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战略

搜索文档
印媒对比中美“人才签证”
环球时报· 2025-09-23 06:37
中国签证政策调整 - 中国将于10月1日起生效K签证 为全球人才提供更便利的入境次数 有效期和停留期限 [1][3] - K签证是中国简化签证规则以促进国际交流努力的一部分 与人才强国战略相契合 [3] - 中国欢迎全球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来到中国扎根中国 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4] 国际人才流动趋势 - 美国H-1B签证费用暴涨至10万美元 引发恐慌和混乱 [1][3] - 美国政策将全球STEM人才推入中国怀抱 中国投资长期能力建设 美国为短期收益毁掉长期能力 [3] - 印度STEM人才及学生面临严酷现实 美国日渐敌视 中国大门更加敞开 [3]
照亮前程 见“郑”精彩 交通银行全力支持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新华网· 2025-09-22 17:01
公司参与赛事赞助 - 交通银行第三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携手合作并出席开幕式 [1] - 公司通过主题展台呈现支持实体经济及助力创业就业的系列金融服务 [1] - 开展"跟着国赛去研学"活动并创新"现场研学+延伸实践"模式为青少年提供职业启蒙平台 [1] 金融服务与技术支持 - 赛前主动对接大赛场馆建设融资需求以保障场馆如期交付 [1] - 通过"云上交行"智能大屏提供远程客服"面对面"交流及数字化金融业务体验 [1] - 主题展台采用多媒体展陈和沉浸式互动方式展示金融服务内容 [1]
交通银行全力支持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环球网· 2025-09-22 15:41
公司参与全国技能大赛 - 公司第三度与全国技能大赛合作 全方位护航赛事并服务人才强国战略 [1] - 公司行长张宝江出席大赛开幕式 [1] 公司金融服务展示 - 公司设置主题展台通过多媒体展陈和沉浸式互动呈现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创业就业等系列金融服务 [3] - 观众可通过"云上交行"智能大屏与远程客服"面对面"交流体验数字化金融业务 [3] 公司赛前支持与融资服务 - 公司主动对接大赛场馆建设融资需求 助力场馆如期交付 [3] 公司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 - 公司与大赛主办方联合开展"跟着国赛去研学"活动 创新"现场研学+延伸实践"模式 [3] - 活动设置观展感受、观赛学习、互动课程和沉浸体验等环节 为青少年搭建职业启蒙与技能认知平台 [3] - 公司以推动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为己任 助力夯实高素质技能人才基础 [3]
我省成立“头雁”联合会
辽宁日报· 2025-09-16 09:23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头雁联合会将团结全省"头雁"力量,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 兴落地见效;积极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助推头雁企业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头雁会员创新、活力、合 作、共赢的大型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头雁带领广大农户共同发展产业。 我省自2022年启动"头雁"培育项目以来,累计培育头雁学员1900名,并计划至明年完成累计培育 3000人。目前,我省有84名头雁被聘任为农民技术员,有430余名头雁学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头 雁产业规模的扩大累计新增农民就业1.56万人。 近日,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合会成立,未来将致力于搭 建政府与头雁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围绕政策支持、信息共享、合作交流 等多方面推动工作开展。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头雁联合会的成立,是我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 战略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质量农业人才保障。未 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加强政策、资源、要素、平台的整合,支持联合会及头雁的发展。 ...
人才“浓度”成就发展“高度”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6
人才战略实施案例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政校企合作 引入26名博士和硕士深入街道及煤矿一线跟岗锻炼[1] - 支持辖区企业建立研发飞地 实现技术研发在异地进行而成果转化落地于宝山[1] - 陕西平利县采用周末工程师和专家蹲点等柔性引才模式 邀请茶产业学者教授驻村攻克难题 助推全县茶产值达22亿元[1] 人才引进的重要性 - 高端人才带来先进技术理念和管理经验 助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例如为煤矿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改造升级[2] - 人才集聚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形成良性循环[2]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2] 人才引进面临的挑战 - 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导致对人才吸引力较弱[2] - 资金匮乏造成人才待遇和科研设施投入不足 服务体系不完善难以解决后顾之忧[2] - 产业结构单一和发展平台有限 难以满足人才职业发展需求甚至造成流失[2] 人才引进对策建议 - 加强政策引导 出台住房补贴和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解决生活难题[3] - 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实现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3] - 优化人才服务 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并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开展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3]
全国首个!北京朝阳职业能力国际标准发展中心成立
新京报· 2025-09-05 12:29
机构设立背景 - 全国首个职业能力国际标准发展中心在北京市朝阳区正式挂牌成立 [1] - 机构由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导设立 [1] - 中心定位为专业性工作机构 [1] 战略意义 - 中心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创新实践 [1] - 为朝阳区"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1] - 服务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1] 职能范围 - 开展国际职业能力标准的研制、引进、转化与推广 [1] - 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 [1] - 推动标准落地应用 [1] 合作体系 - 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智北京、北京外企等专业单位开展标准研制 [1] - 通过试点应用和资源共建探索职业能力建设新路径 [1] 实施机制 - 首批设立留创园、朝科创、创E+三家服务站作为标准落地前哨站 [2] - 服务站深入企业一线和人才集聚地 [2] - 打通标准建设与人才培养、评价、使用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2] 发展目标 - 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2] - 平台涵盖标准研发、培训认证、国际交流和政策咨询功能 [2] - 推动"朝阳标准"走向全国和世界 [2] 行业基础 - 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发布7批共计110个新职业 [1] - 中心将对接国际先进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1] 产业影响 - 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标准化动能 [2] -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2]
第十二届民盟教育论坛在兰州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8-29 06:38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十二届民盟教育论坛于8月28日在甘肃兰州举办 主题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1] - 全国政协副主席 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1] 民盟教育领域贡献 - 文化教育及相关科技领域是民盟的界别特色和优势所在 [1] - 民盟长期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 通过意见建议及"烛光行动"等活动产生良好效果 [1] 未来发展方向 - 面向"十五五"时期需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 科技 人才的需求 [1] - 需充分认识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积极探索激发教育支撑动能的路径 [1] - 论坛旨在集思广益提出务实对策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参考 [1] 战略意义 - 论坛成果将助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上半年北京石景山GDP超696亿元 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01:44
地区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1]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长至2024年1312.9亿元 实现一年一个百亿台阶增长 [1] - 2021-202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800亿元 占全市投资总量5.2% [1]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投资强度居全市第一 [1]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7.7% 居中心城区第一 [1] 产业体系升级 - 产业体系由"1+3+1"升级为"2+4+4"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主导产业为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个千亿级产业 [2] - 特色产业包括科幻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 [2] - 未来产业布局未来信息 未来制造 未来健康 未来空间等领域 [2] - 二三产业占比实现从7:3到1:9的结构性反转 [2] 人才发展策略 - 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展政策体系 [3] - 量身定制12条措施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3] - 联手高校打造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3] - 通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关村石景山园特色园区双向发力 [3] - 建设北京市E级智能算力高地并打造小试中试平台 [3] 应用场景建设 - 依托服贸会和中国科幻大会打造首钢园示范应用场景核心区 [3] - 推动科幻 医疗 教育 交通 社区治理等典型应用场景和项目群建设 [3] - 建设全域示范应用场景扩展区促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3]
今年上半年北京石景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新京报· 2025-08-21 21:13
经济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2] - "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实现百亿级台阶式增长 [2] - 2021至2024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近1800亿元 占全市投资总量5.2% 2021-2023年地均投资强度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7.7% 居中心城区首位 [2] 产业创新 - 中关村石景山园2024年实现收入46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45.2% [6] - 建成共性技术平台14个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59项 [5] - 形成"一核心、两组团、五个特色园区"发展格局 国家级高新区面积拓展至14.4平方公里 [6] - 建立梯次发展格局:国家级"小巨人"为引领 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为主力 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后备 [5] 产业集群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市"一超多强"布局重要支撑 [6] - 科幻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市"一核多点"布局中的核心 [6] -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6] - 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全市虚拟现实产业组团核心承载地 [6] 人才政策 - 为青年人才提供12条专项措施 包括最高50万元研发资金支持及最长3年资助期限 [7] - 给予博士后及硕博毕业生最高2万元创业补贴 每带动1人就业再补贴2万元 上限10万元 [7] - 提供最高50平方米办公空间免费使用1年 首批团队已入驻3000平方米创业基地 [7] - 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可获得最高50万元奖励及配套服务 [7] 城市更新 - 实施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8] - 106个老旧小区完成551万平方米楼本体改造 上下水改造率达93% [8] - 老楼加装电梯竣工173部 更新219部住宅老旧电梯 [8] - 首钢园2024年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 首特钢转型科技园区 北重厂改建科技文化产业园 [8] 生态环境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48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55.28% 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9] - 建成40.2公里西山绿道 吸引超42万游客 推动12处全龄友好公园建设 [9] - 深化物业"红黑榜"机制 激励1047家次红榜项目 整改56家次黑榜项目 [9] - 实施垃圾分类"八条硬措施" 创新"智网实格"城市治理系统 [9]
司法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答记者问
新华社· 2025-08-15 08:0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便利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 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国际合作交流 [2] - 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参与 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起草决定草案 [2] 签证制度具体调整 - 在普通签证类别中新增K字签证 明确发给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3] - 规定申请K字签证需符合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要求 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3] K字签证申请标准 - 签发给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STEM领域毕业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4] - 或签发给在上述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具体条件将通过使领馆网站公布 [4] 签证优势特点 - 较现有12类普通签证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5] - 持证人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 [5] - 仅对年龄和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有要求 无需国内聘用或邀请单位 申办流程更便利 [5] 配套实施措施 - 制定配套办法明确具体申请条件要求 升级完善签证申请系统 优化申办流程 [6] -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解读政策 发布办理条件和所需材料 [6] - 多部门协同做好签证签发和境内延期换发补发工作 提供相应便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