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业务转型
搜索文档
“鱼油大王”禹王生物递表港交所 拟募资补短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3:03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前身为1979年刘锡潜创办的禹城县城关镇蛋白质厂,后发展为禹王集团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的前身 [2] - 1994年公司成立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推出初代明星产品"忘不了"牌3A脑营养胶丸 [2] - 2000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生产DHA和EPA标准品的企业 [3] - 2015年前后公司控制权移交至刘锡潜之子刘汝萃,战略重心从自有品牌转向代工业务 [3] - 2025年4月22日,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禹王生物,并通过系列重组将禹王制药及其子公司注入,为港股上市做准备 [4] - 2025年8月公司引入美国健康营养公司Bayland Health旗下的Velantra作为战略投资者 [5] 财务与市场地位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34亿元、6.61亿元、8.32亿元及3.43亿元 [3]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6729.7万元、1.02亿元、1.25亿元及2276.4万元 [3] - 以2024年全球销量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级精制鱼油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达到8.1%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鱼油软胶囊制造商 [3] 业务模式与运营挑战 - 公司商业模式高度依赖代工业务,通过第三方贸易商产生的销售收入在报告期内始终占总收入超过50%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升至22.7%,其中最大一家贸易商贡献了8.7%的营收 [7]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始终在86%以上,核心原料毛鱼油主要从秘鲁进口,供应链易受价格波动风险影响 [6] - 2025年上半年毛鱼油价格下滑,导致公司精制鱼油的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24.7%跌至8.3%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鱼油软胶囊的平均售价从2024年同期的每百万粒15.5万元降至9.9万元 [7] 品牌重塑与未来规划 - 公司试图重塑自有品牌,但2025年上半年通过线上自营店及药房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收入仅为900万元,占当期总收入的2.7% [7] - "忘不了"天猫旗舰店有不到2.51万个粉丝,另一品牌"小禹甄纯"的淘宝企业店仅有76个粉丝 [7] - 公司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建设海外生产设施、扩充国内产能、建设高纯度鱼油新生产线,以及在美国和中国市场推广品牌 [7]
6个月狂揽830亿,龙岩老板杀入半导体
芯世相· 2025-08-16 09:04
核心观点 - 华勤技术通过24亿元现金收购晶合集成6%股份,首次进军晶圆制造领域,以增强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5][14][15] - 公司代工业务毛利率持续走低,2024年综合毛利率降至8.42%,高性能计算板块仅7.77%,正通过并购拓展汽车电子、机器人等高毛利领域[8][28][30] - 2024年营收达1098亿元,目标2034年实现5000亿元营收,制定"3+N+3"发展战略向平台型企业转型[38][39][41] 业务布局 传统业务 - 高性能计算板块(电脑/平板/服务器)2024年营收632.2亿元,占比57.6%,毛利率7.77%[28][30] - 智能终端业务营收353.2亿元,占比32.2%,毛利率9%[30] - 全球布局5大研发中心及南昌/东莞/越南/墨西哥/印度五大制造基地,计划海外产能占比20%[41] 新兴业务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营收15.6亿元(+91%),占比1.5%,毛利率19.2%,已实现智能座舱全栈研发交付[20][21][30] - AIoT业务营收46.7亿元(+187.93%),毛利率15.29%,涵盖智能家居/VR等品类[30][33][34] - 机器人领域通过参股豪成智能切入,软件业务同步拓展[19][39] 财务与战略 - 2024年研发投入51.6亿元(+13.38%),技术人员达16568人[31][32] - 2024年上半年营收830亿元(+110%),净利润约18.7-19亿元,现金储备170亿元[11][36] - 并购策略包括28.5亿港元收购易路达、3.48亿元入主春秋电子、15亿元建设上海研发中心[18][20] 行业地位 - 中国ODM三巨头之一,2024年营收1098亿元,市值约440亿元[7][14] - 晶合集成位列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年营收近百亿元[14] - 创始人邱文生持股23.77%,2024年以115亿元身家入选胡润百富榜[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