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搜索文档
民族歌剧《柳柳州》焕新上演
广西日报· 2025-07-04 10:22
7月3日,由广西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民族歌剧《柳柳州》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廉洁文化优秀 作品展演展示活动"入选剧目,在"文艺中国"视频号和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免费线上展 播。该活动从全国近120部优秀廉洁文化题材剧目中精选37部进行线上展播,自7月1日起陆续上线。 民族歌剧《柳柳州》以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任柳州刺史的经历为主线,生动描绘了他在治柳四年期 间变革弊政、废除陋习、发展生产、推行教育等一系列施政实践。该剧通过艺术形象的生动塑造,将柳 宗元"官为民役""为天下者本为仁"的民本理念与当代时代精神相呼应,精准契合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的核心要求。 《柳柳州》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广西文化产业集团联合出品,集结广 西本土顶尖艺术力量组成主创阵容,全部使用广西本土演员,以高纯度的"广西造"实现"最广西"的艺术 表达。作为一部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民族歌剧,该剧不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2025年 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2023—2025年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项目,还被列入广 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和第十二届广西剧展 ...
时代专论丨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6 09:18
文化强国建设核心观点 - 文化强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关系到民族复兴和国际竞争力提升[1][2]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模式有本质区别[2] - 文化繁荣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思想引领、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引发挥作用[4]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需要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和话语权[5] - 新时代文化建设已取得历史性成就,包括理论创新、文化活力迸发和国际影响力提升[6][7][9]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消费"新引擎"[7] - 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多地文旅项目火爆出圈,"文艺+文旅"融合效应显著[7] - 文化科技融合孕育新型文化业态,如网络文学、游戏、影视剧等"新三样"在海外广受欢迎[9] - 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爆款,展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9] - 文化贸易结构优化,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占比持续提高[9]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10] - 出台多项文艺发展政策文件,完善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10] - 改革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化拓展[13] - 探索"非遗+"跨界发展和多渠道运营机制,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14] -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推进中国故事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17] 文化创新发展方向 -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13]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精神内涵[14] -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数字化赋能[18] - 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18] -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出反映当代中国生活的作品走向世界[17]
楚雄彝绣年产值破11亿元 “指尖技艺”变身“指尖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3:21
2024年1月5日,在楚雄大剧院举行的首届楚雄时装周盛典。中新社记者李嘉娴摄 中新网昆明6月12日电 (陆希成)记者12日从在昆明举行的"楚雄彝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产值突破11.3亿元,带动当地6 万名绣娘就业增收,这门"指尖艺术"正成为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 有近1800年历史的楚雄彝绣,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2014年楚雄彝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其代表性活动——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已延续1350余年,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乡村T台"。 近年来,楚雄州通过"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创新实践,推动这一千年技艺焕发新 生。 "从'乡村T台'到'国际舞台',彝绣实现了华丽转身。"中共楚雄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张文旺介 绍,楚雄州以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为根基,打造"楚雄时装周"品牌,推动彝绣走出国门。楚雄彝绣先后 登上纽约、米兰、巴黎等国际时装周,2024年第二届楚雄时装周还实现楚雄、昆明、北京、巴黎四地联 动,获160多个国家媒体关注,全网点击量达19.2亿次。 记者还从新闻发布会上获 ...
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文旅系统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3 07:5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 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并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 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全省文化旅游战线的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 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 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故 事"。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近年来,河南持续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文艺人才 队伍根基不断夯实,文艺创作佳作力作不断推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4年,五年一届的全国大展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花落河南。展览接待观众约16万人次,网 络点击量突破2.2亿次,一幅幅匠心之作引发观众深深共鸣。 这是河南文化繁荣的生动注脚。河南文艺界不断出精品、出人才,戏剧、美术、书法、摄影、曲艺等艺术门 类在全国大 ...
故宫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破亿文化消费持续升温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40
故宫文创产品表现 - 故宫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显示传统文化在现代消费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1] - 产品涵盖宫廷饰品、日用品、历史书籍及科技互动体验,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 [3] - 销售额增长反映消费者对故宫文化的认同及文化消费市场潜力 [3] 文化消费市场趋势 - 文化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形式从电影、音乐扩展到旅游、艺术品等多领域 [5] - 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变推动文化消费成为新热点 [5] - 故宫文创引领行业风尚,激发更多文化企业投入创意产业 [5] 故宫文创成功因素 - 深挖文化资源,结合传统精髓与现代设计,实现文化创新性转化 [5] - 产品兼具独特创意与文化内涵,满足现代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3][5] - 通过贴近生活的载体(如日用品)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场景 [3] 行业发展前景 - 文化消费需求多元化将推动文创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5] - 故宫模式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经验 [5] - 未来更多传统文化有望通过创新形式进入大众生活 [5]
“印·首届非洲翠国际设计工艺大赛”在北京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0:18
期间,大赛还将组织一系列年度活动,包括在中宝协和珠宝国检集团联合主办的珠宝展会上举行主题活 动,和多场线上、线下宣介会等。大赛鼓励参赛者融入花丝、玉雕等非遗工艺,将非洲翠与中国传统玉 文化元素相结合。(完) 大赛鼓励在设计中以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演绎,打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需求的参赛作品。通过创新实践,让中国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启动仪式现场,非洲翠展陈区域展示了上百件非洲翠传统作品,从原石到挂件、手镯、耳饰等。 大赛将由珠宝艺术家陈世英担任本届赛事艺术顾问,设置艺术邀约、琢磨工艺和首饰创新三个组别。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印·首届非洲翠国际设计工艺大赛"近日在北京启动。 非洲翠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玉石材料,近年来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本届大赛将挖掘非洲翠魅力,提升对 非洲翠的应用水平、文化消费兴趣与认知,进一步扩大非洲翠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宝协副会长、秘书长毕立君表示,非洲翠作为近年来市场出现的一种较新的玉石品种,以其绚丽的色 彩、亲民的价格与清透的质地,正逐步成为玉石爱好者关注的品类。 据介绍,5月至9月上旬,大赛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