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化

搜索文档
【国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7月9日讯,昨天(7月8日),我国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在内蒙古赤峰正式投产,项目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标志着我国绿色氢氨产业从示范探索迈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快讯· 2025-07-09 08:55
金十数据7月9日讯,昨天(7月8日),我国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在内蒙古赤峰正式投产,项 目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标志着我国绿色氢氨产业从示范探索迈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央视) 国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 ...
粤东小镇小豆腐要做成大产业,非遗工艺如何“种豆得豆”
第一财经· 2025-06-25 17:59
行业现状 - 车田豆腐产业以小作坊为主,全镇约五六十家小作坊,日产量8万至10万块豆腐 [1] - 生产方式传统且分散,缺乏标准化整合,产能受限,品牌效益未充分释放 [1] - 产品以炕豆腐为主,品种单一,腐竹等农副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但开发不足 [3] 产业链瓶颈 - 上游原料依赖东北豆,本地绿衣黄豆产量少且价格高,一斤东北豆产10块豆腐,本地豆可产12块且风味更佳 [2] - 黄豆种植土地碎片化严重,制约规模化生产,2024年第三季度河源市豆类产量4344吨(同比+7%) [3] 政府与企业举措 - 镇政府积极引进深圳、广州食品企业投资,推动豆制品产业升级 [1] - 建设车田豆腐产业园,目标实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 [2] - 规划打造跨乡镇黄豆种植基地,解决原料本地化问题 [3] 发展方向 - 提升产品多样性,重点开发腐竹等农副产品及预制菜研发 [3] - 强化本地绿衣黄豆种植,建立特色品牌原料保障体系 [2][3]
专家解读丨央企领航氢能新赛道,打造能源革命新图景
国家能源局· 2025-05-31 16:38
国家战略 - 全球超60国发布氢能战略 我国将氢能首次纳入《能源法》立法框架 22省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顶层设计已从"规划引导"转入"落地实施"阶段 [3] -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10-20万吨/年的目标 [3] - 国家能源集团在内蒙古 宁夏等地布局"风光制氢+氢基燃料合成"项目 国家电投在吉林布局百万千瓦级风光制氢项目 直接响应"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政策导向 [3] 央企技术突破 - 航天科技集团研发5吨/天氢膨胀氢液化系统 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能耗指标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4] - 国家能源集团建成5兆瓦碱性电解水制氢测试平台 推动氢能检测体系与国际接轨 [4] - 中国石化启动京蒙输氢管道示范工程 为跨区域氢能调配奠定基础 [4] - 一汽集团研发国内首款2 0升氢内燃机的轻型氢内燃飞机原型机实现首飞 [4] -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中车集团打造2400千瓦氢动力调车机车 填补我国重载铁路氢能应用空白 [4] - 中国广核与中国海油联合研发百千瓦级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制成功 [4] 应用场景落地 - 宝武集团湛江钢铁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显著降低冶金环节二氧化碳排放 [5] - 中国钢研自主化纯氢多稳态竖炉示范工程正式运行 [5] - 国家能源集团宁东基地可再生氢耦合煤制合成氨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5] - 中国石化成功探路"京沪氢能交通走廊" 支撑我国首次完成氢能车辆长距离跨区域实际运输测试 [5] - 国家能源集团开展"氢能质量万里行"行动完成12省份32座制氢厂和加氢站氢气质量检测 [5] - 国家电网"氢电耦合"示范项目实现电氢热多种形式清洁能源相互转化及供应全过程零碳 [5] - 国家电投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完成试验 形成核心技术储备和自主知识产权 [5] 国际合作与标准 - 中国海油完成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 采用液氢罐箱海运技术打通跨洋运输链条 [6] - 中国电建承建乌兹别克斯坦首个绿氢项目实现电解槽发运 [6] - 中国中车自主研制氢能源智轨电车在马来西亚落地 [6] - 国家电网牵头编制IEEE《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及效率测试方法导则》标准获批立项 [7] - 国家能源集团参与建设上海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 致力于建成国际化绿色能源产品的认证中心 定价中心 交易中心 贸易中心 [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聚焦"沙戈荒""深远海"等战略区域 扩大可再生氢产能布局 [8] - 依托国家能源氢储运创新平台 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等 攻克电解槽 燃料电池 新型储氢等"硬科技" [8] - 发挥"双循环"战略优势 将国内实践经验转化为国际合作标准 输出"中国氢能方案" [8]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小果子串起甜日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9 09:13
葡萄产业发展模式转型 - 萧县葡萄产业从分散经营转向合作社统一管理模式 通过统一种植、经营和销售降低成本并提升品质和价格 农户按比例获得分红 [1] - 过去分散经营导致管理粗放、规模小且机械化程度低 运输和销售缺乏协调制约产业发展 [2] - 目前已建成8个葡萄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年总产值达8亿元 [2] 政府监督与政策支持 - 纪委监委推动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加大对产业园和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 - 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专项整治 加强资金申报、审批、拨付、使用的全过程监管 [2] - 建立"纪巡审"联动监督机制 对特色产业发展和资金管理开展专项检查 [2]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 产业园面临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排水不畅及道路硬化不足等问题 影响生产和运输 [3] - 纪委监委督促水利、交通部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旱涝保收和运输畅通 [3] - 实行问题清单挂号销号管理 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3] 产业地位与品牌价值 - 萧县是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 "萧县葡萄"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 - 葡萄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1]
展示核心新品,氢能行业盛会即将举行,扶持政策也在持续发力
选股宝· 2025-05-23 13:43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 - 第九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2025)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是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综合性最强、规模最大、专业度及国际化程度最高且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 [1] - 大会主题为"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共促产业规模化发展",设置1场开幕式、2场主论坛、多场专题论坛及行业交流会,同期包括3天专业技术和设备展览 [1] - 专题论坛涵盖燃料电池全链条耐久技术开发与应用突破、氢能平价之路、绿氢制备降本、全球氢能战略、储运安全与商业化等议题 [1] - 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强调2025年是推动中国氢能产业迈过经济性拐点、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年 [1] 氢能产业政策与发展 - 我国持续颁布氢能源利好政策,氢能产业持续发展 [2] - 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持续稳定增多,制氢技术有所突破,制氢投资力度加大 [2] - 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持续建设氢能产线 [2] - 下游氢能探索多场景应用,促进氢能交通推广 [2] - 2025年1月工信部揭榜挂帅任务明确提到氢能两轮车,对应用规模、核心部件性能与价格及相关配套设施作出明确指引 [2] - 北京市国资委将氢能产业作为"十五五"规划研究重点方向 [3]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展商包括安达智能、中材科技、科威尔、中联重科、威孚高科、中自科技、西部材料等 [5] - 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量产产品覆盖30kW~120kW,与丰田合资公司一期最大产能10000台(已投产),二期26年开工建设 [6] - 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覆盖30kW到120kW,零部件国产化率达90%,截至22年底年产能达120万片模压柔性石墨双极板 [6] - 潍柴动力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燃料电池产业园,形成完整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达产后年产能为20000台 [6] - 捷氢科技形成30kW-100kW级以上完整燃料电池产品组合,上海新园区一期年产能达12000台套 [6]
养殖ETF(159865)盘中涨超1%,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调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4:57
消息面上,近期农林牧渔养殖业领域有三项重要进展:1)5月16日,濉溪县孙疃镇循环农业产业园 规模化肉鸡养殖场通过集约化、信息化养殖模式实现年出栏肉鸡800多万只,成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期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精准饲料配方、智能饲喂设备 等技术降低玉米大豆依赖,推动行业向高效可持续转型;3)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调扶持畜牧业稳定发 展,政策聚焦生猪产能调控、养殖加工一体化等领域,推动产业规模化、数智化升级。 养殖ETF(159865)跟踪的是中证畜牧指数(代码:930707),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畜禽养殖、 饲料加工、疫苗兽药等畜牧业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中国畜牧业上下游产业链 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覆盖了畜牧业全产业链,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和市场影响力。 养殖ETF(159865)盘中涨超1%,基金最新规模为35.35亿元,在同类ETF中排名第一,前一日净 流入资金1.05亿元;过去三天净流入资金1.32亿元;过去五天净流入资金2.53亿元;过去十天净流入资 金2.98亿元。 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 ...
户外运动产业迎规模化发展 消费扩容激活新经济增长点
央视网· 2025-05-12 11:13
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 - 国家首次提出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推动户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13] - "十五五"期间计划建设约100个全球知名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13] 地方特色产业实践 - 四川彭州依托地理优势打造滑翔伞、溜索、全地形车等运动矩阵 创造就业岗位超1万个 [4] - 云南东巴谷利用峡谷地貌开发安全型攀岩设施 降低运动门槛 [6] - 浙江建成联通11市的"环浙步道"系统 "五一"期间金峨山路段带动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0% [8] 户外消费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达2亿人次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同比增幅近40% [10] - 核心消费群体为25-34岁(占比43%)和35-44岁(占比28%) [10] - 广东(11.72%)、浙江(9.36%)为消费主力省份 商户集中在粤苏浙鲁琼川六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