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脱节

搜索文档
AI校招冰火两重天:大厂抢顶尖人才年薪30万起,普通岗位竞争激烈
证券时报· 2025-08-12 08:31
行业人才供需现状 - 头部互联网企业2026届校招AI岗位占比显著提升:百度AI岗位占比超90%[3] 阿里巴巴AI相关岗位占比超六成[3] 腾讯大幅提升"AI+"领域校招规模[3] - 头部企业校招规模扩张:百度预计发出超4000份offer[3] 字节跳动开放超5000个岗位[3] 阿里巴巴计划发出7000多个offer[3] - 中小微企业面临招聘困境:985/211高校和研究生学历应聘者稀缺[4] 符合条件候选人数量不足[4] 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 - 顶尖人才供需失衡:高精尖人才"一将难求"[5] 顶尖人才年薪30万元仅为起步价[1] 部分研究生预期年薪达40-60万元[7] - 基层岗位竞争激烈:普通本科毕业生月薪仅6000元[8] 49.9%企业提升对985/211院校需求[8] 26.2%企业倾向硕士及以上学历[8] - 全国AI人才缺口突破500万[7] 但高校培养规模快速扩张:621所高校开设AI本科专业[1][11] 企业招聘标准演变 - 评价体系三大趋势:注重产业级项目实战经验[8] 跨领域知识融合成为硬门槛[8] 动态学习能力纳入核心评估[8] - 学历门槛持续抬高:硕博学历成为AI岗位硬性标准[8] 本科学历及弱院校背景易在初筛淘汰[8] - 专业能力要求变化:大模型算法/机器学习/NLP/计算机视觉工程师需求集中[3] 产学培养脱节问题 - 高校培养短板:理论教学为主课程更新滞后[12] 硬件资源与师资力量不足[11] 缺乏产业场景融合[12] - 区域供需错配:人才培养集中一线城市[12] 产业需求已向更广区域渗透[12] - 解决方案建议:构建实验平台与实训基地[12] 开展校企联合项目与订单式培养[12]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渗透加速:研发类岗位招聘数量同比增长23%[3] 算法/前端/客户端岗位增幅最大[3] - 就业市场分层明显:形成"金字塔"结构[5] 顶端岗位长期招人难与基层岗位过度竞争并存[9] - 长期改善预期:产学融合将缓解结构性矛盾[13] 技术迭代推动评价标准持续进化[8]
科技公司校招开启“抢人大战” AI竞速下就业市场“冰火两重天”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8
人才的流动,是观察产业发展最微观也最有效的窗口之一。 日前,百度、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启了2026届校园招聘,均加大了对人工智 能(AI)相关岗位的招聘力度,一场针对2026届毕业生的AI人才争夺战再度拉开帷幕。证券时报记者 近日多方采访科技公司、求职者与招聘平台发现,当前AI就业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景象,不同群体 感受到的"温差"极大。从需求方来看,头部企业求贤若渴,"抢人"趋于白热化,可广大中小微企业却苦 于"招不到人";从供给方来看,顶尖人才手握数个offer、年薪30万元只是"起步价",但更多的求职者深 陷"海投"苦海、感叹求职"内卷"。 在风云变幻的AI产业浪潮之中,位于金字塔塔尖的顶尖人才成为备受追捧的"香饽饽",但在一派烈火烹 油的热闹景象之下,却是位于金字塔塔底的广大普通求职者的激烈"厮杀"。数据显示,作为近年来最火 的专业之一,我国目前已有621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但专业设置的快速扩张,依然 难掩人才结构的深层次矛盾。 2026届校招启幕 AI人才成企业竞逐焦点 "今年7月8日,百度就正式启动了2026届校园招聘,面向全球2026届毕业生,预计发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