] 机场集团战略布局 - 重庆机场集团全方位支持巫山机场融入脆李生态链 助力乡村振兴 [8] - 成功经验已复制至奉节脐橙 黔江脆红李 仙女山脆桃等航线 [8] - 黔江机场实现双向物流 本地产品外销与外地名优产品引入 [8] - 未来将持续以机场为支点 通过创新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11]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巫山机场辐射半径延伸至长江两岸 惠及数千果农 [6] - 通过航空速度实现"朝采夕至" 提升农产品鲜度与附加值 [6][11]
中国邮政2025年度巫山—南京巫山脆李快速空运专线正式开通
中国民航网· 2025-07-07 08:48
行业动态 - 中国邮政航空开通2025年度巫山—南京巫山脆李空运专线 标志着该专线正式运行[1] - 现场举行第四季巫山脆李邮航专机首飞仪式[1] - 巫山脆李是重庆三大特色水果之一 依托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 正从区域特色产品成长为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品牌[4] - 重庆立足"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 推动巫山脆李产业发展质效攀升[4] 公司业务 - 中国邮政巫山—南京脆李空运专线首次运行始于2022年 通过"专线+自主航空集散网"实现24小时内全国送达[4] - 2025年专线从7月5日运行至7月30日 每天一班 巫山机场海拔1771.48米 属于高原机场[5] - 中国邮政航空已全面做好飞行、机务、运控等运行准备工作[5] - 公司今年开通六条夏令极速鲜航线 包括脆李、荔枝、大樱桃等农产品专线[5] 品牌与战略 - 中国邮政在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品牌标杆、构建现代化全产业链融合体系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4] - 公司通过提升品牌价值、对接国际标准和文化赋能 助力巫山脆李品牌升级[4] - 中国邮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物流服务动力[4]
巫山脆李借力立体交通网络 实现“今天下单、明天见李”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23:03
行业概况 - 巫山脆李种植起源于唐朝,已有1000多年历史,目前巫山县种植规模稳定在30万亩,重庆全市种植规模达79.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 [1] - 公司聚焦品种选育、生产种植、食鲜保供等关键环节,实施精品培育计划,持续进行品种迭代和技术攻关 [6] 物流体系升级 - 通过"脆李航班"、"高铁快运"和"水上航线"实现全国1000多个城市"24小时鲜运直达",目标为"今天下单、明天见李" [1] - "脆李航班"2022年首次运行,2025年计划执飞20班次,单次装载量14吨(约3500件邮件),预计总运载量达280吨 [3] - 创新采用"智能仿生运输+无人机跨江转运+空铁联运"智慧物流体系: - "机器狗运输编组"提升坡地果园运输效率3倍以上,人力成本压缩近30% [5] - 无人机跨江转运将农用船30分钟运输时间缩短至3分钟 [5] - 高铁运输案例显示1吨脆李可在2小时13分钟内抵达重庆北站 [5] 产业合作与研发 - 巫山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揭牌"共建重庆市巫山脆李研究院" [5] - 公司与重庆邮政合作推进"邮运通"物流体系,覆盖空空联运、空铁联运等多模式 [1][3][5] 市场拓展与经济效益 - 脆李产业被定位为"致富李",通过全产业链发展释放增收潜能,成为果农的"金果果" [6] - 通过订货会暨启动仪式正式开售30万亩脆李,强化"从枝头到舌尖"的品质管控 [1][6]
从连片贫瘠到山河锦绣 这些地方依靠产业扶贫走上致富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1 10:06
秦巴山区脆李产业发展 - 秦巴山区覆盖6省份75个县市区 其中重庆巫山 奉节 云阳 巫溪4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现发展为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区 [1] - 巫山县双龙镇脆李种植面积超1万亩 天鹅村占800亩 通过基础设施改善 2019年起规模化种植 5个脆李可达1斤 2023年单价约20元/斤 [4][6][8] - 产业链延伸至脆李酒 饮料 月饼 果脯及面膜等深加工产品 2023年"巫山脆李产业大脑"覆盖20多万亩种植区 接入100+经销商 6家供应链企业 [10] - 区域公共品牌"巫山脆李"覆盖多县 种植面积达80万亩 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产业扶贫典型范例 丰产期亩收益约1万元 [15] 天鹅村经济转型成效 -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8000元增至2023年15000元 增幅77% 产业结构从玉米 红薯 土豆转向脆李 柑橘 杨梅等特色水果 [11] -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土坯房全面升级为楼房 自来水入户率100% 通村公路贯通后物流效率提升 [13] 尕秀村旅游产业升级 - 甘南尕秀村2015年前人均收入不足6000元 过度放牧导致生态恶化 2017年转型旅游业后建成52户牧家乐 2024年村集体旅游收入139万元 群众分红30万元 [18][20] - 67户牧民完全退出放牧 生态恢复后新增200个露营帐篷项目 乌玛高速 西成铁路等交通基建预计2027年通车 [22][24] - 甘南州旅游业对乡村振兴贡献率达22% 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比重近60% 全州建成2341个生态文明小康村 [26] 三合村鲜食玉米产业 - 2013年三合村贫困发生率11.8%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硬化路 路灯 排水系统)凝聚民心 2018年引入鲜食玉米加工项目 当年实现产值122万元 [27][31][34] - 村办农产品公司20%股份归集体所有 2025年延伸至农文旅开发 鹤鸣湖景区创造100+就业岗位 四方潭度假区将于7月运营 [36]
“小果子”撬动致富“大产业” 巫山脆李让秦巴山区告别贫困焕新颜
央视网· 2025-06-19 17:22
秦巴山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秦巴山区覆盖75个县市区 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跨省份最多的地区 [1] - 重庆市巫山、奉节、云阳、巫溪等4个县属于秦巴山区 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1] - 当地通过发展巫山脆李产业实现脱贫 该产业现已成为区域公共品牌 覆盖多个区县 种植面积约80万亩 [11] 巫山脆李产业发展现状 - 巫山县脆李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 接入经销商100多家 供应链企业6家 [9] - 双龙镇脆李种植面积超1万亩 其中天鹅村达800亩 [5] - 脆李每亩收益可达1万元左右 5个脆李约重1斤 往年行情每斤20元以上 [3][11] 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 - 开发脆李深加工产品包括脆李酒、饮料、月饼、果脯和面膜等 [7] - 通过"春赏花、夏摘果"农旅融合模式带动乡村经济 [7] - "巫山脆李产业大脑"数字平台上线 实现产供销智能化管理 [9] 经济效益与社会变化 - 天鹅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8000元增至2022年15000元 增长77% [12] - 除脆李外 当地还发展柑橘、杨梅等特色产业 [12] -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从土坯房到楼房 从挑水到自来水入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