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友好型城市

搜索文档
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今天开幕
苏州日报· 2025-07-10 08:36
据了解,本次大会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以"高层次人才引进、高质量项目落 地、高水平成果转化"为目标,将举办开幕式、主题活动、重点专项、地方专项四大类系列活动,设苏 州主会场、10个县级市(区)分会场,致力于打造集项目招引、产才对接、成果转化、城市推介于一体 的国际盛会。开幕式将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及在苏州各大高校设立分会场,面向全 球直播。 本次活动人才云集、星光熠熠,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超百位 国内外院士,70余位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负责人,60余名技术 经理人和技术转移机构、重大研发机构代表等将出席活动。大会期间,将发布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落实 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若干举措》,聘任江苏区域中心首批技术经理人,发 布10个江苏区域中心成果转化重大案例;将组织4000平方米的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 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今天开 幕。昨天(7月9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大会期间,主会场将邀请超1700名海内外嘉宾参会 ...
以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7 14:45
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教育、科技、人才被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需统筹推进三大战略的体制机制改革[1] - 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是实现人才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需从引进、培育、激励、服务多维度发力[1] 产业导向的人才引进 - 江苏以"1650"产业体系为核心,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但相关领域人才缺口显著[2] - 省级人才大数据库和产业人才地图将用于精准匹配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需求,强化跨区域资格互认和政策找人机制[2] 高校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 - 高校资源富集地区(如杭州依托浙大、合肥依托中科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展现显著优势[3] - 江苏需推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方向与产业技术需求对接,建立"产业创新研究院"促进"科学家+工程师"协同[3] 人才激励政策创新 - 需优化人才认定标准,重点吸引技能型青年人才,并降低人工智能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门槛[4] - 探索"一企一策"陪伴式成长政策,为硬核技术创新人才提供精准服务支持[4] 青年人才生活保障 - 20-30岁青年人才流动最活跃,需通过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升婚恋、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便利性[5][6] - 借鉴"浙里办"模式整合政务服务,并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强化青年集聚区的交通、文旅等配套建设[6]
宿迁举办人才周活动发布“青年人才12条”
新华日报· 2025-05-22 07:46
宿迁市人才政策 - 宿迁市启动第三届人才周活动,主题为"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旨在传递爱才之心、留才之策、育才之道 [1] - 市委书记盛蕾强调宿迁致力于爱青年、留青年、育青年,希望人才感受宿迁、认同宿迁、扎根宿迁 [1] - 人才周采取"1+N"形式,组织运动健康、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6大类活动 [1] - 发布"青年人才12条"政策,打造"求职有补贴、创业有扶持、创新有资助、成长有护航、安居有保障、服务有温度"的"六有"体系 [1][2] 人才支持措施 - 以"免申即享"方式向19个人才及团队发放奖励895万元 [1] - 对非市域范围应届毕业生最高补贴1000元 [2] - 根据人才层次补贴3万—50万元 [2] - 对企事业单位全职引进或自主创业的各类人才发放3万—200万元"购房券" [2] 人才发展成果 - 宿迁大力建设人才协同发展改革示范区,在增量上求"活水"、在存量上增"活力" [2] - 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0万 [2] - 成功获评2024年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