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搜索文档
刘宁在郑州市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16 18:31
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 - 商都阜民里文化街区涵盖策展空间、餐饮美食、休闲娱乐、非遗文创等多种业态,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特色街区 [2] - 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机更新保护城市肌理,促进商都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新生 [2] -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集中展示商文化及城市根脉,需通过文物发掘和研究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 -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创意驱动、科技赋能,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3] 基层治理与社会服务 - 管城回族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提供技能提升、心理咨询等服务 [3] - 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入网入格,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3] 城市发展战略 - 坚持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主线,探索大遗址保护、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有机融合的发展路径 [4] -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4] - 全方位推进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4]
楚雄彝绣年产值破11亿元 “指尖技艺”变身“指尖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3:21
彝绣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产值突破11.3亿元,带动6万名绣娘就业增收[1] - 2022年至2024年,楚雄州彝绣经营主体从538户激增至2233户,产值从8亿元跃升至11.3亿元[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0%,6万名绣娘人均年收入达2-4万元[4]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楚雄彝绣有近1800年历史,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 代表性活动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延续1350余年,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乡村T台"[1] - 通过专业设计师重新解构传统纹样,结合现代材质和剪裁,使古老技艺焕发时尚魅力[3] - 彝绣从节庆礼服拓展至日常生活场景,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活态传承[3] 品牌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楚雄州打造"楚雄时装周"品牌,推动彝绣登上纽约、米兰、巴黎等国际时装周[3] - 2024年第二届楚雄时装周实现楚雄、昆明、北京、巴黎四地联动,获160多个国家媒体关注,全网点击量达19.2亿次[3] - 楚雄彝绣将作为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主体配套活动"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的展演内容之一[5] 产业生态建设 - 楚雄州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彝绣团体标准、首个彝绣产业发展指数[4] - 构建"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产业网络[4]
故宫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破亿文化消费持续升温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40
故宫文创产品表现 - 故宫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显示传统文化在现代消费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1] - 产品涵盖宫廷饰品、日用品、历史书籍及科技互动体验,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 [3] - 销售额增长反映消费者对故宫文化的认同及文化消费市场潜力 [3] 文化消费市场趋势 - 文化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形式从电影、音乐扩展到旅游、艺术品等多领域 [5] - 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变推动文化消费成为新热点 [5] - 故宫文创引领行业风尚,激发更多文化企业投入创意产业 [5] 故宫文创成功因素 - 深挖文化资源,结合传统精髓与现代设计,实现文化创新性转化 [5] - 产品兼具独特创意与文化内涵,满足现代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3][5] - 通过贴近生活的载体(如日用品)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场景 [3] 行业发展前景 - 文化消费需求多元化将推动文创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5] - 故宫模式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经验 [5] - 未来更多传统文化有望通过创新形式进入大众生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