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进阶
icon
搜索文档
时报观察|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产业进阶向实向优
证券时报· 2025-08-13 07:51
A股市场并购重组潮持续升温 - 近一周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披露重组进展,立讯精密、滨海能源、光库科技等企业均在稳步推进 [1] - 今年以来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项的上市公司已突破百家 [1] - 新"国九条""并购六条"及2025年5月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政策加速落地 [1] 政策驱动下的产业整合特征 - 传统产业整合加速,以产业逻辑为核心的整合取代盲目扩张 [1] - 科技创新赛道并购呈现鲜明产业导向: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推动半导体强链补链,北方华创取得芯源微实控权加快业务协同,华润集团入主长电科技打造"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能力 [1] - 交易效率显著提升:中钨高新重组50天过会,"两船"合并71天过审,甘肃能源重组101天完成 [1] 并购重组生态重塑 - 创投机构与私募基金深度介入,助力重组后企业资源跃升 [2] - 地方政府通过资金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搭建专业平台等措施增强市场信心 [2] - 市场转向"多方协同赋能"模式:上市公司聚焦硬科技转让控制权,私募股权参与产业整合,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支持 [2] 产业进阶趋势 - 估值体系回归理性,遏制"高溢价埋雷"现象 [2] - 资本运作呈现"向实向优"特征,推动细分领域技术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
集邦咨询:三地“芯”政策指向“自主可控”与“产业进阶”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2:11
集成电路产业新政分析 核心观点 - 广州、珠海、上海三地近期出台集成电路产业新政,旨在推动自主可控产业生态构建,加速中国半导体领域突围 [1] - 政策聚焦全产业链布局,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环节,强化技术攻关与生态培育 [2][6][8] - 三地政策共同指向"自主可控"与"产业进阶",通过资金补贴、产线牵引、生态建设等举措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 [9] 广州政策要点 - **产业定位**: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实施"广东强芯"工程 [2] - **支持方向**: - 高端芯片设计:重点突破CPU、GPU、FPGA及AI、车规级等芯片,给予流片费用最高40%补贴(单企年补上限500万元) [3] - EDA/IP国产化:对采购国产EDA/IP的企业按采购金额最高30%补贴(单企年补上限100万元) [4] - 材料设备国产化:对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15%扶持(最高1000万元) [4] - **产业基础**:截至2024年年中,广州开发区集聚集成电路企业超150家,占全市近九成,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5] 珠海政策要点 - **生态聚焦**:重点培育RISC-V产业生态,推动在AI、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6] - **具体措施**: - 产业载体:购置厂房企业最高补贴200万元 [7] - 先进封装:按封装费用5%补贴(单企年补上限100万元) [7] - RISC-V产品研发:最高奖励100万元,对销售额超200万元企业按5%比例支持(单企年奖上限500万元) [7] - **生态建设**:2024年成立全球首个RISC-V产业联盟(RDSA)及广东省珠海中心,5月揭牌RISC-V生态应用创新中心 [7] 上海政策要点 - **战略定位**:以产线牵引全链条发展,深化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AI、生物医药)布局 [8] - **资金支持**: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中集成电路领域占2只 [8] - **产业规模**: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39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EDA、设计制造等全环节全国领先 [8] - **技术突破**:5月启动"超宽禁带半导体未来产业集聚区",发布十条支持政策,聚焦后摩尔时代关键技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