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偿债

搜索文档
万科首次出售2200万股A股库存股
新华网财经· 2025-06-11 19:57
6月10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出售了A股库存股2200万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8%,减持所得资金总额为1.46亿元,成交均价为6.63元/股。本次出售符合公司 既定方案,有利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不会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影响。 今年以来,万科已连续完成多笔债券的偿付。一季度,万科兑付了5笔公开债,本金规模合计98.9亿 元。5月份时,万科又先后兑付了一笔发行规模为4.23亿美元债,以及本金规模约15亿元的"20万科 04";6月初,本金余额3.5亿元的"22万科03"也到期。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今年是万科的偿债高峰期。克而瑞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万科有息负债共 3612.8亿元,短债规模1582.8亿元,占比超4成;同期,在手货币资金881.6亿元,现金短债比0.56,若再 扣除预售监管资金后,真实的流动性进一步承压。 中诚信发布的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万科于年内到期及到回售期的境内外债券 金额仍有217.6亿元,依然面临较大的集中兑付压力。 短期来看,Wind数据显示,6、7月份,万科还有4笔债务等待兑付,存续本金总额超76 ...
深铁四伸援手!年内已向万科直接“输血”近120亿
新浪财经· 2025-05-15 08:57
深铁集团对万科的资金支持 - 深铁集团在5月15日向万科提供15.52亿元借款,利率2.34%,期限36个月,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 [2] - 2024年深铁已累计向万科提供4笔股东借款,总额达118.52亿元,此前三笔分别为28亿元、42亿元、33亿元 [2] - 最新借款条款宽松:允许展期、无需增信,而2月借款需按季度付息且抵押万物云股票(市值40亿元)及60亿元资产(质押率70%) [2] - 深铁还通过资产交易支持万科,包括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份额(10亿元)、受让深圳湾超级总部地块(22.35亿元)及红树湾项目49%收益权(12.92亿元) [3] 万科的偿债压力与资金状况 - 2024年一季度万科完成5笔公开债兑付(本金98.9亿元),偿还债务现金流出173.5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筹资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9% [4] - 2025年内到期境内债务约326亿元,其中5-6月需兑付5笔债务(3笔境内+2笔境外),本金总额超66亿元,包括已兑付的4.23亿美元债和即将到期的15亿元"20万科04" [4] - 截至4月30日,万科担保余额788.16亿元,占2023年末净资产的38.89% [4] - 昆明项目26亿元融资担保延期至2026年5月12日 [5] - 一季度末货币资金755亿元,较2023年末881.6亿元减少超120亿元,部分为受限制的预售监管资金 [5] 经营表现与行业挑战 - 前4个月万科权益销售额298.5亿元,同比下降41%,跌幅高于行业均值,反映库存结构失衡(高能级城市土储不足)导致错失核心城市小阳春 [6] - 2025年境内外债券到期规模约200亿元,7月为偿债高峰(60亿元境内债),而月均销售额仅70-80亿元 [6] - 标普信评指出万科流动性风险未出清,销售疲弱持续拖累现金流,债务化解依赖市场复苏及政策支持 [6]
溜溜果园:上市前夕持股9年的北京红杉套现离场|IPO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4-29 00:14
公司IPO及股权变动 - 溜溜果园提交港股IPO招股说明书,拟在港交所上市[2] - 北京红杉在IPO前夕套现离场,持有9年后通过减资方式退出,获利或超2亿元[2][5][6] - 北京红杉2015年A轮投资1.35亿元获得15%股权,每股成本12.75元,推算退出时每股公允价值32.3-33.04元,套现约3.42亿元[3][6] - 创始人杨帆、李慧敏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87.78%股权,为最大股东[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持续增长[7]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843.2万元、9923.1万元、14771.9万元,呈现加速增长态势[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022-2024年分别为20229.8万元、12690.3万元、8437.4万元,保持净流入[9] - 主要产品梅干零食占比从2022年68.9%降至2024年60.3%,梅冻产品占比从19.6%提升至25.4%,产品结构优化[8] 财务状况分析 - 流动资产始终低于流动负债,2022-2024年流动资产分别为63116.6万元、67902.6万元、93610.5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13835.7万元、91805.3万元、104928.8万元[10] - 计息银行借款规模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22381.6万元、18019.7万元、32133.3万元[10][11] - 银行存款及现金等价物不足以覆盖银行借款,2022-2024年合计分别为11144.2万元、10212.4万元、12770.9万元[11] -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1059.6万元、781.7万元、765.2万元[11][12] 产品结构 - 梅干零食为第一大产品,2024年收入9.74亿元,占总收入60.3%[8] - 西梅产品收入增速较快,从2022年1.22亿元增至2024年2.24亿元,占比从10.4%提升至13.8%[8] - 梅冻产品表现亮眼,收入从2022年2.30亿元增至2024年4.10亿元,占比从19.6%提升至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