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型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 货币政策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证券时报· 2025-07-08 02:18
货币政策转型 - 货币政策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利率和汇率政策需盯住物价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 [1][2] - 短期货币政策需摒弃以GDP增速为目标,转而关注物价和就业 [1] - 需加强与全球宏观政策的协调,避免政策过度错位 [1] 经济增速与物价目标 - 建议关注名义GDP增速而非单纯实际GDP增速 [1] - 政府工作报告将CPI涨幅目标从3%降至2%,体现对物价问题的重视 [1] 物价问题关注点 - 需警惕国际环境影响下的供应链断链风险 [1] - 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房地产投资下滑,地方政府收入减少致公共资本支出未完全恢复 [1] - 家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不足 [1] 货币政策历史背景 -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开,中国因资本流出问题难以大力降息 [1] - 过去货币政策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偏向数量型政策(如信贷政策) [1]
权威解读!央行十箭齐发!降准降息即将落地
北京商报· 2025-05-07 17:44
货币政策组合拳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三大类十条具体政策,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旨在支持稳市场稳预期[1] - 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1]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及公积金贷款利率[1] - 结构型政策创设并加力实施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1] 数量型政策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3]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支持汽车、设备等消费和投资[3] - 降准前商业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降准优化流动性结构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3] - 2024年两次降准共计1个百分点,投放约2万亿元流动性[4] 价格型政策 -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0%降至1.40%,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5]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5] - 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5]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5年以下和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6] 结构型政策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均增加3000亿元[9]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9] - 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总额度8000亿元[9]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科创企业[10] 市场影响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上证指数涨0.43%报3330.44,创业板指报1988.09[10]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5.9万亿元,是央行重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7] - 互换便利已开展2次操作、总金额1050亿元,超500家上市公司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