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价值重塑

搜索文档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
FOFWEEKLY· 2025-05-23 18:02
市场回暖信号 - 一级市场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23%,较去年同期增长38% [7] - 人民币基金新设数量止跌回升,国资LP出资决策效率提升,最快决策周期压缩至1个月 [7] - 4月上交所、深交所共有44家上市公司对私募股权基金出资,投向37支基金,已披露出资额合计53.66亿元,平均单笔1.22亿元 [7] 上市公司参设并购基金 - 截至5月21日,A股市场共有110家上市公司发布参设产业并购基金公告,合计预计募集总规模超1280亿元 [3][8] - 上市公司参设基金积极性显著增长,硬科技、生物医疗类公司成为主力 [7] - 万泽实业、爱施德、东富龙等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公告 [10]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10] - 今年以来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是去年同期1.4倍,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3.3倍 [10] - 并购基金更强调产业链价值重塑,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11] 政策与产业驱动 - 证监会发布并购重组办法,多地出台并购基金支持政策,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积极行动 [13] - 北京、上海、安徽、陕西等地宣布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多只并购母基金陆续落地 [13] - 并购成为一级市场重要退出通道,机构从"被动退出"转向"主动创造退出场景" [12] 行业趋势展望 - 并购大潮是市场调整、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的共同结果 [15] - GP通过参与产业并购基金设立,为被投项目搭建"上市公司战略收购通道",形成"退出-募资"正向循环 [15] - 并购正重塑行业生态逻辑,耐心资本进入和投资策略转型将推动市场发展 [15]
伊利股份2024年营收1158亿元,股东回报比例超100%;预计今年全品类业务表现更好
搜狐财经· 2025-04-30 18: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2][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34.03%,提升131个基点,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23个基点至3.86%,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9% [3]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17.40亿元,同比增长18.86% [3]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达91.4%,创历史新高,综合分红和回购注销计划,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4% [4] - 自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企第一,公司承诺分红率不低于70% [5] 业务表现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亿元,贡献集团约65%收入,常温与低温酸奶市占率分别提升1.4和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大涨超30% [7][8]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蝉联行业规模与市占率双冠 [8]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婴幼儿奶粉品牌"金领冠"营收保持双位数高增长 [10][11] - 健康水饮业务中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翻倍增长 [11] 战略布局 - 2025年目标经营利润率9%,预计全品类业务表现更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成人奶粉目标双位数收入增长 [2][12] - 加码功能性营养与乳深加工领域,与同仁堂合作推出药食同源配方奶粉及液奶产品,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 [13] - 未来五年聚焦乳制品产业链价值重塑,布局"中国牛、中国养殖模式、中国原料、中国装备和中国品质"五大战略方向 [15] 市场地位 - 常温液态奶全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首位,主要电商平台市占率第一 [8] - 奶粉整体销量稳居中国市场第一 [11] - 截至4月30日收盘,公司总市值1894亿元,股价29.76元/股,当日上涨3.3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