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业务三分类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信托业罚单规模已破千万,业务创新迎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6-22 20:49
信托行业监管处罚情况 - 陆家嘴信托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不审慎等五类问题被罚420万元,相关负责人被警告并处罚10万元 [1][2] - 国元信托因员工行为管理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被罚85万元,总裁及两名员工合计被罚18万元 [1][2] - 年内5家信托公司合计罚单金额达1111.37万元,涉及机构和个人"双罚制" [1][2][3] - 华澳信托因资产分类不准确、违规刚性兑付等多项问题被重罚40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85万元 [2] - 长安信托因违反征信管理规定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分别被罚25.5万元和0.37万元 [2][3] 信托行业监管趋势 - 2019年起信托行业年度罚单金额突破2000万元,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7501万元和6814万元 [3] - 2023-2024年罚单金额下降至3008万元和3634万元,反映历史风险"挤压式"出清后监管趋稳 [3] - 监管模式从"事后重罚"转向"事前+事中"穿透检查,立项阶段即加强窗口指导 [4] 信托业务转型进展 - 行业加速从非标投行业务转向资产服务信托等本源业务,融资类占比持续压降 [4] -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达1.1万亿元,其中保险金信托规模4200亿元,同比增长60% [5][6] - 平安信托计划将保险金信托门槛从100-300万元下调至100万以下,创行业新低 [6] - 上海信托落地全国首单"不动产+现金"混合财产家庭服务信托,探索财富传承新模式 [7] 行业制度完善方向 - 服务信托面临服务标准、取费模式等规范化挑战,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7]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计划修订《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并制定《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 [7]
信托业规模逼近30万亿元背后:转型成本挤压利润
中国证券报· 2025-06-04 05:34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6月3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截至2024年末,67家信托公司 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为 940.36亿元,同比增长8.89%,但行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5.52%。 此外,2024年,信托业积极顺应行业新变化和新要求,以业务"三分类"的改革深化来加大转型发展力 度,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业内人士认为,信托业利润的减少是转型必经的阵痛。近年来,信托业积极顺应行业新变化和新要求,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例如,资产服务信托业务迈出了坚实步伐。其中,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是各家信托公 司转型的重点。截至2024年末,家族信托余额为6435.79亿元,保险金信托余额为2703.97亿元,其他个 人财富信托余额为1149.06亿元。 行政管理服务信托是资产服务信托的业态之一。2024年,开展行政管理服务信托业务的公司数量明显增 长,功能作用日益清晰。信托业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57家信托公司的行政管理服务信托业务存续规模 为18176.79亿元,业务类型更加丰富、服务场景持续深化,信托的功能作 ...
信托业家底曝光:资产规模逼近30万亿 业务转型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6-04 02:41
信托行业正实现资产规模增长与业务结构优化并行。 中国信托业协会6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较2023 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 "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接近30万亿元,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年度性扩张,而是信托业在实施'三分 类'业务转型后资产规模的显著变化,同时也是信托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而作出的积极调整。"复旦大学 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在"三分类"格局下,信托业正从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向更加多元化和 专业化的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并重的业务模式转型。 新成立产品逾七成为资产服务信托 2024年,资产服务信托扎实起步,该业务在"三分类"中排在首位,是监管部门倡导信托公司开展的重要 业务类型。资产服务信托主要分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和风险 处置服务信托等。 上述"三分类"是指,原银保监会2023年发布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根据各类信 托服务的实质,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 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自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