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海洋

搜索文档
浙江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海洋”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方案》还提出,将统筹"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 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海洋强省重大项目、浙江省海洋产业科技项目等资源,通过组织开展业务 培训交流、遴选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举办"人工智能+海洋"相关活动等,对行动任务予以政策支持和服 务保障。 座谈会现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之江实验室等科研院所,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高 校,浙江省能源集团、省海港集团等省属企业,以及相关市县海洋经济、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等有关负责 人参加会议,就"人工智能+海洋"产学研用联动、场景拓展等进行深入探讨,加快构建浙江开放协同产 业生态。 9月3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在杭州召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海洋"发展座谈会。高校、科研院 所、省属企业以及相关市县海洋经济、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等有关负责人建言献策。 《方案》聚焦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大黄鱼种质创新与智能养殖、智慧港口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等关键领域,系统提出实施4大行动和17项重点任务。包括"人工智能+渔船安全治理"提升行动、"人工 智能+大黄鱼养殖"提质行动、"人工智能+港口环境"升级行动、"人工智能+海洋新兴产业"赋能行动,发 ...
浙江:凝聚各方合力 加快“人工智能+海洋”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7:20
浙江:凝聚各方合力 加快"人工智能+海洋"发展 中新网杭州9月3日电(鲍梦妮)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人工智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 海洋强省、数字强省,浙江应如何抢占"人工智能+海洋"发展制高点? 9月3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在杭州召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海洋"发展座谈会。高校、科研院所、 省属企业以及相关市县海洋经济、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等有关负责人建言献策。 日前,浙江省海洋强省办印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海洋"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 案》)提出,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探索实践,打造形成10个以上"人工智能+海洋"标志性应用场景。 具体来看,《方案》将坚持以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小切口入手、应用为王、以点及面,实施"人工智 能+渔船安全治理"提升行动、"人工智能+大黄鱼养殖"提质行动、"人工智能+港口环境"升级行动、"人 工智能+海洋新兴产业"赋能行动。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阮飙在解读"人工智能+海洋新兴产业"赋能行动时表示,该行 动重点围绕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海洋新材料性能调控难、海上新能源设施监测巡检难、海洋数据 应用效率不高、深海开发难等问题,以AI ...
海上新山东|科技兴海,做好蔚蓝“新”文章
齐鲁晚报· 2025-08-29 08:57
海洋科技发展 - 山东实施前沿颠覆性技术等五大创新行动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2] - 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开发的"问海"海洋AI模型可在90秒内预测未来15天全球海洋环境计算性能较传统方式提升3000倍 [3] - 公司打造覆盖海洋多领域的专业大模型及智能体产品包括"船寻""海悟""海星""灵龙"等已在青岛烟台福建漳州及泉州等地形成服务网络 [5] 关键技术突破 - 山东攻克气动式波浪能转换发电等关键技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5] - 2024年山东海洋领域有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的50% [5] - 崂山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系统揭示西太平洋穆绍海沟区域高通量氢气释放的地质机制与生态特征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5] 创新平台建设 - 山东拥有住鲁海洋界院士22人约占全国1/3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实现规范化运行 [6] - 国家深海基因库深海大数据中心和深海标本样品馆"深海三大国家平台"签署部省市共建协议 [6] - 将发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等大科学装置磁吸作用探索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创新平台 [6] 海水淡化技术 - 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投产后每天可淡化海水10万吨 [6] - 公司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滤膜和反渗透膜成本仅为进口膜的1/3更换成本从8000万元大幅降低 [7] - 淡化水成本降至每吨7.5元较之前每吨至少节省3元每年可为园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1.5亿元 [7] 产业发展规模 - 山东省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53处日产规模达86.7万吨居全国前列海水淡化技术用于盐碱地生态治理取得成效 [9] - 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通过四链融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9] - 需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为海洋强省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