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

搜索文档
推动更多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5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北京市依托创新服务链和未来产业孵育链,培育组建20多个创新联合体和10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 [1] - 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壮主体、育市场、优生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实现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 [1] 机制建设 - 完善需求牵引、协同攻关创新机制,建立以产业化和市场价值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1] -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先用后付"、成果赋权等技术经理人相关机制 [1] 平台搭建 - 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和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优化提升行动,完善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 [2] - 建设集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2] 企业培育 - 构建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梯度培育体系,动态更新企业认定标准,提高研发强度和研发人员规模权重 [2] 技术市场发展 - 2024年1-4月全国技术合同登记22.8万项,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3] - 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科交中心交易规则尚未统一,影响技术跨区域流动 [3] 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 - 工信部将统一技术市场制度、规则和监管,整合分散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生态系统 [3] - 修订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和规则,完善技术权益登记、交易标准等基础制度 [3] 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 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将集成技术合同登记、成果价值评估、供需智能匹配等功能,构建数字底座 [4] - 发展"机构+标准+人才"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包括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标准制定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4]
工信部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5-20 10:11
中化新网讯 在工信部5月15日举行的"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 司司长魏巍表示,为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将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全面发展。明确十大重点领域,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 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做到突出重点、全面 推进。 三是优化产业生态。围绕壮主体、夯基础、育人才、优市场,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形成 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四是提升发展环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推动金融赋能科技服务业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出台支持政策。 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是科技服务业的重点任务。 魏巍介绍说,工信部正在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同时, 工信部还建成了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技术市场的发展水平是影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因素,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是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表示,工信部将 ...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7 05:02
技术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1-4月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1] - 2019-2023年中国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3% [1]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2024年全国技术出口额同比增长8.8%,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1] - 重点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968项,总成交金额达181.6亿元 [1] 技术市场现存问题 - 各地技术市场存在不互通问题,三大技术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尚未实现统一 [2] - 区域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影响技术跨区域流动 [2] 解决方案与规划 -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统一制度、规则和监管 [2] - 推动完善技术权益登记、交易标准、产权保护等技术市场基础制度 [2] - 修订发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和登记规则 [2] - 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集成合同登记、成果评估、供需匹配、在线交易等功能 [2] - 构建"机构+标准+人才"三位一体的服务支撑体系 [3] - 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技术推广、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机构 [3] - 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 [3] 国际合作与布局 - 中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 [1] - 国际知名孵化器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全球孵化网络 [1]
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业迎来更多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5-15 19:37
科技服务业政策支持与发展现状 - 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项目是科技服务业的重点任务 [1] - 科技服务业作为重要新兴产业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1] - 工信部提出"点、线、面、体"推进策略: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建设集聚区、构建生态体系 [1] 科技服务业规模与服务体系 - 2019-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3% [3]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2023年全国科技服务法人单位211.8万个,形成广泛覆盖的服务网络 [3] - 技术转移体系包括3大技术交易所、12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420家重点技术转移机构 [3] - 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达1.6万家,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 [3]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 [3] 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 明确十大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 [4] - 科技服务业进入量质并举发展阶段,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提质增效机遇 [4] 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 - 2024年1-4月全国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5] - 当前三大技术交易所(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科交中心)交易规则尚未统一 [5] - 将推动统一技术市场制度、规则和监管,打破区域壁垒,形成互联互通的交易生态系统 [5] 产融合作与金融支持 -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已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融资5400亿元 [6]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6] - 下一步将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项目 [6] - 优化金融工具组合,推广"中试险+研发贷"模式,增强市场信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