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
搜索文档
年末资产如何配置?科技成长板块仍是主力 联想、中芯国际等是关注重点
格隆汇· 2025-11-06 13:52
进入十一月以来,市场出现显著的风格切换,多家券商表示,在临近年底,牛市环境背景下,通常容易 发生风格切换,重点布局科技、消费及核心资产行业。 历史数据来看,目前港股估值不算高,wind数据显示,截止10月31日,恒生科技PE-TTM为22.9倍、处 于有数据以来29%分位。纵观全球视角,港股宽基估值分位数显著偏低,自2005年有数据以来,恒生科 技估值均低于标普500 95%、纳斯达克88%、德国DAX79%、日经225 73%、印度Nifty72%。 资金面来看,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超过1.1万亿元,背后主要是由公募、险资等机构力量推 动,往后看,机构端的增量资金仍有望进一步流入港股,明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望超1.5万亿元。外 资方面,25Q3长短线外资一致性流入港股科技,可见外资对于港股科技板块正在形成共识。 机构行为可能成为风格切换的主导。中航证券数据显示,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最多的申万一级行 业为科技,减仓最多的行业为银行等蓝筹股; 比亚迪 (01211):关注电动车龙头智能化转型机遇 2024 年比亚迪全球销量 427 万辆,同比 + 41%,是全 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销量车企。比亚迪 ...
鲁尔物联胡辉:安全监测赛道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的进阶之路
搜狐财经· 2025-11-05 12:00
在国家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安全监测领域的佼佼者鲁尔物联备受关注。 鲁尔物联自2013年成立以来,历经技术研发与国产化、产品落地与市场验证、规模扩张与生态建设等阶段,在各阶段面临技术本土化适 配、市场认知空白、跨区域管理等难题,均通过产学研合作、标杆案例打造、生态链整合等策略攻克。 胡辉:当前公司的核心产品和盈利点主要围绕着智能硬件、SME垂域模型训练引擎与SSD智能体(感知-服务-决策)开发工具。业务线覆 盖自然环境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交通、水利、生命线等)、农业安全、工业安全等垂直领域。 公司核心产品为智能硬件、SME垂域模型训练引擎与SSD智能体开发工具,业务覆盖多垂直领域,盈利点源于硬件销售、解决方案及数 据服务。 从技术研发的本土化攻坚到产品落地的市场验证,再到如今的规模扩张与生态构建,鲁尔物联走出了一条极具代表性的专精特新企业成 长之路。 本次融中财经与鲁尔物创始人、董事长胡辉联展开深度对话,聚焦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挑战与破局之道,剖析核心业务布局与盈利模 式,探究其在资本运作、国际化战略以及应对行业竞争等方面的规划与举措,为业界呈现一家"小巨人"企业的进阶密码与未来愿景。 融中财经 ...
歌尔股份跌2.01%,成交额9.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53.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1:18
11月5日,歌尔股份盘中下跌2.01%,截至10:52,报31.17元/股,成交9.32亿元,换手率0.95%,总市值 1105.18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7253.37万元,特大单买入9295.19万元,占比9.98%,卖出9611.26万 元,占比10.32%;大单买入2.15亿元,占比23.07%,卖出2.84亿元,占比30.52%。 歌尔股份今年以来股价涨21.46%,近5个交易日跌8.59%,近20日跌16.88%,近60日涨35.11%。 今年以来歌尔股份已经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10月1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18亿 元;买入总计8.96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1.73%;卖出总计13.14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7.20%。 歌尔股份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传感器、智能 音箱、谷歌概念、星闪概念、LED等。 截至9月30日,歌尔股份股东户数31.90万,较上期减少7.74%;人均流通股9813股,较上期增加 10.02%。2025年1月-9月,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81.07亿元,同比减少2.21%;归母净利润25.8 ...
喜报!深大6人荣登小米“青年工程师”金榜,校企共育卓越人才结硕果
搜狐财经· 2025-11-02 12:16
公司人才招聘与校企合作 - 小米集团2025年青年工程师计划从深圳大学招聘6名校友加入其技术团队[1] - 入选校友将在智能硬件研发、软件系统优化、用户体验升级等岗位工作[1] - 该计划自2021年启动,已成为企业培育技术骨干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1] - 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和双向赋能[2]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2] 公司业务概况 - 小米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企业[1] - 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1] 高校人才培养成果 - 深圳大学本年度有6名校友凭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入选小米计划[1] - 高校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学生能力[1] - 创新资源与实战经验的良性循环正不断结出丰硕成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2]
雷军和董明珠究竟怎么回事?不是私人恩怨,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
搜狐财经· 2025-10-31 10:17
看到董明珠的视频,就纳闷她跟雷军是怎么回事,按道理来说哪怕两家公司的产品有竞争也用不着老大出来撂狠话,毕竟两人的江湖地位都已经很高了。 后来我去了解了他们的过往后才晓得不是什么私人恩怨,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现在我们就捋一捋。 一切都要从一张图说起。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董明珠和雷军都获奖了,现场还有马云和王健林,主持人就放出一张图: 如果从工厂的数量来说,小米是0,格力是9。员工数量小米是0,格力是七万以上。专卖店小米是0,格力是三万以上。营业总收入小米是300亿,格力是 1007亿。 马云对此说了一句话:如果小米23年以后,还能够拿这张图那才叫本事。 这里就有个虚实之争。从这点来说,董明珠和雷军之间的故事是中国商业世界的一个鲜活样本。 在那天现场,董明珠就提出质疑,"如果全世界的工厂都关掉了,你还有销售吗?"而雷军表示现在强调专业化分工,做工厂的人专心把工厂做好,做产品的 人专心做产品。 两人都对自己的模式很有信心,于是就有了那个著名的"10亿赌局": 1、截至2025年10月,小米之家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约为17000家(2021年突破1万家), ...
楚天龙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85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亏损排名靠后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0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16日,于2021年3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智能卡行业重要企业,在智能卡设计、研发等领域有技术优势 [1]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卡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涉及电子身份证、电子支付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8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8位(共29家公司),远低于行业第一名移远通信的178.77亿元和行业平均数21.9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4411.3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3位,与第一名亿联网络的19.58亿元差距巨大,低于行业平均数1.6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以嵌入式安全产品为主,收入3.69亿元,占比80.69%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6.38%,低于行业平均的40.17%,显示出较好的偿债能力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3.21%,较去年同期的28.86%有所下降,且低于行业平均的26.55%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92万,较上期减少30.9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770.93股,较上期增加44.72%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家机构投资者,包括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 [5] 公司治理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苏尔在、苏晨、陈丽英 [4] - 董事长陈丽英2024年薪酬为102万元,较2023年的114万元减少12万元 [4]
歌尔股份跌2.00%,成交额19.6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6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0-28 13: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8日盘中下跌2.00%,报收33.29元/股,成交金额19.68亿元,换手率1.87%,总市值1178.0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6亿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其中特大单买入2.25亿元(占比11.44%),卖出3.73亿元(占比18.9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72%,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上涨3.19%,近20日下跌5.26%,近60日大幅上涨41.06% [1] - 今年以来已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4.18亿元,买入总计8.96亿元(占总成交额11.73%),卖出总计13.14亿元(占总成交额17.2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2025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硬件54.17%,智能声学整机22.17%,精密零组件20.25%,其他3.41%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81.07亿元,同比减少2.21%,但归母净利润为25.87亿元,同比增长10.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0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31.90万户,较上期减少7.74%,人均流通股9813股,较上期增加10.0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2亿股,较上期减少419.03万股 [3]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8304.40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未变 [3] - 部分ETF持仓出现减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4166.17万股(减少192.28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3007.87万股(减少96.63万股),华夏沪深3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谷歌概念、智能手机、星闪概念、智能手表、传感器等 [2]
歌尔股份跌2.07%,成交额3.7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98.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0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31.73元/股,成交金额为3.74亿元,换手率为0.37%,总市值达1122.8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98.16万元,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特大单净卖出1862.4万元,大单净卖出1575.55万元 [1]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23.65%,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日下跌3.47%,近20日下跌4.43%,而近60日则大幅上涨34.79% [1] - 今年以来四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0日,当日龙虎榜净卖出4.18亿元,买入总额8.96亿元(占总成交11.73%),卖出总额13.14亿元(占总成交17.20%)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减少7.02%,但归母净利润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硬件占比54.17%,智能声学整机占比22.17%,精密零组件占比20.25%,其他业务占比3.41%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9.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0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90万户,较上期减少7.74%,人均流通股为9695股,较上期增加8.7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6亿股,较上期减少2041.73万股 [3] - 多只沪深300ETF增持公司股份,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370.17万股至4358.4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313.18万股至3104.50万股,华夏沪深300ETF增持388.24万股至2276.43万股 [3] 行业与业务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谷歌概念、星闪概念、智能手机、TOF概念、MR混合现实等 [2]
001314,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0-19 20:06
交易概述 - 公司披露重组预案,股票将于2025年10月20日复牌 [2]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朗国科技100%股权和成为信息100%股权 [4] -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5][6] 交易标的与战略目的 - 两家标的公司均曾进行过上市辅导备案,有意通过IPO独立上市 [7] - 交易旨在拓展公司在智能交互显示和RFID领域的产业布局,巩固其在AIoT领域的行业地位 [5] - 交易有利于公司与标的公司在产品、技术、应用场景、销售渠道及供应链管理上形成优势互补与深度协同 [7] 公司财务状况与募资安排 - 公司于2023年2月登陆深交所主板,主营业务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ODM [9] - 上市后公司业绩变脸,2023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4.67%和73.54% [9]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9]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9日起停牌,停牌前20个交易日股价累计跌幅为6.67% [10]
楼上研发楼下中试 成都高新区打造人工智能专业园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3:33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省及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建设“诸葛空间”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示范区 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策源地 算力强磁场 场景先导区和产业生态试验田 [1][2] 政策与规划 - 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诸葛空间”建设工作方案》 明确了该示范区的建设思路 目标 规划布局和重点任务 [1] - 园区将按照“科技兴产 算力引产 场景育产 生态强产”的发展路径进行建设 [1] - 成都高新区此前已印发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 [2] 园区定位与特色 - 诸葛空间是成都高新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抓手 由省 市 区三级共建 是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首批4个“样板”特色产业园之一 [1] - 园区以“技术策源地 算力强磁场 场景试验田 生态聚合器”为核心特色 致力于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集成创新生态 [2] - 园区聚焦深度布局大模型研发 智能机器人 智能硬件三大核心领域 并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1] 产业基础与发展目标 - 成都高新区作为核心承载地 已聚集600余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 [2] - 目前共有111个算法通过深度合成算法备案 7款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2] - 下一步将持续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特色立园 企业满园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