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入境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429
开源证券· 2025-04-29 23:17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宏观经济、策略、行业公司等多方面展开分析,指出入境经济或提振2025年GDP 0.2个百分点,投资应抓牢“底线思维”,坚定“科技 + 消费”主线,并对多家公司进行点评,给出盈利预测和评级[3][5][13]。 市场表现 指数走势 - 展示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近1年走势 [1] 行业涨跌 - 昨日涨跌幅前五行业为美容护理(2.599%)、机械设备(1.439%)、传媒(1.266%)、轻工制造(1.040%)、基础化工(0.868%) [1] - 昨日涨跌幅后五行业为公用事业( - 1.777%)、综合( - 0.973%)、石油石化( - 0.545%)、煤炭( - 0.511%)、社会服务( - 0.472%) [2] 总量研究 宏观经济 - 4月26日,6部门印发通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入境经济或提振2025年GDP约0.2个百分点,离境退税新政或提振2025年社零0.1 - 0.2个百分点 [5][6][7] - 3月工企利润和营收增速延续回升,利润格局“两新”加力扩围、中游占比微升,工业企业提前补库,需关注美国库存消耗程度 [8][9][10] 策略 - 外部不确定性催化黄金和军工行情,国内应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和内循环,投资抓牢“底线思维”,坚定“科技 + 消费”主线 [13] - 基于行业轮动模型,5月行业多头为煤炭、传媒等10个行业 [14] - 推荐珀莱雅、新易盛等13只金股 [15][16][17] 行业公司研究 化工行业 - 华峰化学Q1业绩超预期,纵向并购夯实聚氨酯产业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28] - 新凤鸣Q1业绩同比小幅增长,减值损失对业绩有所拖累,维持“买入”评级 [37] - 扬农化工产销高增,盈利改善,彰显龙头本色,维持“买入”评级 [67] 煤炭开采行业 - 潞安环能量价齐跌致全年业绩承压,关注成长性和喷吹煤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32] - 三棵树零售转型成效显著,盈利能力逐步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62] - 山西焦煤煤炭量价齐跌拖累业绩,关注煤矿成长与价格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70] 家电行业 - 德昌股份2025Q1营收维持较高增长,发布增发预案加速东南亚产能以及电机产能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40] 医药行业 - 新产业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高歌猛进,维持“买入”评级 [44] - 方盛制药经营业绩增速亮眼,研发创新提升长期增长动能,维持“买入”评级 [49] 纺织服装行业 - 慕思股份2025Q1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加深全渠道、多品类市场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54] - 南山智尚2025Q1传统主业显韧性,期待新材料业务利润拐点,维持“买入”评级 [57] 农林牧渔行业 - 隆平高科巴西玉米行业低迷致业绩承压,国内种子表现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75] 轻工行业 - 共创草坪2025Q1业绩表现靓眼,全球产能布局推动份额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78] - 浩洋股份贸易摩擦下短期业绩承压,收购SGM品牌矩阵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86] 传媒行业 - 神州泰岳海外新游推广及国内新游上线或驱动后续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82]
兼评3月企业利润数据:入境经济或提振2025年GDP0.2个百分点
开源证券· 2025-04-29 15:45
入境经济对GDP和社零的影响 - 入境经济或提振2025年GDP约0.2个百分点,2024年入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回升0.2个百分点至0.5%,较2019年仍有修复空间,假设2025年入境游客数量和人均支出变化,入境经济边际增量约2084亿元,占GDP比重提高0.15个百分点至0.65%[4] - 离境退税新政或提振2025年社零0.1 - 0.2个百分点,预计人均消费额增长20% - 30%,将额外拉动2025年商品消费570 - 748亿元[5] 3月工企利润和营收情况 - 3月营收当月同比为4.4%,较前值回升1.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当月同比由负转正至2.6%,三因子对利润增速贡献分别为工业增加值+7.5、PPI - 2.6、利润率同比 - 3.3个百分点[6] 利润格局 - 3月上游采掘加工、中游设备制造、下游消费制造业的ttm利润占比为29.9%、38.2%、21.1%、10.8%,分别较前值变动0.0、+0.1、0.0、 - 0.1个百分点[7] - 上游利润增速改善至 - 7.4%,中游受益于“两新”加力扩围部分行业增速上行,下游利润走弱,累计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0.0%[7] 库存周期 - 3月国内名义库存持平前值,实际库存上升0.3个百分点至6.7%,产销率为94.6%居历年最低,企业或提前囤货[8] - 美国截至2月部分行业提前库存,未来2 - 3个月是库存消耗和通胀上行程度重要观察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