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
搜索文档
2025年10月中国豆类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968万吨和44.57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1-22 11:08
近一年中国豆类进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豆类进口数量为968万吨,同比增长15.5%,进口金额为44.57 亿美元,同比增长10%。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
近期叶菜类价格回落
每日商报· 2025-11-14 06:22
猪肉市场 - 上周全市猪肉日均交易量10378头(793.38吨),环比增加4.14% [1] - 猪肉批发价日均16.5元/公斤,下跌0.36% [1] - 生猪到杭价日均14.48元/公斤,上涨0.91% [1] - 主要猪肉部位零售价多数上涨,其中猪无骨夹心肉27.02元/公斤,上涨2.58%;猪大排34.16元/公斤,上涨2.43%;猪全精肉33.3元/公斤,上涨1.68% [1] 蔬菜市场 - 蔬菜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量3602.71吨,环比下跌5.5% [2] - 蔬菜整体批发均价5.69元/公斤,上涨0.53%,监测的17个品种呈现“11涨6跌”格局 [2] - 批发价涨幅较大的品种包括青尖椒6.63元/公斤,上涨12.95%;包心菜2.91元/公斤,上涨11.49% [2] - 蔬菜整体零售均价11.91元/公斤,上涨2.06%,监测的28个品种呈现“21涨7跌”格局,零售价涨幅较大的为长瓜11.95元/公斤,上涨12.52% [2] 水产品市场 - 水产品批发交易总量3032.9吨,日均交易量433.27吨,下跌4.85% [3] - 水产品整体批发均价40.59元/公斤,上涨0.52%,监测的8个品种呈现“1涨7平”格局 [3] - 水产品整体零售均价62.95元/公斤,上涨0.48%,监测的11个品种呈现“4涨7跌”格局,零售价涨幅较大的有小黄鱼45.38元/公斤,上涨8.31% [3] 蛋类市场 - 蛋类批发日均交易量1035吨,环比持平 [2] - 鸡蛋批发价7.2元/公斤,上涨2.86%;鸭蛋批发价15.3元/公斤,持平 [2]
娃哈哈前高管将出任“网红东北大米”十月稻田独董,年薪423万的前CFO也有了接班人
36氪· 2025-11-12 11:44
公司治理与人事调整 - 十月稻田拟取消监事会,由审核委员会行使相关职权,相关提案需经临时股东大会批准 [3] - 非执行董事常斌因个人工作辞任,其代表投资方启承资本 [3] - 监事会主席何洋因工作安排变动辞任,但继续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并被批准为执行董事候选人 [3][5] - 任命戢强为首席财务官,其拥有超过20年境内外资本市场及公司管理经验 [3] - 董事会批准郭虹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郭虹拥有超过25年投资管理经验,曾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任职 [1][5] - 前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邹昊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已于10月辞任,其2024年薪酬为423.4万元,为董事中最高 [3] 公司财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45.3亿元、48.7亿元和57.5亿元 [11] - 公司2022年及2023年连续亏损,分别亏损5.6亿元和6486万元,于2024年实现扭亏,录得净利润2亿元 [11] - 公司为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王兵、赵文君夫妇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超过55%的股权 [11]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开启从“厨房主食企业”到“家庭食品创新企业”的品牌战略升级 [13] - 在大米产品上减少低毛利产品销售,聚焦中高端市场;在玉米产品上打造轻食化、零食化产品以拓展消费场景 [13] - 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与超过40个电商平台合作,并拓展线下商超及即时零售渠道 [15] - 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渠道转型成效,电商平台收入占比从41.8%下降至38.0%,在线自营店收入占比从26.0%下降至22.0%,线下渠道收入占比实现增长 [15] - 公司成立于2011年,初期主要依靠线上渠道发展,于2023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 [9]
昌江今年计划种植15万亩冬季瓜菜
海南日报· 2025-11-12 09:57
冬季瓜菜种植计划与进展 - 昌江全县冬季瓜菜计划种植面积15万亩,目前已种植面积4万余亩 [1] - 已种植面积中,瓜类1.6万亩、豆类0.3万亩、椒类0.3万亩、茄类0.4万亩、其他瓜菜1.7万亩 [1] 重点蔬菜基地运营情况 - 昌化镇浪炳常年蔬菜基地面积1100多亩,自10月20日开始种植菜心,目前已种植600多亩,预计11月25日左右可收割 [1] - 该基地地势平坦、灌溉条件优越且交通便利,为蔬菜运输提供便捷通道 [1] 蔬菜基地规模与政府支持 - 昌江常年蔬菜基地面积保有量达3855亩以上,常年蔬菜自给率超过75% [1] - 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了涵盖农学、植保、土肥等领域的技术专家队伍,为品种选优、科学种植到绿色防控、标准化采收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 [1]
财经观察:农民困境削弱莫迪对美贸易谈判筹码
环球时报· 2025-11-04 06:55
农业受灾与产量损失 - 印度夏季播种作物在9月成熟期遭遇大范围暴雨,9月降雨量比平均水平高出15%,部分地区甚至高出115% [3] - 大豆预期产量从每英亩10-12公担(每公担100公斤)大幅下降至2-3公担,马哈拉施特拉邦农民实际收成仅为预期的16%-30% [5] - 中央邦农民安贾巴伊的大豆收成仅为80公斤,远低于预期的500公斤,另一农民乔杜里的收成仅为预期产量的四分之一 [5] - 暴雨导致农作物减质减产,预计本季度农业增长率将降至3%至3.5%,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6.6% [5] 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 - 受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收购价格明显低于往年,远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收购价 [1][6] - 中央邦大豆批发价格自今年8月以来已下跌10%,上月初在印多尔批发市场上,大豆价格根据质量不同,每100公斤在1500卢比到4500卢比之间,低于官方最低收购价5328卢比/100公斤 [6] - 农民纳纳瓦雷出售受损农作物的价格为每100公斤3200卢比 [6] - 中央邦豆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但过去4年当地农民一直忍受着农作物价格的持续下跌 [6] 农民债务问题 - 约一半印度农户负债,平均每户负债7.4万卢比,大部分债务是向大种植户赊购种子和化肥所形成 [7] - 中央邦的农民贷款年利率高达30%,债务迅速累积是2023年印度农村10786起自杀事件背后的重要原因 [7] - 安得拉邦一项调查显示,92.1%的佃农认为没有任何政党关心他们的困境 [7] - 安得拉邦一位佃农租地耕作,年收入14.7万卢比,在偿还16万卢比的贷款及利息后,仅剩下3000卢比 [7] 印美贸易谈判的农业焦点 - 美国试图进入印度价值4520亿美元的农产品市场,过去十年一直为此努力 [6][10] - 美国要求印度降低对大豆、玉米、小麦和乳制品等美国农产品的贸易壁垒,作为将关税从50%降至16%的交换条件之一 [11] - 印度政府保持坚定立场,不会接受任何可能对小农生计产生负面影响的协议 [11] - 印度9月对美国的出口同比下降20.7%,美国关税可能会使印度年经济增长率降低0.5至0.6个百分点 [10] 贸易谈判的政治经济影响 - 印度近半数人口(约14.5亿中的近半数)依靠农业为生,农民群体的支持对莫迪政府的政治稳定至关重要 [10][12] - 美国农民享受大量政府补贴并拥有大量土地,印度农民担心无法与之竞争 [10][11] - 美印贸易战被描述为“我们国家农民与你们国家农民的博弈”,双方农民都是有很强政治影响力的群体 [12] - 农业是印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问题处理不当会波及上下游产业,阻碍整体经济发展 [12]
【涨知识】秋收时节,农、林、牧、渔业相关企业所得税政策了解一下,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梳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03 09:28
农业税收优惠政策 - 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林木的培育和种植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林产品的采集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远洋捕捞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 - 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1] 行业分类与资质要求 -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享受税收优惠需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标准执行 [2] -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凡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中限制和淘汰类的项目不得享受优惠政策 [2] - 企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免税所得包括对农作物进行品种和育种材料选育形成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形成的种子(苗)等繁殖材料的生产、初加工、销售一体化取得的所得 [4] - 企业从事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的免税所得包括对树木、竹子的育种和育苗、抚育和管理以及规模造林活动取得的所得 [7] - 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可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0] 农产品初加工范围界定 - 以蔬菜为原料制作的各类蔬菜罐头及碾磨后的园艺植物(胡椒粉、花椒粉等)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11] - 精炼植物油不属于油料植物初加工范围 [12] - 精制茶、边销茶、紧压茶和掺兑各种药物的茶及茶饮料不属于茶叶初加工范围 [12] - 企业对外购茶叶进行筛选、分装、包装后进行销售的所得不享受农产品初加工的优惠政策 [12] - 加工的各类中成药不属于药用植物初加工范围 [13] - 肉类罐头、肉类熟制品、蛋类罐头、各类酸奶、奶酪、奶油、王浆粉、各种蜂产品口服液、胶囊不属于畜禽类初加工范围 [13] - 熟制的水产品和各类水产品的罐头以及调味烤制的水产食品不属于水生动物初加工范围 [13] - 罐装(包括软罐)产品不属于水生植物初加工范围 [13] 增值税优惠政策 -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24] - 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17] - 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17] - 纳税人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蔬菜、部分鲜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发票不得作为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 [17] - 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17] - 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3%税率货物又用于生产销售其他货物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3%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 [18] 发票开具与抵扣操作 - 从事自产农产品且已在系统内进行归类的纳税人可通过电子税务局开具自产农产品销售发票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19] - 从事农产品收购业务且已在系统内进行归类的纳税人向自然人收购其自产的农产品时可通过新电子税局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20]
2025年9月中国豆类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1312万吨和58.84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1-02 09:04
豆制品行业进口数据 - 2025年9月中国豆类进口数量达到1312万吨 [1] - 2025年9月豆类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4.1% [1] - 2025年9月中国豆类进口金额为58.84亿美元 [1] - 2025年9月豆类进口金额同比增长2.6% [1]
多哥成加纳最大边境贸易伙伴
商务部网站· 2025-10-30 00:03
贸易伙伴格局 - 多哥在2024年第四季度成为加纳最大边境贸易伙伴,贸易额近18亿塞地,占比达61.2% [1] - 加纳与多哥的贸易处于逆差状态,主要进口食用油、大米等民生商品 [1] - 加纳对布基纳法索实现5.76亿塞地贸易顺差,酒精饮料是主要出口品 [1] - 加纳与科特迪瓦的贸易保持3.78亿塞地顺差,边境贸易占比达55.7% [1] 商品贸易结构 - 食品饮料在加纳边境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 - 酒精、软饮和能量饮料合计占加纳对邻国饮料出口总量的55.8% [1] - 在进口端,大米(9.4%)、糖(6.1%)、玉米(6.0%)和豆类(3.5%)四大基础食品共占所有边境进口食品总额的四分之一 [1] 政策与基础设施 - 加纳统计局建议通过简化手续、拓宽小额信贷渠道及改善边境基础设施等措施支持小型贸易商 [1] - 相关措施旨在提升小型贸易商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框架下的竞争力 [1]
2025年4月中国豆类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631万吨和28.5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0-16 11:41
进口数据概况 - 2025年4月中国豆类进口数量为631万吨,同比下降28.4% [1] - 2025年4月中国豆类进口金额为28.5亿美元,同比下降36.7% [1] 数据来源 - 进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由智研咨询整理 [1] - 数据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大豆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1]
【神木】黄土石山披绿装 森林康养引“金”来
陕西日报· 2025-10-16 07:16
生态修复成效 - 神木市马镇镇太子山作业区通过综合治理实现生态逆转,林木覆盖率从2012年的不足15%大幅提升至67.3% [1][3] - 治理措施包括山顶建设高标准农田、坡洼绿化造林、沟底打坝蓄水,并采用空压机凿石坑、无人机运输苗木等技术解决陡峭山势的种植难题 [3] - 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负氧离子浓度较10年前大幅跃升,成为“天然氧吧” [3] 产业发展转型 - 公司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大庄森林康养基地,所有建筑采用环保材料,走出“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 [3] - 生态改善使坡耕地变为高产梯田,农民种植谷子、豆类等作物,亩均收入翻了两番 [4] - 大庄森林康养基地成为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吸引全国青少年学习生态知识 [4] 未来规划与规模 - 下一步将在林区管护上下功夫,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推进太子山文旅项目建设,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收益 [3] - 2025年神木市营造林草52.6万亩,森林抚育26.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超过2400万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