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搜索文档
首次开设“影子老师”培训班 51位老师主动参加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33
行业趋势 - 随班就读的特需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西湖区2024学年有500多位特需儿童随班就读 [1][3] - 杭州市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 随班就读为主体 卫星班特教班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全纳机制 [3] - 西湖区新增10个区级合格资源教室 目前全区达到市级资源教室认定的学校有49所 [3] 市场需求 - 特需儿童家庭过去多由父母或祖辈陪同充当"影子老师" 但缺乏专业知识影响教学效果 [4] - 校外机构陪读服务会增加家庭开支 学校提供的专业指导能有效为家庭减负 [4] - 新学期西湖区学校生源摸底显示将新增2位孤独症儿童 显示需求持续增长 [3] 专业发展 - "影子老师"需要为每个特需儿童量身制定辅助教学方案 面临巨大专业挑战 [2] - 培训课程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等维度 由高校教授医疗机构专家等组成的师资团队授课 [2] - 51位参训老师将成为区域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首批种子选手 覆盖从新手到资深从业者 [4] 行业生态 - 资源教师反映过去长期单打独斗 培训建立起跨校的同行交流网络 [3] - 专业"影子老师"队伍将带动全校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 形成辐射效应 [5] - 文华小学等机构已配备专职资源教师 显示行业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2]
最新统计出炉:幼儿园一年关掉2万所,民办校少了1.5万所
南方都市报· 2025-06-15 17:34
教育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 00万所 其中幼儿园25 33万所 民办校15 28万所 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万余所降幅 [1] - 特殊教育学校及在教学生数量保持上升走势 202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96所 较上年增加51所 在校生91 59万人 较上年增加0 39万人 [3] 学前教育领域 - 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 33万所 较2023年减少2万多所 在园幼儿3583 99万人 较上年减少500多万人 [1] - 普惠性幼儿园数量从2023年的23 64万所减少至2024年的22 10万所 降幅超1 5万所 占全国幼儿园比例87 26% [1]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 00% 较2023年统计公报数据有所下降 [1] 民办教育领域 - 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5 28万所 较上年减少近1 5万所 降幅超过2023年的1 1万余所 占全国学校总数32 52% [2] - 民办学校在校生4621 59万人 较上年减少超300万人 占全国在校生比例16 13% 较上年降低0 83% [2] - 民办高校803所 占全国高校总数25 75% [2] 人口变化对教育行业影响 - 2023年、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分别为902万、954万 预计2025年可能降至800万至850万 并将在800万以下规模持续多年 [2] - 少子化导致适龄生源池持续收缩 民办教育行业将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提前储备现金流、构建特色壁垒、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学校更具竞争力 [3]
普教校门打开:孤独症机构去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13:54
孤独症儿童教育现状 - 孤独症儿童逐渐被普通学校接纳,但融入公立幼儿园、小学仍存在难度 [2][16] - 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率达0.7%,中国0~14岁患儿约300万~500万人 [4] - 普通学校教师储备和配套设施不足,难以满足孤独症儿童特殊需求 [16] 孤独症康复行业供需矛盾 - 中国孤独症康复教师仅10万人,专业持证人员仅1000人,师生比达1:2500 [5] - 康复费用高昂,52.4%家庭需一人放弃工作照料患儿 [17] - 残联补贴政策下,部分家长用完补贴后不再投入额外康复费用 [19] 孤独症教育机构经营挑战 - 公立学校开放导致机构生源流失,部分学生选择"半日制"模式 [14] - 行业陷入价格战,降学费导致课程质量下降和恶性循环 [21] - 机构收入主要依赖三个收费校区,大龄患者驿站仅维持基本运转 [11] 创新业务模式探索 - "影子教师"服务成为新方向,帮助临界能力患儿融入普校 [23][24] - 机构现有20余名影子教师,占团队1/3但仍供不应求 [24] - 项目尚未盈利,高薪资仍难吸引足够专业人才 [24] 典型案例分析 - 宜昌博爱特殊教育学校成立20年,形成四校区运营体系 [10][11] - 创始人冉存英通过专家顾问组建立科学康复体系提升机构口碑 [11] - 机构推动大龄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但就业成果有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