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检

搜索文档
起诉质疑者,西贝们错在哪?
虎嗅· 2025-09-12 18:5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ICILAB,作者:雾里看猫,原文标题:《西贝要告罗永浩、爱康告女律师:危 机的根源不是对错,而是认知错位》,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天,铺天盖地的讨论都是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看完双方你来我往的亮剑,我不禁想起此前 也刷屏的爱康国宾与女律师的癌症体检事件,尤其是两个企业都选择了起诉这样强硬的应对方式。乍看 毫无关联的两个行业,却暴露出同一类型的问题:企业觉得自己合规合法,公众却觉得你"很有问题"。 在企业眼里,这是"误解";在公众眼里,这是"背叛"。这类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任危机,本质上源于 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的错位,而舆论的引爆点往往是企业在面对质疑时的过度防御。 行业标准 vs 公众认知:两条永远平行的轨道 在医疗体检行业,行业标准是"筛查异常指标",而非"确诊疾病"。但消费者普遍认为体检应该"查出癌 症"。当一位律师在社交媒体上质疑"癌症没被查出"时,爱康国宾的标准答案直接撞上了公众的常识期 待。 这种认知错位本可以通过耐心解释与沟通得到缓解,但爱康国宾和西贝选择了另一条路:起诉。 对西贝而言,"预制菜"不仅是一个标签问题,更涉及整个连锁餐饮的供应链模式与成本结构。一旦被贴 ...
需要“体检”的是爱康国宾,且不能走几百块的套餐
虎嗅APP· 2025-07-31 22:02
核心观点 - 爱康国宾因体检争议事件暴露了健康管理机构在信任沟通和治理透明性上的缺陷 [1][4][5][7][8][11] - 行业普遍存在体检与诊断边界模糊、危机处理法律化而非沟通化的问题 [4][5][6] - 退市后爱康国宾治理透明度下降,缺乏可验证的质控体系披露 [10][11][13] 信任沟通缺失 - 体检机构营销宣传模糊了"体检"与"诊断"的边界,导致公众预期与实际服务差距 [4] - 爱康国宾危机处理偏向法律对抗而非沟通,缺乏对公众情绪的共情回应 [5][6] - 律师分析显示张女士维权举证困难,但企业未主动化解信任危机 [3][4] 治理透明性问题 - 爱康国宾曾曝光行业乱象,但自身亦存在多起漏诊投诉(黑猫平台投诉量达1200余条) [7][8] - 退市后未主动披露ESG报告,关键信息如医疗质控流程、投诉数据不透明 [10][11] - 缺乏可追溯的体检数据链和自动预警机制,影响危机溯源能力 [9][11] 行业治理警示 - 体检行业需明确责任边界,建立全链路质控体系(如数据追溯、自动预警、问责机制) [13] - 基础套餐(几百元)的局限性需向用户明确提示,避免过度承诺 [4][13] - 危机管理应从防御转向用户视角,通过透明沟通重建信任 [6][13]
需要“体检”的是爱康国宾,且不能走几百块的套餐
虎嗅· 2025-07-31 10:16
核心观点 - 爱康国宾因客户质疑10年体检未发现肾癌而陷入公关危机 公司采取法律手段起诉客户 但暴露了体检行业在信任沟通和治理透明性方面的系统性缺陷 [1][2][4] 事件背景与法律进展 - 律师张女士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使用基础套餐体检 2024年被确诊肾癌晚期但爱康国宾称北大医院报告标注为早期 [1][5] - 爱康国宾已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张女士造谣 法院已立案受理 [2][3] - 律师分析显示若张女士无法举证仪器问题或样本未送检等漏检证据 企业名誉侵权诉讼胜算很大 [7] 信任沟通缺失 - 体检与诊断边界模糊 爱康国宾营销中使用"疾病检测""私人医生"等关键词 客观上营造"体检能发现所有疾病"的公众预期 但争议时又强调"体检不等于诊断" [8][9] - 公司危机处理偏向法律化而非沟通化 跳过理解公众关切直接进入对抗模式 被舆论解读为冷漠推责 [9][10] - 基础套餐局限性:张女士十年体检均为北京律师协会提供的福利基础套餐 除2017年外未自费购买任何特色或升级项目 [6] 治理透明性缺陷 - 爱康国宾曾出现多起癌瘤漏诊案例 安徽消费者质疑CT漏诊病灶 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总量达1200余条 包括"体检正常却短期内确诊癌症"案例 [12] - 公司2019年从纳斯达克退市后不再受SEC信息披露要求 从未主动发布完整ESG报告 公众无法了解医疗质量管理流程和投诉数据等关键信息 [15][16] - 治理机制存在盲点:企业难以快速调取10年历年报告追踪检查环节和责任方 风险提示有效性不足(如2023年报告显示"肾钙化灶和肾错构瘤可能"但未醒目提示或跟进解释) [13][14] 行业系统性問題 - 体检行业存在乱象:曾有同行用护士假冒医生做超声检查 抽血后不做检测直接出结果 因检出癌症概率仅千分之三 [11] - 健康服务机构普遍缺乏可验证的治理:极少企业披露医疗服务关键质量指标(如漏检率、阳性检出率)、医疗类投诉量级与解决率 [16][17] - 行业治理需升级:需打通历年报告数据形成可追溯档案 建立关键指标自动预警与二次复核机制 设立清晰责任边界与问责机制 [18][19]
爱康集团宣布起诉涉及癌症检查纠纷张女士:为了维护爱康15000名员工的尊严,为了给行业正名,爱康不得不做出这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格隆汇· 2025-07-30 11:27
公司法律行动 - 公司已向法院提起诉讼且法院正式立案受理针对此前与张女士的癌症检查纠纷 [1] - 公司资深副总裁周晓江宣布上述法律行动 [1] - 公司董事长张黎刚表示为维护15000名员工尊严及为行业正名而做出此艰难决定 [1]
爱康集团回应“女子体检10年未查出癌症”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21:55
客户投诉事件 - 爱康集团发布声明回应客户张女士投诉,张女士2013-2023年连续10年在爱康体检,CEA检测结果均正常但2024年确诊肾癌晚期并质疑检测结果 [1] - 公司解释癌症检测存在技术局限性,检测结果取决于体检时间点、检测方法、设备及医师水平,部分癌症可能无法被检测到 [1] - 公司表示体检报告真实记录当时检查结果,将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论证是否存在责任问题 [1] 医学技术局限性 - 根据《肾细胞癌诊疗指南》,目前尚无公认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 [2] - 张女士提到的CEA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无被认可的关联性,不能用于该癌症风险评估 [2]
要好好治治健康证的“造假病”
北京青年报· 2025-05-13 09:22
健康证办理违规现象 - 部分医院及劳务中介存在违规办理健康证行为 包括提供代检服务 甚至漏检也能办证[1] - 一些从业人员因自身疾病无法办证或为省事选择购买伪造健康证明[2] - 健康证办理过程存在54分钟速成 相互替检 假证扫码认证等造假流水线操作[2] 法规与监管缺失 - 食品安全法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从业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 但执行存在漏洞[1] - 医疗机构涉嫌违规办理健康证 给钱就办 形成真的假证现象[1] - 需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依法追责违规机构与人员 并加大对使用假证商家及从业人员的惩治力度[2] 治理与规范化措施 - 需统一规范健康证管理并录入信息平台 便于查验监督 防止以假乱真[3] - 提高办证效率并降低成本 为从业人员提供合规办证便利[3] - 需从监管部门 医疗机构 平台 商家到从业人员共同强化责任链条 杜绝漏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