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业

搜索文档
加快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工信部:到2027年培育100家综合实力强的科技服务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1 16:24
活动概况 - 创新成果播种行动暨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路演活动于5月29日至30日在成都举办,汇聚了中国科学院等顶尖科研院所的40余项科技成果,吸引成都市超过300家企业现场参与[1] - 活动吸引超80家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现场参与,达成意向合作百余项[3] - 这是创新播种行动的第三站,此前路演项目普遍实现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成功对接[3]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成都生物所成果转化业务主管张进表示,活动后收到20多家创投机构、企业及孵化园的对接需求,反映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的热度[1] - 当前科技成果与中小企业对接存在两大堵点:一是科研成果先进性超出中小企业技术承载能力(如中药材领域仅能承接基础加工,难以开发天然产物提取)[2],二是双方信任不足导致企业真实需求未充分披露[2] - 北京烛远生物指出科研人员侧重技术创新性与科学性,而企业更关注市场应用价值与成本效益,存在认知差异[2] 企业转化难点 - 参与路演的企业以中小型和初创型为主,面临资金短缺(76%)、市场推广难等障碍,其中资金问题是首要瓶颈[3] - 北京算场科技参与活动主要目标为寻求资金对接国家级平台资源[3] - 安徽中科太赫兹正推进太赫兹安检技术在民航、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试点应用,但新技术推广仍需时间[3] 解决方案建议 - 成都乐恩自动化提出政府需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并明确产业方向,通过打造产业集群减少企业同质化竞争[4] - 技术经理人可作为"六边形战士"整合资源,解决企业从成果匹配、天使投资到孵化场地的全链条需求[5] - 成都市技术转移联盟通过挖掘企业需求前置化、建设33个重点行业概念验证中心(含即将新增1个)提升对接精准度[6][7]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工信部预测2027年科技服务业营收规模将达20万亿元,计划培育100家综合实力强的科技服务机构[6] - 科技服务业被定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力量,九部门已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6]
“一体化培育”推动技术交易高效协同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1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国务院联合9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一体化技术市场,优化政策环境,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加速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 [1] - 我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为一体化技术市场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包括《"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等文件引导各地重视技术市场建设 [2]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1-4月全国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2] 区域实践与生态建设 - 北京市依托中关村示范区布局建设20余家标杆孵化器、110余家技术转移机构、20多个概念验证平台,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超500家,形成科技服务生态 [2] - 上海市构建集交易、基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与资本服务于一体的完整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形成高效协同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各地技术市场规则不统一,三大技术交易所交易规则存在差异,阻碍技术跨区域流动 [3] - 技术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影响市场秩序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能力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短缺,制约技术成果转化效率 [3] 解决方案与未来方向 - 建立全国统一技术交易规则,包括统一技术评估标准、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监管标准,消除区域差异 [3] - 强化区域协同合作,建立区域技术市场合作联盟,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开展跨区域技术交易对接活动 [3] - 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整合区域性市场,实现技术资源全流程数字化,利用AI和大数据分析匹配技术需求与成果 [4] - 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激励,支持开展技术评估、知识产权运营等专业服务 [4]
从“模速空间”到“张江实践” 科技服务业激活创新生态链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04:43
科技服务业发展 - 科技服务业是连接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重要桥梁 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旨在壮大服务主体 优化发展生态 提升服务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1] - 我国已建设1.6万家科技型孵化器 形成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的孵化服务体系 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 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 [7] 模速空间AI孵化器 - 模速空间是上海黄浦江畔的AI孵化器 已吸引上百家知名AI大模型企业及研究机构入驻 辐射带动徐汇区聚集大模型企业近400家 累计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 约占上海全市的61% [2] - 模速空间打造算力调度平台 公共语料平台 金融服务平台 人才服务平台 场景对接平台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 着力解决AI初创企业算力贵 语料缺 融资难等问题 [3] - 徐汇区将构建"1+3+X"人工智能全域载体布局 加快建成环模速空间的5万方载体 给予符合要求的人工智能企业货币化租金补贴 [4] 标杆企业案例 - 无问芯穹是模速空间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团队从7人发展到200人左右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 35%来自清华大学 公司致力于成为标准化算力运营商 [3] - 星纪魅族 特赞科技和斑马智行等企业致力于在应用层发挥AI效能 斑马智行已与宝马 奥迪 大众等全球一线车企合作 [3][4] 新型研发机构与平台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致力于开发人形机器人共性技术底座 已发布国内首个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 并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 [5] - 晶泰科技构建智能自主实验平台 借助AI完成实验设计 由机器人执行重复性工作 平台应用于化学合成 配方筛选 中药分析等场景 并融入石油化工 新能源 新材料等行业 [5][6] 孵化服务升级 - 孵化服务正从提供物理场所向超前孵化 深度孵化 投孵联动等专业化服务转变 上海围绕脑机接口 量子计算 绿色燃料等未来产业赛道制定发展方案 [7][8] - 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帮助企业降本和创收 基于朝阳的场景优势 为AI 机器人等领域创业企业寻找和落地应用场景 [8] 科技成果转化 - 工信部提出建机制 搭平台 壮主体 育市场 优生态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完善"先用后付" 成果赋权等机制 健全技术经理人需求牵引 人才培养 职业激励等机制 [9]
恒指收跌12点,连挫三日共307点
国都香港· 2025-05-20 10:07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港股市场展开,分析恒指等指数表现,介绍宏观与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要闻,指出港股受内外因素影响,虽有波动但新股集资表现佳,香港在金融领域优势显著 [2][3][7] 海外与内地股市表现 -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中,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 42,792.07 涨 0.32%,标普 500 指数收于 5,963.60 涨 0.09%等;内地股市上证指数收于 3,367.58 持平,深证成指收于 10,171.09 跌 0.08%;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收于 23,332.72 跌 0.05%,国企指数收于 8,460.55 跌 0.09%等 [2] - 恒指昨日低开 188 点或 0.8%,最多跌 285 点,后因内地工业增加值数据跌幅收窄,收报 23332 跌 12 点或 0.05%,连挫三日共 307 点或 1.3%;科指降 0.5%,报 5255,连跌三日共 2.4%;大市全日成交缩至 1847.04 亿,北水净入 84.6 亿元 [2][3] - 部分个股表现为美团扬 2.3%收 134.4 元,腾讯走高 1.2%造 514 元,小米全日升 2.6%造 52.35 元,联通扬 4.2%为表现最佳蓝筹,吉利降 2.5%收 19.24 元 [3] 宏观&行业动态 - 李家超表示香港凭借金融和专业服务业成“一带一路”重要参与者,充当海纳百川的金融港口,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作用,促进互联互通 [6] - 陈茂波称本月初港元偏强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涉约 1290 亿元承接美元沽盘,资金流入令本地银行同业拆息回落,1 个月拆息由 4 厘降至约 1.3 厘;港股 4 月初受压后反复向上,恒生指数今年累升约 16%,4 月平均每日成交逾 2700 亿元按年飙 1.4 倍,新股集资额暂居全球首位 [7] - 王文涛会见丹麦外交大臣,称中国愿同丹麦和欧盟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8] - 中国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意见,要求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部署重点领域发展任务 [9] 上市公司要闻 - 小米 5 月 22 日晚 7 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将公布首款 SUV“YU7”、手机 SoC 芯片“玄戒 O1”等新品;雷军称 2014 年开始芯片研发,2017 年首款手机芯片“澎湃 S1”亮相,后遇挫折转向“小芯片”路线,近年有“米粉”追问做大芯片,雷军表示有“芯片梦”,做高端旗舰 SoC 掌握先进技术支持高端化战略 [11] - 健倍苗苗预期截至今年 3 月底止年度股东应占综合溢利按年增加不少于 50%,上一年度盈利 1.3 亿元,增长归因于精准品牌管理推广活动带动核心品牌销售 [12] - 中电控股截至 3 月底止首季香港售电量 70.91 亿度按年减少 2.6%,派发股息每股 0.63 元与去年相同;因天气和闰年因素电力需求下降,新兴行业需求带动增长但整体用电量放缓,各类型客户售电量均有下降;5 月“燃料调整费”调低,平均净电价较 2025 年初下调 1.3% [13]
利好!九部门联合发文;华为,重大发布!罗永浩被曝现身百度→
新华网财经· 2025-05-20 08:27
政策与宏观动态 - 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等原则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重点部署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等十大领域[1][4][5]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国民经济延续向好态势,上海、大连房价环比涨幅0.5%领跑70城,北上广深房价环比变动分别为+0.1%、+0.5%、-0.2%、-0.1%[3] - 2025年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3] - 1-4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2.99亿吨同比增长3.6%,日均装车18万车同比增长4.7%[4] 科技与产业突破 - 首款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在成都发布,实现国产OS在PC领域突破[1][12] - 宁德时代港股暗盘开盘涨逾7%,首发价263港元/股[8] - 2025年数据中心互连技术产值预计突破400亿美元,年增14.3%[9] - 字节跳动AI智能体耳机Ola Friend新增独立英语学习智能体Owen,支持语音实时对话[17][18] 企业动态 - 小米宣布5月22日发布会将推出手机SoC芯片"玄戒O1"、旗舰手机15SPro及首款SUV[12] - 贵州茅台2024年营收1741.44亿元、净利润862.28亿元,超额完成目标[15] - 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 X6/X5分别降价1000/3000元,2025Q1华为折叠屏市占率达76.6%[16] - 赛力斯申请注册"情景魔方"商标,涉及其全球首个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15] 资本市场与投资 - 段永平旗下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一季度持仓总市值120亿美元,较上季145亿美元下降[7] - 上海新阳拟出资3000万元参与中芯聚源发起的8亿元半导体产业基金,占比3.75%[9] - 上海农商行任命汪明为新任党委副书记,其原任上海银行副行长[7] 监管与行业治理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首批56家具备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检测资质的机构名单[8] - 抖音清理311条违规AI生成内容,封禁15个"AI起号"相关账号[13] - 佛山市美诚食品注销,其曾为三只羊直播间争议月饼生产商[14]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八年两位数增长 做强做优做大科技服务业
人民日报· 2025-05-18 05:36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2024年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目前,建 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建成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的孵化服务体系,国家产融合作 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一批国际知名孵 化器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亮出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绩 单。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向社会 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通过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服务,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发展新质生产 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至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3%,产业规模更加壮大。"工业和信息化部科 技司司长魏巍表示,通过全面提供技术咨询、试验开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专业服务,科技服务业 更好地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67 ...
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业迎来更多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5-15 19:37
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是科技服务业的一项重点任务。 作为重要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 5月15日,工信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以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等有关情 况。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点、线、面、体"一体推进,"点"上,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线"上,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 力;"面"上,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体"上,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通过做大做优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更加有力 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明确十大重点领域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 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通过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服务,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发展新质生产 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科技服务业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至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