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芯片

搜索文档
新相微股价下跌1.4% 公司累计回购397万股耗资5568万元
金融界· 2025-08-01 02:11
新相微7月31日股价报收16.8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0%。当日成交量为71105手,成交金额达1.21亿 元。 新相微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设计,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0亿元,净利润219万元。 公司公告显示,截至7月31日,新相微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397.0253万股,占总股本 的0.86%,回购金额5568万元,回购价格区间为7.97元/股至22.5元/股。 7月31日新相微主力资金净流出1864.13万元。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华勤技术:拟协议受让晶合集成6%股份 开启“云 端 芯”新布局
中证网· 2025-07-29 23:04
交易概述 - 华勤技术拟以现金方式受让力晶创投持有的晶合集成6%股份,共计120,368,109股,转让价格为19.88元/股,总价23.9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华勤技术将向晶合集成提名1名董事,并承诺36个月内不对外转让股份 [1] - 这是华勤技术首次进入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形成"云+端+芯"的产业链布局 [1] 华勤技术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30亿-840亿元,同比增长110.7%-113.2% [2] - 归母净利润预计18.7亿-19.0亿元,同比增长44.8%-47.2% [2] - 增长主要来自全球数字化转型与AI浪潮下智能硬件需求爆发,以及"3+N+3"产品矩阵持续扩张 [2] 晶合集成业务概况 - 晶合集成是国内头部半导体晶圆制造厂,产品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等 [2] - 其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个人电脑等终端,与华勤技术现有产品高度重合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0.7亿-53.2亿元,同比增长15.29%-20.97% [3] - 归母净利润预计2.6亿-3.9亿元,同比增长39.04%-108.55% [3] 技术发展情况 - 晶合集成40nm显示驱动芯片及55nm CIS芯片已实现批量生产 [3] - 28nm显示驱动芯片及28nm逻辑芯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3] 战略布局分析 - 此次收购是华勤技术依托ODMM核心能力(高效运营、研发设计、先进制造、精密结构件)的产业链延伸 [3] - 此前通过收购华誉精密、河源西勤等强化智能终端结构件自主生产 [3] - 收购易路达控股切入声学模块领域,收购昊勤机器人切入新兴业务领域 [3] - 本次进入晶圆制造领域旨在夯实供应链、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协同 [3]
“救世主” 的案号:2025,半导体爆雷潮里的碎梦
是说芯语· 2025-07-23 15:11
行业现状 - 中国半导体行业正经历剧烈震荡,多家企业陷入困境,包括清科半导体、镇江振芯半导体、见闻录半导体等[1][2][3] - 2020-2023年投资热潮导致产能泡沫,全国在建和规划的8英寸氮化镓产线达20余条,远超2025年全球30万片的市场需求[2] - 2024年全球氮化镓市场结构性过剩,产品毛利率从30%暴跌至不足10%,产线开工率长期不足30%[2] - 2024年下半年起全球风险投资对硬科技领域态度急转直下,半导体行业融资额同比下降42%[4] 企业案例 - 清科半导体因缺乏核心技术积累盲目扩张,拖欠数千万工程款和供应商货款陷入连环诉讼[1][2] - 镇江振芯半导体50亿元氮化镓项目因技术瓶颈难以突破和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资金链断裂[2] - 见闻录半导体因选择IDM模式在行业下行期成为资金黑洞,产品价格降至国际巨头50%仍无法应对专利诉讼[3] - 芯锋宽泰因流片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且融资失当,最终破产清算[3] - 神顶科技因资本退潮导致C轮融资失败,团队解散,投资方账面损失达8104万元[4] - 合芯科技因专注于PowerPC架构服务器CPU陷入"技术孤岛",近亿元流片费用化为泡影[4] - 摩星半导体因内部派系林立、产品研发滞后,2年多投入近4亿元未实现量产突破[4] 行业问题 - 政策驱动下的产能泡沫正在破裂,大量技术重复、产能过剩的项目被催生[2][4] - 部分企业通过虚构研发人员数量、虚增营收等手段欺诈上市,2023年A股超30家半导体企业因财务造假被处罚[5] - 2020年资本狂潮中全国一年内注册5万家半导体相关公司,导致多地百亿级项目烂尾[5] - 产业链协同失衡,真正能构建产业链协同的企业寥寥无几[4] 行业趋势 - 与产业链上下游建立深度协同的企业表现出更强抗风险能力,如某射频芯片企业将产品导入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9个月[5] - 资本市场估值逻辑重构,专注于车规级芯片、先进封装等细分领域的企业仍获得资本青睐[5] - 行业正在回归本质,技术攻坚需要"长征思维",生态协同需要"共生逻辑"[6] - 半导体行业竞争是一场需要耐力与智慧的马拉松,坚守技术初心、构建生态壁垒的企业才能在洗牌后迎来春天[7]
农尚环境启动应收款项清收方案,激励费用最高达30%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23:39
公司战略调整 - 园林业务采取战略性收缩策略 聚焦应收账款清收管理 工程收尾及诉讼案件处置三大任务 [2] - 通过资源聚焦与风险出清 系统性夯实公司资产质量 为后续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 拟实施应收款项清收方案 加大清收力度 减少坏账风险 加快资金回笼 提高资产使用运作效率 [2] 清收方案细节 - 覆盖范围广泛 公司及所有园林业务板块子公司均被纳入清收体系 [2] - 以202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 清理工作将持续至2026年6月30日 [2] - 清收对象包括园林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 合同资产及其他应收款等 [2] - 采用自行清收 委托第三方清收及转让等多元化手段 [2] - 自行清收方式包括折让清收 发律师函 诉讼等 根据员工贡献结合薪酬制度给予奖金激励 [2] - 委托第三方清收按回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激励费用 比例最高不超过30% [2] - 符合条件的应收款项将在中介机构估值后 按照公司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转让 [2] 清收工作管理 - 由董事长统筹管理 并组建清收专班 [3] - 对于证据确凿且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将按规定履行核销程序并及时披露信息 [3] 业务结构及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包括园林绿化业务和集成电路相关业务两大板块 [3] - 2024年总营收2.32亿元 其中园林绿化工程收入为1.1亿元 占总营业收入的47.68% [3] - 2024年净利润为-7708万元 相较于上一年度的-2977万元 亏损幅度显著扩大 [3] - 2020年至2024年间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出状态 合计净流出金额超过3亿元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0.3亿元 而应收账款超过5亿元 [3] 清收方案预期效果 - 有助于降低公司应收款项所带来的风险 加快现金回款 [4] - 提升公司的资产运转效率 增加算力综合服务业务与显示驱动芯片业务的资金储备 [4] - 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广州海珠前5月:工业投资增长143.4%、税收增长17.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0:25
工业经济表现 - 海珠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产值达243.94亿元(增长18.4%),销售产值241.80亿元(增长17.9%),营业收入246.24亿元(增长15.8%)[2] - 工业投资增长143.4%,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经营活跃度提升[2][3] - 新落地“智造”项目5个,新增都市新工业企业15家,其中苇渡微电子营收迅速破亿元,4月交付规模达100万颗[2] 固定资产投资 - 海珠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82.39亿元(增长12.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0.15亿元(增长18.4%),建设改造投资82.24亿元(下降0.2%)[2] - 通过“工业回城”和工业总部招引吸引优质项目,打造珠江科创园和小洲智造园,推动工业载体向“垂直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2] 消费与外贸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1.30亿元(增长11.1%),体育、娱乐用品类(51.5%)、文化办公用品类(23.8%)、智能手机(1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3.3%)高速增长[4] - 外贸进出口总额116.1亿元(增长6.9%),其中出口额93.3亿元(增长28.0%),进口额22.8亿元(下降36.1%)[4] 数字经济与服务业 - 税收总额168.53亿元(增长1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2亿元(增长14.9%),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9.1%、9.0%、9.5%[5][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营业收入237.02亿元(增长28.5%),腾讯、头条、阿里、唯品会、蚂蚁五大平台型企业增长58.4%,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43.9%[6] - 大模型企业超50家实现盈利,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备案项目新增7个(累计13个占全市50%),算法备案114个(占全市40%)[6] 企业动态 - 动悦信息(夸克运营主体)去年营收激增6倍,预计今年保持50%以上增长[6] - 三七互娱、易尊网络、极点三维等核心腰部企业保持高速增长,形成行业增长有力支撑[6]
合肥400亿产业巨头,下场搞CVC
投中网· 2025-07-04 17:07
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成立 - 合肥新增一家CVC基金"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人民币,由晶合集成、汇成股份、广钢气体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同设立 [4] - 出资比例:晶合集成66.55%(2亿元)、汇成股份16.63%(5000万元)、广钢气体16.47%(4950万元),管理人合肥晶合汇信出资0.33%(100万元) [5][9] - 3家公司均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晶合集成是全国第三大晶圆厂,汇成股份是显示驱动芯片封装龙头,广钢气体是国内最大高纯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 [4][7][10] 晶合集成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合肥国资与力晶科技合作设立,初始目标是为京东方等面板企业解决"缺芯"问题 [7] - 营收快速增长:2018年2.3亿元→2019年5.3亿元→2020年15亿元→2022年突破100亿元 [7] - 2023年5月以400亿估值登陆科创板,创安徽史上最大IPO纪录 [7] 合肥CVC投资新趋势 - 安徽推动产业巨头进入股权投资领域,2023年设立的两只百亿级产业母基金分别由长鑫存储和奇瑞汽车旗下CVC管理 [1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125亿)已投资14只基金 - 新能源汽车产业母基金(180亿)已投资16只基金 - 其他活跃CVC包括海螺资本(设立2只50亿基金)、阳光电源仁发投资、科大讯飞讯飞创投等 [13][14][15] - 瑞丞基金(奇瑞系)近期以15.75亿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计划注入汽车产业链资产 [13] 半导体产业链协同 - 晶合集成与汇成股份2024年合资成立私募机构"合肥晶合汇信"作为基金管理人 [8][9] - 广钢气体虽总部在广东,但与合肥深度合作:为长鑫存储供气,为晶合集成提供电子级气体服务 [10] - 基金设立体现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从业务合作延伸到资本协同 [4][10]
不仅是金融,港股千亿半导体龙头也在悄然爆发
选股宝· 2025-06-26 07:22
行业动态 - 港股中芯国际盘中一度涨逾6%,3天涨超12%,华虹半导体近9个交易日涨19% [1] - 全球半导体产业2025年将启用32座晶圆厂,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将同比增长7%,达到每月3370万片 [1] - 中国大陆地区产能增速继续领跑,预计2025年产能规模将突破1010万片,维持两位数同比增速,占全球总产能比例提升至约30% [1] - 晶圆代工行业二三季度进入传统旺季,预计市场需求日趋旺盛 [1] - 4月以来中美关税持续变动,半导体制造所需原材料和设备的获得成本或有提升,增加了成本端的压力 [1] - 在供需紧张和成本上升的双重作用下,预计晶圆代工行业普遍存在涨价预期 [1] - 随着人工智能模型规模的日益庞大和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计算架构所面临的性能瓶颈日益凸显 [1] - 粗粒度可重构架构和晶圆级集成芯片作为创新性解决方案,有望提升AI计算效率与灵活性 [1] - 随着GPU数量的增加,芯片间互连或将成为主要瓶颈,严重限制AI训练和推理的有效扩展,晶圆级芯片或为根本解决方案 [1] 公司动态 - 晶合集成在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市占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 国科微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芯片设计+晶圆加工"全产业链布局 [3]
蓝皮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5:47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 [1] - 从"十三五"末期到"十四五"时期,强化集成电路产业自立自强的技术基础不断夯实 [1] - 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围绕细分领域和重点领域加速突破,产业链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1] 先进制程突破与国际差距缩小 - 全球集成电路制程进步降速,将缩小中国与国际领先制程的差距 [1] - 在"国产替代"策略下,28纳米及以下成熟制程将驱动中国在显示驱动芯片、功率芯片、射频芯片等领域的自给率显著提升 [1] - 成熟制程成为保障中国国内安全需求的重要支撑 [1] 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缓解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材料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2] - 中国在光刻胶和电子特气方面取得突破 [2] - 推动国产设备、材料、设计工具的自主化,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多元化将取得成效,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 [2]
农尚环境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23: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记录农尚环境分析师会议情况,投资者就公司多方面提问,公司进行回复,展现业务现状、发展战略及应对措施,体现转型决心与信心 [23][24][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农尚环境,所属行业是工程建设,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林峰和董秘贾春琦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机构相关人员、投资者网上提问及其他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业务进展**:新疆阿克苏算力项目,公司控股子公司收购中新数字科技(阿克苏)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后续业务达披露标准会依规披露;显示驱动芯片业务详细情况见2025年4月15日《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芯合智汇相关情况见2025年5月22日《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问题五的回复 [23][24][26] - **业绩与股价**:关于3亿元营业收入问题,可能是投资者对创业板财务指标退市规则理解有偏差;公司将执行既定战略,拓展算力业务、收缩园林业务,提升竞争力和经营能力,推动股价增长 [24] - **公司战略**:算力业务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算力生态系统;显示驱动芯片业务聚焦研发设计等,为面板企业提供方案,强化关键技术支撑能力 [26] - **应收账款**:公司强化催收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回收 [26] - **融资与投资**:公司制定融资计划,由专业团队推进,战略或财务投资是可行融资方式;控股股东就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到海南芯连微开展工作 [36][32] - **业务合作**:与克拉玛依市云计算产业园区管委会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期3年;目前与海南物流集团未开展正式业务合作,后续有应披露信息会依规披露 [40][57] - **公司运营**:公司在积极搭建网站及公众号;2024年度算力综合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0,808.28万元,占总营收46.66%,毛利润1,560.34万元 [56]
农尚环境(300536) - 300536农尚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8:17
业务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芯联鹏洲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中新数字科技(阿克苏)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后续业务达披露标准会依规披露 [1][10][12][13][15] - 2024 年 5 月 13 日公司披露未来 16 个月内以 2 亿元分期向芯合智汇投资,最终认购 51%股权,其拟开展 ASIC 芯片等业务 [13] - 2024 年度公司算力综合服务业务实现营收 10808.28 万元,占总营收 46.66%,毛利润 1560.34 万元 [16] 业务问题回复 - 芯片业务进展详情见 2025 年 4 月 15 日《2024 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2][4][7][8][10][14][15] - 芯合智汇相关问题见 2025 年 5 月 22 日《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问题五回复 [2][3][11] - 公司已强化应收款项催收机制,加快应收账款回收 [3][12][13] - 公司目前暂不存在量子算力布局 [3] - 公司已制定融资计划,由专业团队统筹推进,具体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8] - 公司目前暂不涉及韩国业务订单 [11] 股价与市值管理 - 公司将执行既定战略,强化经营风险管理体系,拓展算力业务,收缩园林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推动股价增长 [2][7]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不存在为定增调控股价情形 [13] 公司战略与规划 - 未来 2 - 3 年采取算力及显示驱动芯片业务技术深耕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模式,算力业务创新技术、拓展市场,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强化研发、推动量产 [14] 其他事项 - 公司更名将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5][16][17] - 公司正在积极搭建网站及公众号 [16] - 公司与海南物流集团暂未开展正式业务合作,未来有应披露信息会依规披露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