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秋补夏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宝鸡:以秋补夏提产能 打好粮食生产主动仗
陕西日报· 2025-06-27 21:41
粮食生产措施 - 陕西省宝鸡市采取以秋补夏策略应对高温干旱,已完成夏播120.67万亩,较去年扩种32.29万亩 [1] - 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扩种任务纳入专项督导考核,全程跟踪问效 [1] - 逐级分解任务,建立地块、品种、主体"三位一体"清单,在光热水源条件优越地区压茬种植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 [1] 扩种路径 - 村集体兜底种秋粮扩种13万亩,种粮大户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小农户通过项目资金补贴扩种4万亩 [1] - 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种子、农机等补贴 [1] 单产提升技术 - 推广耐密、抗倒、适合机收的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 [1] - 引进指夹式、气吸式等先进播种机械,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全市已有高性能玉米播种机近5000台 [1] - 推广贴茬精播、水肥一体化、增密种植等关键技术,同步推进田管措施 [1] 服务保障 - 财政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支持打造20个吨粮镇、41个吨粮村 [2] - 组建32个技术指导组,派出技术骨干6700人次深入一线精准指导 [2] - 借助新媒体平台培训群众6万人次以上 [2]
【渭南】强化技术服务抗旱稳粮
陕西日报· 2025-05-25 08:09
抗旱措施实施 - 临渭区成立党员抗旱服务队实行"干部包村、党员联户"机制带动村民抗旱 [1] - 华州区农技人员指导农民采取喷灌、滴灌、畦灌等方式灌溉 [1] - 合阳县抽调180名农技人员组成12个工作组下沉镇村一线宣传指导 [1] 政府组织与动员 - 渭南市组织12个市级"三贴近"包抓组深入包联县召开专题会议推进抗旱工作 [1] - 农业农村部门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 [2] - 用活农业抗旱救灾资金和粮食单产提升项目资金调动农民参与抗旱 [2] 灌溉与水源管理 - 渭南市发挥5个大型灌区和40余个中型灌区作用优化供水调度加快灌溉进度 [1] - 蒲城县动员群众拓展水源扩大灌溉面积 [2] - 合阳县灌区引水及时村民已完成三轮小麦灌溉 [1] 技术指导与服务 - 蒲城县抽调技术人员指导抗旱并将小麦"一喷三防"作业费从每亩10元降至5元 [2] - 富平县组织5个县级粮油包抓组和158名农技人员指导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2] - 渭南市开展千名农技人员"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 [1] 作物管理策略 - 当前小麦处于灌浆期渭南各地精准施策延长灌浆时间 [1] - 富平县推进"以秋补夏"策略指导改种生长期短的豆类、玉米等抗旱作物 [2] - 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扩大"一喷三防"区域增强抗旱能力 [2]
【安康】全力补种扩种“以秋补夏”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4
核心观点 - 安康市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夏季粮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采取"以秋补夏"策略,通过补种扩种、科技赋能、政策保障等措施,力争完成扩种3万亩、补种35万亩,实现秋粮面积215万亩左右的目标 [1][2] 政策措施 - 安康市委农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以秋补夏"工作的通知》,动员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采取补种扩种等措施 [1] - 组织千名农技干部进千村督帮指导服务行动,开展包县到镇村蹲点服务,聚合物资、人力、技术力量 [1] - 加强农业、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协同联动,开展墒情监测预警和人工增雨作业 [2] - 协调供电公司降低抗旱抽水电价,优化用电服务保障 [2] - 争取农业抗旱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到县 [2] 技术措施 - 推广"茶桑药果+粮"等间作套种模式,增加秋粮播种面积 [1] - 组建3个巡回督导组、11个技术指导服务组,逐镇逐村开展农业抗旱救灾技术指导 [2] - 推广抢墒造墒抗旱播种技术,指导农户优选抗旱品种 [2] - 推广玉米"增密度"、大豆"全苗增粒"、水稻"壮秧两增一控"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 [2] - 力争秋粮单产提高5公斤以上 [2] 资源调配 - 调配抽水设备4300余台(套) [2] - 下派农技干部8100余人次 [2] - 发放技术资料10.9万份 [2] - 拍摄短视频微课堂12条 [2] 资金支持 - 落实粮食保障资金 [2] - 迅速启动保险理赔,降低农户损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