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引进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恒基地产股价上涨1.5%及物业销售超预期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1 01:21
股价表现与市场背景 - 恒基地产于2025年8月11日收盘报25.91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成交量7.45万手,总市值达1254.24亿港元 [4] -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233.88亿港元,净利润67.44亿港元,每股收益1.3港元,市盈率21.9倍 [4] - 2025年7月16日完成发行80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年利率0.5%,2030年到期,所得款项用于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 [4] 政策环境与市场趋势 - 香港2024年2月全面撤销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大幅降低购房成本 [4] - 高才通计划吸引超7.5万高端人才及家人抵港,2025年6月内地买家注册量达1237宗,金额110亿港元,创7个月新高 [4] - 2025年7月香港住宅楼宇买卖合约5766份,同比增长54.8%,一手市场连续6个月单月成交超千宗 [6] - 6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连升3个月,上半年跌幅收窄至0.86%,租金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上半年累升1.61% [6] 利率环境与融资成本 - 美联储预计2025年降息3次,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回落至1.73%,房贷利率降至2%左右 [6] - 以500万港元贷款30年还款为例,月供减少2383港元,显著降低购房成本 [6] 物业销售表现 - 长实集团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73.66亿港元,同比增长58.92%,内地市场增长117.32%至38.27亿港元 [6] - 开发商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如香港Blue Coast项目打7折、北京御翠园均价降7万/㎡ [6] - 市场整体回暖及政策利好下,恒基地产物业销售大概率超预期,尤其是高端住宅及核心区域项目 [6] 公司发展策略 - 恒基地产启德花语海项目预计下半年预售 [6] - 公司聚焦高端住宅与核心区域项目,提升产品竞争力 [6] - 积极参与政府人才住房计划,拓展租赁市场 [6] 行业挑战与竞争 - 部分区域新楼库存需时间消化,可能影响价格回升速度 [6] - 开发商为去库存采取折价销售,压缩利润空间 [6] - 内地房企如万科、中海加速布局香港市场,加剧竞争 [6] 未来市场展望 - 2025年下半年香港楼市有望延续回暖,美联储降息将进一步刺激成交量 [6] - 北部都会区规划提供17.6万个住宅单位,人才计划持续吸引人口,支撑长期需求 [6]
著名学者李长亮老师说二线城市崛起大学生就业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01
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趋势变化 -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城市选择趋势发生显著变化,从一线城市转向二线城市 [1] - 一线城市因经济发达和就业机会丰富曾是毕业生首选,但二线城市快速崛起吸引更多毕业生 [1] 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就业环境对比 - 一线城市人口饱和、生活成本攀升、行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大 [4] - 二线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取得长足进步,提供更多元化就业机会和更舒适生活环境 [4] - 二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房价、交通、餐饮等消费水平更亲民,宜居性高 [7] 二线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特点 - 二线城市凭借地理位置、资源和政策扶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4] -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杭州互联网经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4] - 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丰富就业机会 [4] 二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 - 二线城市出台人才引进计划,涵盖户籍迁移、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多方面 [7] -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孵化基地,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7] 二线城市就业机遇与挑战 - 多元化产业结构和丰富就业机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10] - 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潜力大,为毕业生提供广阔成长空间 [10] - 毕业生需面对更激烈竞争环境和变化的市场需求,需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10]
香港楼价触底反弹 刚需盘成市场“香饽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1:12
香港楼市现状 - 香港楼市交投量在2025年3-4月份显著上升,房价指数也于4-5月份呈轻微上升趋势 [1] - 美联房价指数于3月触底126.3点后,于4月与5月轻微回升,截至上周报127.5点 [1] - 香港各大银行对房贷业务的态度转向积极 [1] 房价回升原因 - "超跌反弹":过去几年香港房价下跌速度较快,较低价格吸引买家购买 [1] - 市场对经济基本面复苏的乐观预期使得买家购房意愿上升 [1] - 房贷利率下调促使买家决定趁机入市 [1] 市场成交结构 - 近期楼市成交以中小单位买家与刚需买家为主导 [2] - 较受欢迎的单位价格在600万至700万港元之间,超过1000万港元的单位流动性较差 [2] - 买家包括"新香港人"、置业超过10年的业主与刚入市的新业主 [2] 政策影响 - 印花税起征门槛由300万港元放宽至400万港元,起征门槛以下只需缴纳100港元 [2] - 4月300万至400万港元的二手住宅注册量超过1000宗,创2016年11月以来新高 [2] - 人才引进计划自2022年以来共收到45万宗申请,批准29万宗,19.6万人已到港 [2] 未来预测 - 预测2025年新增住宅房贷数量将达45000笔,结束连续三年下跌趋势 [3] - 现房房贷数量将达55500笔,较2024年上涨10% [3] - 期房房贷数量将达6500笔,较2024年上涨55%,挑战近五年新高 [3] 潜在挑战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影响买家对未来收入稳定性的预期 [3] - 香港楼市供应量仍较高,今年将新落成约2.4万个单位,未来四年预计近10万个新房单位落成 [3] - 部分地产商已开始主动减慢开发速度以控制供应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