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旱救灾
icon
搜索文档
降金融“甘霖” 解农田之“渴”
金融时报· 2025-05-27 11:32
该行印发《2025年信贷政策管理工作安排》,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供应春耕备耕物资的企业、农业经 营主体等,创新推广"富农贷""兴农e贷""助力贷"等农业特色信贷产品,打造"龙头企业+经销商+种植大 户+金融"业务模式,更好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防汛抗旱工作有关情况。去年秋季以 来,广西出现秋冬春连旱的罕见天气,目前共造成14市85县(区)238.2万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 助人口累计27.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 为全力做好抗旱救灾相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指导辖内分支机构及银行机构快速响 应、积极作为,及时掌握抗旱救灾融资需求,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强化信贷支持,优化延期还本金融服 务,以金融活水滋润农田,为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有力保障。截至今年3月末,广西涉农贷款余额达 12215.19亿元,较年初新增377.27亿元。 畅通绿色通道 加速降"甘霖"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主动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联络,组织受灾地区国库部门第一时间开通 抗旱资金划拨绿色通道,做到抗旱救灾业务"即来、即 ...
【安康】全力补种扩种“以秋补夏”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4
5月21日,记者从安康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期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给夏季粮油生产造成较大影 响。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安康市委农办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以秋补夏"工作的通 知》,动员广大主体(农户)采取补种扩种、科技赋能、政策保障等举措,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力 争全市完成扩种任务3万亩、补种35万亩,实现秋粮面积215万亩左右。 《通知》提出,各地要凝聚夏粮损失秋粮补的思想共识,统筹抓好夏粮收获、秋粮播种、抗旱减损 工作,以千名农技干部进千村督帮指导服务行动为载体,抢抓秋粮播种关键期,开展包县到镇村蹲点服 务,聚合物资、人力、技术力量,科学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扩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安康市整合市、县、镇三级农业技术干部,组建3个巡回督导组、 11个技术指导服务组分赴各地,逐镇逐村开展农业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服务,推进粮油大面积提单产,大 力推广抢墒造墒抗旱播种技术,指导农户优选抗旱品种,推广玉米"增密度"、大豆"全苗增粒"、水 稻"壮秧两增一控"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全面推动秋粮单产提升,力争秋粮单产提高5公斤以上。 "为有效应对旱情,我们购置抗旱物资,落实粮食保障资 ...
【铜川】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
陕西日报· 2025-05-17 08:26
旱情影响 - 铜川市23万亩麦油作物受旱 15140人用水受影响 [1] - 627处人饮供水工程中有23处因旱情出现问题 [1] 应急响应措施 - 铜川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实行日报告和日会商制度 [1] - 科学调配水资源 扩大灌溉面积 下发高扬程抽水灌区电价补助资金 [1] - 5个中型灌区 80眼机井 26处泵站累计灌溉农田5.9万亩 [1] - 高尔塬水库灌溉管理站抢修干支渠系30余处 [1] 供水保障 - 设立人畜饮水临时取水点 对特殊困难群体落实送水到户服务 [1] - 新打7眼机井 恢复2处应急水源 10辆送水车保障居民日常用水 [1] - 组织技术人员对10余座水库进行体检 摸排应急取水点位 [2] - 宜君县新打机井6眼 印台区积极寻找新水源 [2] 资金支持 - 4月26日200万元省级水利抗旱资金到账 [2] - 5月12日铜川市财政局下拨60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 [2] - 提前下达农村供水工程669万元维修养护资金 [2] - 宜君县 印台区等相继下达抗旱救灾资金 [2]
广西靖西烟区:多维发力战旱情 筑牢烟叶生产 “防护墙”
旱情影响 - 广西靖西市自2024年11月以来遭遇罕见旱情 累计降雨量同期骤减70%-80% [1] - 2 8万亩烟田出现早花现象 占全市烟叶种植面积超50% [1] - 烟叶萎蔫 生长停滞 稳产面临严峻考验 [1] 抗旱措施 统筹协调 - 靖西烟草启动抗旱Ⅰ级应急响应 成立抗旱指挥部 [2] - 市委市政府多次调研 争取专项抗旱资金 [2] - 组建12支党员先锋队 排查16个乡镇5万余亩烟田 [2] - 调配2000台移动式喷灌设备 实现灌溉全覆盖 [2] 部门联动 - 联合水利 农业农村 消防等部门成立抗旱联盟 [3] - 协调5座中型水库错峰供水 [3] - 调度消防车送水126车次 [3] - 建立抗旱设备共享机制 实现跨村调配 [4] 群众互助 - 建立烟农互助机制 组织种烟大户 技术能手成立志愿服务队 [5] - 通过微信群实现设备共享 技术帮扶 [5] 科技应用 - 推广"滴灌+微喷"智能灌溉系统 节水效率提升35%以上 [6] - 打抗旱井43眼 购置各类抗旱设备 [6] - 建立抗旱长效管护机制 推动从应急救灾向长效管理转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