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信任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起诉质疑者,西贝们错在哪?
虎嗅· 2025-09-12 18:5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ICILAB,作者:雾里看猫,原文标题:《西贝要告罗永浩、爱康告女律师:危 机的根源不是对错,而是认知错位》,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天,铺天盖地的讨论都是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看完双方你来我往的亮剑,我不禁想起此前 也刷屏的爱康国宾与女律师的癌症体检事件,尤其是两个企业都选择了起诉这样强硬的应对方式。乍看 毫无关联的两个行业,却暴露出同一类型的问题:企业觉得自己合规合法,公众却觉得你"很有问题"。 在企业眼里,这是"误解";在公众眼里,这是"背叛"。这类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任危机,本质上源于 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的错位,而舆论的引爆点往往是企业在面对质疑时的过度防御。 行业标准 vs 公众认知:两条永远平行的轨道 在医疗体检行业,行业标准是"筛查异常指标",而非"确诊疾病"。但消费者普遍认为体检应该"查出癌 症"。当一位律师在社交媒体上质疑"癌症没被查出"时,爱康国宾的标准答案直接撞上了公众的常识期 待。 这种认知错位本可以通过耐心解释与沟通得到缓解,但爱康国宾和西贝选择了另一条路:起诉。 对西贝而言,"预制菜"不仅是一个标签问题,更涉及整个连锁餐饮的供应链模式与成本结构。一旦被贴 ...
小米汽车深陷口碑危机,月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
华夏时报· 2025-05-14 13:39
产品功能争议 - 小米SU7 Ultra车型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选装件售价高达4.2万元 但车主实测发现其导流与散热效果与宣传不符[2] - 实验显示碳纤维开孔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 也未能产生下压力 涉嫌虚假宣传或官方表达有误[3] - 小米汽车承认前舱盖功能表达不够清晰 并提供改配铝制机盖及2万积分补偿方案[2] 车主反应与诉求 - 部分车主不认同补偿方案 要求退钱或退车 2万积分仅相当于2000元 补偿力度为选装费的4.76%[3] - 400名车主订单进度各异 有的剩余2-5周 有的需要3-6周 不少订单已临近下线[5] - 车主提出退还4.2万元碳纤维前舱盖钱 或根据诉求协商赔偿 想提车的拿赔偿提车 想退订的退订[5] 公司回应与处理 - 小米汽车对未交付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 可改回铝制前舱盖[3] - 对已提车和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用户赠送2万积分[3] - 小米官方未对退车请求作出回应 仅表示会进一步反馈信息[5] 产品开发背景 - 小米汽车原未规划碳纤维前舱盖 量产版已具备足够综合性能冲击赛道[6] - 后顺应用户需求推出该设计 复刻原型车同造型挖孔前舱盖[7] - 碳纤维前舱盖采用热压罐工艺制作 一套模具一天仅可生产一个合格产品[6] 市场影响与业绩 - 小米汽车4月交付量为2.8万辆 环比下降3.4% 首次出现销量下滑[9] - 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 小米SU7排名倒数第一[9] - 该事件可能影响即将在6-7月上市的小米YU7[9] 行业警示 - 事件提醒车企注重技术落地可行性 加强用户沟通 保证宣传内容与实际性能相符[9] - 车企需要在满足用户期望 遵循工程技术规律 确保商业可行性及真实宣传之间寻找平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