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

搜索文档
香港与内地共建人才高地,“抢人才”政策吸引近21万人赴港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3:55
香港人口结构与人才需求 - 香港人口持续高龄化,2046年65岁及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的36% [1] - 劳动人口参与率将从2024年的55%下降至2046年的52% [1] - 2028年香港人力资源短缺将达到18万人,其中熟练技术人员占短缺人数超三分之一 [1] 人才引进政策与措施 - 香港推出多项举措吸引全球人才落户,截至2024年4月底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47万份申请,31万份获批,21万名人才已抵港 [4] - 香港针对国际顶尖人才主动发出邀请,并公布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新安排 [4] - 自2023年起推行鼓励生育措施,包括加强托儿支援、增加在职家庭津贴金额等 [5]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 - 香港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人才引进、服务、就业及发展等领域合作 [2] - 大湾区以"四大核心平台"为引擎,构建极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助力香港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6] - 大湾区内各城市完善人才引进通道、职业资格互认及发展支持体系,释放"一国两制"下的人才红利 [7] 教育与人才培养 - 香港特区政府设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 [2] - 香港致力于培育本地人才,投放大量资源推动培训及再培训工作 [5] - 通过优化职业培训渠道和引导本地青年人才培养方向,提升劳动人口质量 [6] 产业转型与人才需求 - 香港产业结构转型导致社会对人才需求出现新变化 [1] - 宏观环境变化与科技革新促使香港必须进行产业转型,需及时补上劳动人口短板 [6] - 香港完善的商业基建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对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 [1]
越南取消生育限制
证券时报· 2025-06-04 18:52
越南人口政策调整 - 越南国会通过《人口法令》第十条修正案 允许夫妻及个人自主决定生育时间 子女数量及生育间隔 新法规基于平等原则 考虑年龄 健康状况 收入水平等因素 [1] - 原政策规定除政府特批外 夫妻及个人仅允许生育一至两个孩子 [2] 越南人口结构趋势 - 越南"人口黄金期"预计2039年结束 适龄劳动人口规模2042年达峰 2054年后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3] 其他行业动态 - 稀土永磁板块领涨A股市场 [8] - 日韩股市集体大涨 [8] - 英伟达市值重新登顶 [8] - 特朗普宣布将某类关税提高至50% [8] - 小米集团雷军回应SU7定价策略 强调不打价格战 预计汽车业务下半年盈利 [8]
结婚就发钱 韩国多地为新婚夫妇提供现金奖励
新华社· 2025-05-25 15:37
韩国地方政府结婚奖励政策 - 釜山市沙下区为相亲成功并结婚的年轻人提供最高2000万韩元奖励 并报销50万韩元约会经费 100万韩元订婚活动经费及1000万韩元蜜月旅行支出 [1] - 庆尚南道居昌郡居民结婚后可连续三年每年获得60万韩元奖励 河东郡将结婚奖励从500万韩元提高至600万韩元 [1] - 江原道 庆尚南道部分地区为新婚夫妇提供100万至200万韩元结婚补贴 [2] - 首尔计划从10月起为新婚夫妇一次性提供100万韩元"婚姻启动基金" 该市2023年总和生育率为0 58 为韩国最低 [3] - 京畿道计划从6月起为19至39岁新婚夫妇提供类似奖励 [4] 政策实施效果 - 庆尚南道晋州市2021年起发放50万韩元结婚补助金 但结婚率无显著变化 [5] - 全罗北道长水郡实施8年1000万韩元结婚奖励机制 仅2023和2024年结婚率短暂上升 总体呈下降趋势 [5] 专家观点与社会背景 - 专家认为仅靠现金激励不足 需创造工作与家庭平衡的社会环境并减轻民众负担 [6] - 韩国社会晚婚不婚现象增多 因就业形势严峻 房价高企及社会观念变化 生育率持续下降 [6]
【广发宏观郭磊】六个角度认识消费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3-16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1和2024年股市均是科技叙事开端,但2024年被企业盈利约束打破,2021年能延续,因2021年总量经济显著扩张,风险偏好系统性上升后应关注消费、建筑链、供给侧等总量好转的“必要条件”,若不能实现,一季度定价叙事可持续性受影响,若实现则对应相关资产结构性机会,此为“赔率”视角;从“胜率”视角探讨2025年消费能否及以何斜率好转 [1][5] 各角度总结 角度一:消费是“924”以来政策框架的关键中间变量 - 本轮政策调控思路创新,打破“消费是慢变量”常规,消费、投资、出口是终端需求源头,常规逆周期政策抓手是投资,本轮从居民部门着手,以“投资于人”带动总量,消费成政策稳增长“进攻端”抓手 [2][7] - 3月5日国新办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宏观调控思路创新,如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把提振消费放更突出位置、强调促消费和扩投资互动、重视资产价格、强调投资于人服务民生等 [8] 角度二:广义就业压力可能是过去三年消费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本轮就业周期可能已经触底 - “就业 - 收入 - 消费”关联,BCI就业前瞻指数2021年后震荡下行,去年9月触底,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PMI就业低点均在去年8月或9月,目前初步回升但趋势待巩固,名义GDP改善和增长广谱性上升背景下,就业回升有内生性 [2][8] - 以“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观测,其与名义GDP增速同步,名义GDP增速不足时就业机会减少,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 [9] - 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2021年5月达近年高点,2023年3月是次高点,之后下行,本轮底部在2024年9月 [9] - 就业好转但趋势需巩固,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就业低点分别在去年8月、9月、9月,去年9月是整体就业吸纳能力低点,之后改善,今年1月达本轮高点,2月春节影响下略有回踩但仍高于1月之前,绝对值低于2021年及之前水平 [10] 角度三:房地产周期对消费的拖累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 - 过去三年房地产周期从存量和增量房贷利率倒挂影响消费能力、房价下行影响消费意愿两方面约束消费,“924”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政策解决第一个问题,2025年1月1日存量房贷利率“重定价日”后完成,去年10月起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降幅收窄,一线城市去年11月起告别环比负增长,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企稳 [3][10] - 2024年9月29日央行明确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量房贷利率与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偏离达一定幅度时,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调整,10月31日多家银行细化安排,理论上去年四季度未调整的今年1月1日进入重定价日 [11] - 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2024年9月环比 -0.7%,之后降幅收窄,12月和2025年1月均为环比 -0.1%;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2024年9月环比 -0.5%,11月 - 2025年1月分别为0、0.2%、0.1% [11] 角度四:消费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有望进入“正循环”周期半边 - BCI“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自2021年初下行,经历居民生活半径约束、地产调整、城市家庭部门提前还贷三阶段影响,2024年10月触底,底部位置和历史上每轮周期大致相当,价格预期和消费实物量有望进入正循环周期 [3][12] - 2021年初以来消费品量价调整驱动因素为居民生活半径约束(2021 - 2022年)、地产调整引发总量收缩(2022 - 2024年)、城市家庭部门提前还贷挤占当期消费(2023 - 2024年),至2024年底三线索可能均至尾段 [12] - BCI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前几轮低点分别为2012年12月的37.8、2015年8月的39.7、2020年2月的37.6、2022年10月的37.1,本轮低点为2024年10月的37.0 [12] 角度五:积极的人口政策存在想象空间,而人口预期变化对于母婴、教育、汽车、住房等领域的关联消费均会带来影响 - 2024年10月《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后,地方人口政策升温,湖北天门市积极鼓励生育政策下2024年新生人口反弹,2025年3月呼和浩特市推出生育补贴政策 [4][13] - 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出生人口7217人,同比增长17%,高于全国5.8%的同比增幅,二孩或三孩占比超50% [13] - 呼和浩特市出台《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生育一孩并落户家庭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5万元(分五年发放),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10万元(分十年发放) [13] 角度六:“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存在潜在政策红利 - 从消费的“永续收入假说”(PIH)看,收入持续增长预期比一次性补贴更能提升消费倾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相关定调,后续政策推进值得关注 [4][1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15]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等专项措施,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