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殊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正式签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附属江苏中大民康医院“亮相”
扬子晚报网· 2025-11-11 21:22
2025年11月10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江苏民政康复医院(江苏中大民康医院)合作组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附属江苏中大民康医院"正式签约。 据悉,江苏民政康复医院(江苏中大民康医院)是江苏省民政厅直属的全民事业单位,是一所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非营利性二级康复专科医院。此 次合作共建附属医院,是双方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民生福祉的务实举措。 未来,双方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务实合作:一是共建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教师交流与特聘教授等机制,提升高校教师的临床能力与医院医师的教学 水平;二是推动教学资源互通共享,学校开放课程与在线平台,医院提供病例与临床教学资源,共同优化课程体系;三是深化科研与学科共建,联合申报 科研项目,共建科研平台,积极参与硕士点培育;四是加强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面向基层机构联合开展培训,助力康复服务体系整体能力提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赟 校对石伟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军伟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表示,学校始终致力于坚持"办大康复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与医教协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 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此次合作共建附属医院,是双方深化合作、共 ...
“语林织梦”:让特殊孩子触摸教育的“微光”
中国青年报· 2025-11-01 09:05
公司概况与运营模式 - 公司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语林织梦”蒲城志愿服务团,脱胎于基层学生组织“外语桥”系列品牌志愿活动 [1] - 公司自2022年起与蒲城特教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联系 [1] - 公司坚持以“外语为桥,爱心为舵”的理念,通过助学支教、心理陪伴和送教上门三种方式开展服务 [2] - 公司研发出“标准化志愿服务工具包”,构建“1+N”送教辐射网络,形成“三个维度、三阶教程、五维课堂”的服务体系 [2] - 公司从兴趣激发、潜能探索、情感表达、能力赋能、素养提升五个方面帮助特殊孩子成长 [2] 公司业务规模与成果 - 公司几年来已陪伴超过1000人次特教孩子 [2] - 公司根据校方提供的139份评估报告为每个孩子量身设计课程 [2] - 公司为所有特殊班级开设互动课,并协助特教老师开展每两周一次的送教上门服务 [2] - 公司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3]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行业面临特殊教育师生比为1:11.27的挑战,远低于国家要求的1:2比例 [1] - 行业现状导致有近57万名特殊教育学生只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1] - 国家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尤其向资源薄弱地区倾斜 [2] 社会影响与案例成效 - 服务案例显示有孩子从最初退缩到主动拉起志愿者的手,有孩子通过数字绘画疗愈第一次画出花朵,有不愿表达的男孩主动向妈妈说“我爱你” [3] - 合作方蒲城特校的老师认为公司带来了有趣的课堂点子,并一起琢磨更适合孩子的上课方式 [3] - 特殊儿童家长反馈孩子变得越来越开朗,愿意互动,这是其未来融入社会的希望 [3]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未来将持续关注特殊教育领域,推动志愿服务体系标准化 [4]
拱墅试点打破特校和普校的“围墙”
杭州日报· 2025-10-20 09:46
融合教育项目实践 - 拱墅区健康实验学校与朝晖实验小学举行融合班级结对仪式 学生进行班旗互换 特需孩子与普通孩子建立沟通桥梁 [1] - 结对活动是融合教育的有益尝试 旨在打通融合教育最后一公里 助力特需儿童开展社会化训练 [2] - 结对活动为普通学校教师提供近距离观察和学习特教方法的平台 以提升其融合教育能力 [2] 普惠融合教育项目“萤火学苑” - 拱墅区推出全省首个普惠融合教育项目“萤火学苑”课程 在区内18个街道的专项教学点开课 为597个特需儿童免费提供关键能力提升训练 [2] - 该项目旨在破解特需儿童在康复指导上面临的上课远、费用高、支持少等现实困境 上半年累计授课720课时 家长满意度达98% [2] - 秋季“萤火学苑”将继续推出40门专项课程 新增一对一测评课、周中入校课和家庭教育指导课 [3] - 项目将提供免费专业评估 为每位孩子制定个性化方案 避免医疗机构标签化带来的心理压力 [3] 项目扩展与社会协同 - 本学期“萤火学苑”将举办6场公益讲座和专项咨询 为家长提供知识学习和经验交流 [3] - 融合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 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增强其自信心与成就感 [3]
跳舞何以疗愈身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0 06:51
图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老师使用彩虹伞进行舞动团体辅导。 图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舞蹈治疗老师给学生进行舞动团体辅导。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在今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中,"舞蹈治疗"被正式列入新增的29个 本科专业之一,首个布点设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并已于今年启动招生。 光听名字,您可能会好奇:舞蹈为何能够用于治疗?它与传统舞蹈艺术有何不同?这个领域有哪些新兴 的就业机会?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让身体成为一种被看见的语言" 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一节舞蹈治疗课上,舞蹈治疗教研室主任刘珊珊一边轻声抛出问题,一边用 舒缓的动作引导学生放松身体。 "舞蹈治疗与传统舞蹈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刘珊珊介绍,传统课堂侧重于动作的规范与美感,舞蹈治疗 则以身体为表达媒介,不设固定动作标准,也不评判美丑,"而是在包容的环境中,让身体成为一种被 看见的语言。"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探索动作背后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读懂身体的语言。以"镜像练习"这一经典技法 为例,参与者两人一组,通过模仿对方的动作、表情乃至呼吸,全身心地感知对方的情绪与需求,在互 动中搭建起理解与共情的桥梁。 ...
2025年下达资金42.5亿元财政部进一步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支持保障力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12:05
财政支持特殊教育 - 2025年财政部下达资金42.5亿元支持特殊教育学校 比上年增加6.1亿元 增长16.8% [1] - 资金用途包括提高补助标准 改善硬件设施 保障经费到位 [1] 补助标准调整 - 2025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 [1] - 政策惠及约91万残疾学生 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共同承担 [1] 经费保障措施 - 要求省级财政部门统筹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公用经费 [1] - 严禁滞拨缓拨经费 严禁挤占 挪用 截留 克扣经费 [1] 硬件设施改善 - 财政部安排特殊教育补助资金5亿元 支持地方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1] - 资金用于配备特殊教育专用设备设施和仪器 推进融合教育 [1] 未来政策方向 - 将继续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 [2] - 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水平 提升学校办学能力 [2]
首次开设“影子老师”培训班 51位老师主动参加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33
行业趋势 - 随班就读的特需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西湖区2024学年有500多位特需儿童随班就读 [1][3] - 杭州市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 随班就读为主体 卫星班特教班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全纳机制 [3] - 西湖区新增10个区级合格资源教室 目前全区达到市级资源教室认定的学校有49所 [3] 市场需求 - 特需儿童家庭过去多由父母或祖辈陪同充当"影子老师" 但缺乏专业知识影响教学效果 [4] - 校外机构陪读服务会增加家庭开支 学校提供的专业指导能有效为家庭减负 [4] - 新学期西湖区学校生源摸底显示将新增2位孤独症儿童 显示需求持续增长 [3] 专业发展 - "影子老师"需要为每个特需儿童量身制定辅助教学方案 面临巨大专业挑战 [2] - 培训课程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等维度 由高校教授医疗机构专家等组成的师资团队授课 [2] - 51位参训老师将成为区域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首批种子选手 覆盖从新手到资深从业者 [4] 行业生态 - 资源教师反映过去长期单打独斗 培训建立起跨校的同行交流网络 [3] - 专业"影子老师"队伍将带动全校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 形成辐射效应 [5] - 文华小学等机构已配备专职资源教师 显示行业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2]
最新统计出炉:幼儿园一年关掉2万所,民办校少了1.5万所
南方都市报· 2025-06-15 17:34
教育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 00万所 其中幼儿园25 33万所 民办校15 28万所 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万余所降幅 [1] - 特殊教育学校及在教学生数量保持上升走势 202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96所 较上年增加51所 在校生91 59万人 较上年增加0 39万人 [3] 学前教育领域 - 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 33万所 较2023年减少2万多所 在园幼儿3583 99万人 较上年减少500多万人 [1] - 普惠性幼儿园数量从2023年的23 64万所减少至2024年的22 10万所 降幅超1 5万所 占全国幼儿园比例87 26% [1]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 00% 较2023年统计公报数据有所下降 [1] 民办教育领域 - 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5 28万所 较上年减少近1 5万所 降幅超过2023年的1 1万余所 占全国学校总数32 52% [2] - 民办学校在校生4621 59万人 较上年减少超300万人 占全国在校生比例16 13% 较上年降低0 83% [2] - 民办高校803所 占全国高校总数25 75% [2] 人口变化对教育行业影响 - 2023年、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分别为902万、954万 预计2025年可能降至800万至850万 并将在800万以下规模持续多年 [2] - 少子化导致适龄生源池持续收缩 民办教育行业将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提前储备现金流、构建特色壁垒、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学校更具竞争力 [3]
普教校门打开:孤独症机构去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13:54
孤独症儿童教育现状 - 孤独症儿童逐渐被普通学校接纳,但融入公立幼儿园、小学仍存在难度 [2][16] - 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率达0.7%,中国0~14岁患儿约300万~500万人 [4] - 普通学校教师储备和配套设施不足,难以满足孤独症儿童特殊需求 [16] 孤独症康复行业供需矛盾 - 中国孤独症康复教师仅10万人,专业持证人员仅1000人,师生比达1:2500 [5] - 康复费用高昂,52.4%家庭需一人放弃工作照料患儿 [17] - 残联补贴政策下,部分家长用完补贴后不再投入额外康复费用 [19] 孤独症教育机构经营挑战 - 公立学校开放导致机构生源流失,部分学生选择"半日制"模式 [14] - 行业陷入价格战,降学费导致课程质量下降和恶性循环 [21] - 机构收入主要依赖三个收费校区,大龄患者驿站仅维持基本运转 [11] 创新业务模式探索 - "影子教师"服务成为新方向,帮助临界能力患儿融入普校 [23][24] - 机构现有20余名影子教师,占团队1/3但仍供不应求 [24] - 项目尚未盈利,高薪资仍难吸引足够专业人才 [24] 典型案例分析 - 宜昌博爱特殊教育学校成立20年,形成四校区运营体系 [10][11] - 创始人冉存英通过专家顾问组建立科学康复体系提升机构口碑 [11] - 机构推动大龄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但就业成果有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