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量型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明日落地 机构预判后续还会加量
第一财经· 2025-09-04 21:56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9月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 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此次操作符合市场预期。数据显示,9月5日,将有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5 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本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等量续作。 9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市场预计央行9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操作,且不 排除加量续作的可能。 由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着眼于应对流动性收紧态势,9月央行会延续此前3个月的买 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模式。与此同时,9月还有3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央行也可能加量 续作。这意味着当月央行将综合运用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这 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 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维持流动性充裕诉求下,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分析,央行可能会延续今年6月以来买断式逆回 购净投放的操作模式,不排除后续超额续作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 货币政策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证券时报· 2025-07-08 02:18
货币政策转型 - 货币政策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利率和汇率政策需盯住物价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 [1][2] - 短期货币政策需摒弃以GDP增速为目标,转而关注物价和就业 [1] - 需加强与全球宏观政策的协调,避免政策过度错位 [1] 经济增速与物价目标 - 建议关注名义GDP增速而非单纯实际GDP增速 [1] - 政府工作报告将CPI涨幅目标从3%降至2%,体现对物价问题的重视 [1] 物价问题关注点 - 需警惕国际环境影响下的供应链断链风险 [1] - 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房地产投资下滑,地方政府收入减少致公共资本支出未完全恢复 [1] - 家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不足 [1] 货币政策历史背景 -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开,中国因资本流出问题难以大力降息 [1] - 过去货币政策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偏向数量型政策(如信贷政策) [1]
万亿流动性缺口挑战在即,MLF连续4个月净投放稳预期
第一财经· 2025-06-24 19:58
央行MLF操作分析 - 6月央行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 净投放1180亿元 为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 [1][2] - 3月以来MLF累计净投放情况:3月630亿元 4月5000亿元 5月3750亿元 6月1180亿元 [2] - 6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180亿元 包括MLF净投放1180亿元和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1][3] 货币政策操作背景 - 操作背景包括政府债券持续大规模发行和银行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处于高峰阶段 [2] -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累计投放14000亿元 对冲到期12000亿元后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2] - 操作目的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稳定市场预期 推动存量社融和M2增速稳中有升 [2] 7月资金面展望 - 7月流动性缺口或达10000亿元 财政支出与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压力显著增加 [4] - 央行可能通过国债买卖操作实现流动性投放 与财政发债形成协同配合 [4] - 跨季资金整体无忧 MLF和国债买卖操作将形成有力支撑 [4][5] 货币政策趋势 - 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 强化与财政政策协同 [5] - MLF预计延续加量续作态势 配合买断式逆回购维持中期流动性净投放 [5][6] - 当前DR007走势平稳 反映市场资金供需相对均衡 [6]
权威解读!央行十箭齐发!降准降息即将落地
北京商报· 2025-05-07 17:44
货币政策组合拳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三大类十条具体政策,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旨在支持稳市场稳预期[1] - 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1]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及公积金贷款利率[1] - 结构型政策创设并加力实施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1] 数量型政策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3]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支持汽车、设备等消费和投资[3] - 降准前商业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降准优化流动性结构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3] - 2024年两次降准共计1个百分点,投放约2万亿元流动性[4] 价格型政策 -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0%降至1.40%,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5]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5] - 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5]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5年以下和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6] 结构型政策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均增加3000亿元[9]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9] - 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总额度8000亿元[9]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科创企业[10] 市场影响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上证指数涨0.43%报3330.44,创业板指报1988.09[10]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5.9万亿元,是央行重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7] - 互换便利已开展2次操作、总金额1050亿元,超500家上市公司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