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链

搜索文档
以岭健康携怡梦、津力旺等健康产品亮相链博会
搜狐网· 2025-07-17 15:29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 - 设置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智能汽车、数字科技、健康生活、绿色农业等展区,吸引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1] - 以岭健康在"健康生活链"展区展示怡梦饮料、津力旺饮料、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等多款创新健康产品 [1] 健康生活链展区 - "健康生活链"展示大健康领域关键产品和技术,融合传统医药、生活消费等特色产业,构建从出生到养老全生命周期健康产业链条 [3] - 提倡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3] - 展区理念与以岭健康核心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公司提出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 [3] 以岭健康发展战略 - 深度布局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四大系列健康产品,构建"医-药-健-养"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产业 [3] - 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慢病人群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形成大健康产业链闭环 [3] - 产品研发扎根中医络病理论,利用现代科技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健康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 [4] 创新产品矩阵 - 怡梦饮料:精选5种药食同源药材,通过"滋补肝肾、健脾宁心"调节血脂,改善睡眠 [4] - 津力旺饮料:基于"从脾论治"管理血糖方法研发,选用6种药食同源原料,不含糖且能调节血糖 [6] - 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以中医经典安神药材酸枣仁为核心成分,辅助改善睡眠 [6] - 产品矩阵还涵盖降压、减肥、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骨骼健康等多个关键领域 [7] 产业链源头把控 - 公司将"第一车间"建在道地药材产区,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协作模式 [8] - 在全国7大道地药材核心产区布局超过60个高标准中药材种养殖基地,涵盖40余个道地药材品种,总面积达数十万亩 [8] - 实现从药材种植到产品精深加工、质量控制的全产业链闭环管理 [9] 链博会合作展望 - 公司期待通过链博会深化交流,分享中医药大健康领域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链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 [10] - 共同探索健康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与产业繁荣发展 [10]
永安药业:公司会围绕牛磺酸的生理功能打造不同功能的产品
快讯· 2025-06-13 09:40
公司战略 -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以牛磺酸为核心的健康产业链构建 [1] - 易加能品牌目前采用大单品策略 [1] - 公司会围绕牛磺酸的生理功能打造系列不同功能的产品 [1] 产品规划 - 新产品将围绕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开发 [1] - 产品功能方向包括抗疲劳、护肝、缓解眼部疲劳、增强记忆力、增强免疫力等 [1]
粤万年青(301111)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5 17:1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863.88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375.83 万元,同比下降 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16.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933.90 万元,同比下降 87.57%,利润减少主要受拓展新业务板块因素影响,新业务投入影响利润金额为 1,987.41 万元 [5] - 2024 年度公司药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7,128.81 万元,同比下降 6.31%;实现毛利 19,238.66 万元,同比下降 3.87%,业绩与行业整体情况趋势基本一致 [7]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 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9,762.7 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 4,050.9 亿元,同比下降 0.9%,其中中成药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 2.3%和 0.2% [7]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数字化营销布局 - 一方面聚焦制药主业创新升级与智能制造,结合募投项目全面提升,打造数字化新零售平台;另一方面在医疗服务新业务板块搭建互联网医院平台,融合数字化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医疗闭环 [2] 新业务发展情况 - 创办万年青国际医疗港,与一线医疗品牌合作,构建营销体系,线上整合服务功能,线下开展特色活动引流,尚处培育期未盈利 [4] 中药饮片业务 - 布局目的是保证上游中药材质量和新增业务增长点,销售渠道采用线下直供药店、诊所、医院及门店专柜销售,线上通过微信小程序销售 [5] 子公司业务 - 2024 年 12 月 20 日收购海南万秘堂医药有限公司 51%股权,依托其电商平台推广归脾液,线上线下结合销售 [7] 健康食品业务 - 凭借多年中药发展经验、成熟采购网络、人才优势及供应链整合能力,依托下属企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利用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14] 华怀堂国医馆 - 核心竞争力包括医生资源丰富,汇聚专家并与医院合作;药品质量由子公司直供把控;就医环境舒适,位于汕头核心地带;价格亲民,诊金和药材成本较低 [15][16] 月子中心业务 - 与“圣贝拉”合作设立汕头贝康恩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粤东首家“小贝拉母婴护理中心”,推出定制化服务套餐,打造服务闭环,实现共赢和业态赋能 [18][19] 公司业绩下滑原因与改善措施 下滑原因 - 推进“一核多翼”健康生态圈建设,受新业务前期战略性投入拖累,短期业绩阶段性承压 [3] 改善措施 - 开源方面,药品销售结合子公司经验,线上线下结合强化 OTC 药品销售;医疗服务及大健康消费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宽销售渠道;节流方面,加强采购、生产、运营管理监管降低成本 [3][6] 公司产品相关情况 集采产品 - 参芪降糖片已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下降约 30%,有利于扩大公立医院销售规模 [9] 中药保护品种 - 拥有 101 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妇炎平胶囊、胆石通胶囊、苦木注射液曾入选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11] 含牛黄产品 - 益心丸及珠贝定喘丸成分中含有人工牛黄,益心丸原研首创,全国仅有两家批文,珠贝定喘丸为独家品种 [13] 老年人用药 - 拥有 101 个药品批文,参芪降糖片、脑力宝丸、归脾液、西洋参胶囊等属于老年人用药范畴,脑力宝丸获过国家银质奖 [17] 特色产品 - 固精补肾丸为公司独家品种,制作技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线下直供药店和门店销售,线上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18] 行业发展前景与公司应对 行业前景 -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呈现从单一医疗服务向“防治养”一体化拓展、产业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市场格局向品牌化集群化演进三大趋势 [10] 公司应对 - 依托核心药品业务延伸大健康产业链,培育新业务,打造全生命周期医疗综合体,顺应行业发展前景 [10]
粤万年青:“中华老字号”发力 布局大健康全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4-01 18:24
公司历史与品牌价值 - 粤万年青拥有130多年历史 前身为广东省汕头制药厂 最早可追溯至1891年 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秉承"创新、创优、质量第一"宗旨 在胆道、降糖、补益补肾等领域建立专业品牌 2024年2月"万年青"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 - 公司产品线涵盖13个适用病症 包括101个国药准字号产品 涉及11种剂型 其中32个为原研首创产品 10个独家品种 4个独家剂型 [3] 产品优势与研发投入 - 核心产品参芪降糖片2023年销售收入达1.13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38.74% 该产品已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 [4] - 16个产品列入国家基药目录 38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妇炎平胶囊、胆石通胶囊、苦木注射液曾入选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升和新药研发 参芪降糖片采用独家剂型 [3][4] 大健康产业布局 - 上游端收购广东通仁药业85%股权 更名为广东万年青药业 开展中药饮片生产及中药材贸易业务 [5] - 下游端投资建设万年青国际医疗港 为粤东首个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综合体 涵盖全科医疗、母婴护理、中医康复等多元服务 [6] - 医疗港位于汕头核心商圈 整合医疗服务与商业配套 覆盖从日常保健到疾病诊疗的全链条需求 [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成药需求持续增长 因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 慢性病发病率上升推动中成药市场发展 [2] - 中药行业未来将结合现代科技开发新药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公司产品符合行业"简、便、廉、验"的特点优势 [2]
国家喊你减肥!万亿市场大爆发!
格隆汇APP· 2025-03-16 16:4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长期来看有利于遏制肥胖率上升、降低慢性病负担和减少医疗支出,该计划或使减肥药市场再次兴起、体育运动市场扩容;短期减肥药市场受资本追捧但风险大,长期消费者会转向大健康产业链,融合AI科技与传统健康管理的企业或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2][3][4][13][14] 分组1:“体重管理年”计划背景及意义 - 2025年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提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去年6月16个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国企员工成首批“受益者” [2] - 肥胖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因素,中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预计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达70.5%、儿童达31.8%,2021年25岁及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达4.02亿,到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或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费用21.5%,青少年肥胖威胁未来人口质量 [3][4] - “体重管理年”目标是营造环境、宣传知识、防治结合设体重门诊,可遏制肥胖率、降低慢性病负担、减少医疗支出、提升劳动力健康素质 [4] 分组2:减肥药市场情况 - 肥胖未纳入医保但已纳入慢病管理,减肥药市场受关注,GLP - 1药物是热门赛道,巴克莱银行预计2030年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规模增至1500亿美元 [4] - 诺和诺德凭借司美格鲁肽销售额使市值超越路易威登成欧洲市值最高公司,国内有五种药物获批用于减重治疗,但海外药企原研药占主导,诺和诺德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获批推动相关概念股上涨,歌礼制药股价累计涨近10倍,其产品使肥胖症患者体重平均降6.3% [4][5] - 国内20多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部分仿制药进入临床III期或申报上市阶段,2026年3月原研药核心专利到期后竞争将更激烈 [6] - 减肥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部分企业有研发失败或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司美格鲁肽有复胖争议且副作用不明,中药减肥或成关注重点,政策倾向体医融合和生活方式干预 [8] 分组3:体育运动市场情况 -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5万亿元等目标,体育市场收入随肥胖率攀升扩容,“体重管理年”推进或使体育产业爆发 [10][11] - 国内运动服饰头部企业加码“科技 + 健康”赛道,运动用品消费受提振,运动服饰需求改善、库存清理后价格或回升,智能穿戴设备因国补销量增长,1月线上监测智能手表手环市场销量达204.2万台,同比增31.6%,环比增23.5% [11] - 上海社区医院试点“运动处方门诊”,或带动智能手表手环和健身APP活跃用户增长,家庭健身场景普及带动家用器械销售,2024年Keep平台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 [12] 分组4:健康食品市场情况 - 体重管理政策推动企业研发符合“三减”标准的健康食品,安利等推出减重组合方案,汤臣倍健产品线覆盖健康食品,代餐品牌市场份额扩大,2024年国内代餐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