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出海

搜索文档
内卷外溢,中国光伏“卷”到中东
36氪· 2025-10-09 10:43
鸿钧新能源沙特建厂事件 - 9月24日,鸿钧新能源与沙特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共同建设6GW高效异质结组件生产基地 [1] - 此次是鸿钧新能源首次在海外建厂,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格力集团是其股东之一 [1] - 鸿钧新能源的沙特项目是中东地区首个异质结组件项目 [8] 2025年中国光伏企业海外产能布局概况 - 2025年1-9月,至少有15家中国光伏企业公布海外建厂计划,投资总规模超过204亿元人民币 [1] - 海外建厂地点高度集中于中东及周边地区,该地区成为最受青睐的出海热土 [1][4] - 与往年以龙头企业为主不同,2025年宣布海外建厂计划的企业多为三线中小企业,一线龙头中仅晶澳科技有新项目 [4] 中东地区光伏产能规划详情 - 全球光伏企业在中东及周边地区规划的合计光伏产能约为276.6GW [2] - 中国光伏企业在中东地区规划的硅片、电池及组件产能合计高达116.6GW,此外还有27万吨硅料产能(1万吨硅料约可用于4GW组件产出) [7] - 技术路线以n型技术为主,包括主流的TOPCon和异质结路线,硅料环节则是棒状硅与颗粒硅并存 [8] 辅产业链企业出海情况 - 光伏玻璃等辅产业链企业也加速向中东地区出海,2025年有4家光伏玻璃制造商落户该地区 [8] - 信义玻璃、旗滨集团、南玻A三家光伏玻璃企业集体落户埃及,四家厂商新规划的光伏玻璃总产能高达268万吨 [8][9] - 光伏玻璃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的压力,自7月起十大玻璃厂商集体减产30%,出海是内卷加剧背景下的求生之举 [8] 中国企业选择中东地区的原因 - 中东石油国家有强烈的能源转型需求,例如沙特确立了到2030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40GW的目标 [11] - 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5年中东北非地区的太阳能发电量将比2023年增长15倍,贡献区域总发电增量的一半 [11] -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且在此生产的产品不受美欧贸易壁垒阻碍,具有战略价值,例如正泰新能在土耳其建厂的产品80%用于出口至美国、南欧及中东市场 [11] 中东市场面临的潜在风险 - 除中国企业外,其他国家也在中东聚集产能,2025年上半年其他国家在中东非洲布局的光伏产能扩张计划合计52GW [12] - 印度今年上半年规划的光伏产能规模高达141.88GW,覆盖硅片、电池片、组件三大环节 [12] - 伴随产能集中落地,中东市场不久将面临严重过剩,好市场很快会被做坏 [12]
数读A股光伏中报:13股过半收入来自境外,债务压力仍是挑战
北京商报· 2025-09-04 21:53
行业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70家A股光伏企业中34家净利亏损 占比48.57% [1][3] - 36家企业实现盈利 占比51.43% 其中阳光电源以77.35亿元净利居首 [3] - 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 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 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亏损均超25亿元 [1][3][4] 企业盈利能力分化 - 微导纳米净利同比涨幅达348.95% 爱旭股份涨86.38% 弘元绿能涨74.35% [3] - 仅4家企业净利超10亿元:阳光电源77.35亿元/捷佳伟创18.3亿元/德业股份15.22亿元/横店东磁10.2亿元 [3] - 7家企业亏损超10亿元 涵盖通威/TCL中环/天合光能/晶科/晶澳/隆基/大全能源 [3][4] 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状况 - 43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50% 占比61.43% [5][6] - *ST金刚和ST泉为资不抵债 资产负债率分别达138.65%和104.38% [6] - 24家企业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借款 17家企业货币资金不足5亿元 [6] 海外业务拓展 - 13家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超50% 艾罗能源以97.14%居首 [1][8][9] - 酉立智能境外收入占比90.31% *ST金刚/首航新能/阿特斯占比超80% [9][10] - 艾罗能源境外营收达17.55亿元 主要销往欧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市场 [9] 市场表现与资本运作 - 阳光电源总市值2405亿元居行业首位 隆基绿能1319亿元次之 通威股份1034亿元第三 [7] - 行业已有福莱特/钧达股份实现"A+H"上市 阳光电源/晶澳科技等筹划H股上市 [11]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