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和贸易

搜索文档
穆迪:关税和贸易不确定性增加了亚太地区的信用风险
快讯· 2025-07-03 16:20
核心观点 - 穆迪将亚太地区主权信用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主要由于关税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信用风险 [1] - 关税对亚太经济体造成长期信用风险 损害地区吸引力并抑制外国投资 [1] - 财政支出可能增加以刺激经济 导致财政整顿进程放缓或停滞 [1] - 贸易密集型国家收入下降将限制政策灵活性 赤字扩大推高借款需求 [1] - 若贸易谈判显著降低关税 穆迪考虑恢复稳定展望 反之关税升级或地缘冲突将恶化形势 [1] 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影响 - 关税直接削弱亚太经济体竞争力 长期影响外资流入规模 [1] - 贸易密集型国家面临收入下滑压力 财政收入减少幅度显著 [1] 财政政策 - 多国可能扩大财政支出以对冲经济下行 中断原有财政紧缩计划 [1] - 赤字率上升导致政府融资需求增加 债务水平面临上行风险 [1] 情景预测 - 乐观情景: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税大幅削减将触发评级展望回调 [1] - 悲观情景:关税持续升级叠加地缘冲突 可能引发资本外流与利差走阔 [1]
美联储“三把手”发声:“暗雷”已经出现!全球央行必须避免
金十数据· 2025-05-28 11:15
全球央行政策应对通胀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强调各国央行需在通胀偏离目标时"相对强力地"做出回应以避免通胀预期失控[1] - 央行应专注于避免采取"错误成本远远超过收益"的措施而非追求完美解决方案[1] - 供应端冲击如新冠疫情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需警惕通胀预期向不利方向转变[1] 美联储面临的挑战 - 特朗普关税和贸易政策增加了美联储抑制通胀同时避免过度冷却经济的难度[2] - 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维持政策利率4 25%-4 50%不变以观察关税对经济和物价的影响[2] - 特朗普贸易谈判言论引发市场波动但未导致市场"解体"[2] 金融市场状况 - 上个月特朗普宣布全面对等关税后市场经历"巨大冲击"但买卖双方资金流动显示市场运作良好[3] - 纽约联储监测指标显示美国准备金水平"显然充足"可作为抵御不可预见冲击的缓冲[3]
美债危局持续冲击股市!波动性风险或卷土重来
第一财经· 2025-05-25 11:07
亚特兰大联储经济模型GDPNow预测显示,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有望年化增长2.4%,与前一周持平,有 望走出一季度意外下滑的阴影。 尽管如此,债券市场波动却引发了广泛关注。在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由于债务/赤字担忧加剧, 过去一周长期国债收益率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5%心理关口,并一度 距离本轮周期高点(2020年10月的5.18%)不到三个基点。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指数VIX上周暴涨近20%。 上周美国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美元指数跌至年内低位,三大股指集体承 压。 随着评级机构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影响持续发酵,对债务增加的担忧推高了美债收益率,再加上特 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威胁,市场风险偏好受到了严重冲击。未来一周,权益市场将继续在美债收益率和 贸易谈判的消息中前行,波动性风险或将卷土重来。 债市波动引发关注 上周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整体依然稳健。标普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的50.2升至 52.3,这是自2022年6月以来最大环比涨幅。与此同时,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的50.8升 至两个月高点52.3。 劳动力市场方面,上 ...
高盛:调查显示,企业已开始经历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快讯· 2025-05-23 17:09
金十数据5月23日讯,汇丰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关税和贸易的不确定性,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三分之 二已经经历了成本上升。企业预计,短期和长期成本都将进一步上升,并预计供应链延误将对收入造成 冲击。这促使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重新思考它们的长期商业模式。汇丰全球贸易解决方案的策略师 Vivek Ramachandran表示:"战略适应的必要性是明确的。驾驭这种情况不仅需要灵活性,还需要强有 力的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中持续增长。" 高盛:调查显示,企业已开始经历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
港交所股票产品开发主管Brian Roberts:港股交易量显著回升 香港被视为“科技巨头”聚集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3:00
资金轮动与市场转变 - 资金从美股轮动至亚太市场(日本、印度、中国香港等)创造新机遇,但需确保深度流动性以支持长期交易 [1] - 投资者在亚太市场从广泛基础性投资(如指数期权)转向更精准的投资策略,受DeepSeek技术及贸易摩擦影响 [1] - OTC平台亚洲股票美元交易量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超70%,欧洲增长30%,贸易摩擦持续推动这一趋势 [2] 多市场上市与投资者变化 - 公司需在多市场上市以实现更好资本化,本土市场上市可能比单一美股上市更具优势 [2] - 零售投资者成熟度提升,公司需允许套利交易创造流动性并提供跨时区交易能力以吸引全球投资者 [2] - 亚洲股票在OTC平台交易量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超50%,欧洲增长30% [2] 香港科技股市场崛起 - 香港新股市场被视为"科技巨头"聚集地,宁德时代上市募资356.57亿港元,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之一 [3] - 香港市场波动性因科技股增加而上升,但整体表现提升,投资者对科技股需求显著增长 [3] - 恒生科技指数期权和香港单个股票期权需求上升,反映市场对特定行业和主题的关注度提升 [4] 金融产品创新与行业多样化 - 大型科技公司回归港股推动金融机构开发创新产品,香港市场科技股影响力增强 [4] - 投资者从广泛布局转向精准投资,中国内地和香港科技板块成为焦点,行业分布多样化带来选股机会 [4]
中美贸易代表会谈后是否已确定下一次会谈?外交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5-19 15:53
中美贸易会谈 - 中国最高贸易谈判代表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会谈 但具体进展和下一次会谈安排未明确披露 [1] - 中方在关税和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已由相关部门多次阐明 建议向主管部门了解详情 [1] 资本市场动态 - 证监会对3人实施重罚 罚没金额达7.5亿元 [1] - 美联储发布重要市场消息 可能影响全球资本市场 [1] - 港股市场将实施重大调整 具体内容未披露 [1] 行业利好信息 - 芯片行业和特朗普相关领域传出重大利好消息 可能带来投资机会 [1]
英国央行谨慎暗示进一步降息 市场调整定价
新华财经· 2025-05-08 22:50
英国央行降息决策 - 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从4.5%下调至4.25%,维持逐步和审慎的利率指引措辞 [1] - 通胀预期下调,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通胀峰值为3.5%(此前为3.7%),2027年第一季度回归2%目标水平 [2] - 通胀压力逐步缓解,过去一年总体通胀率接近2%目标水平,但略高于平均水平 [2] 经济环境与政策考量 - 关税和贸易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施压,全球增长前景减弱但对英国经济拖累较小 [2] - 货币政策委员会对双向风险保持警惕,强调需适应经济环境的不可预测性 [2]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指出全球经济不可预测性增强,坚持逐步降息路径 [3] 市场反应与机构预测 - 决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短线上扬,货币市场预计年底前累计降息59个基点 [4] - 凯投宏观预测11月再降息25个基点,年底利率降至4% [5] - 潘森宏观预计6月和11月各降息25个基点 [6] - 德意志银行预测8月、11月和12月共降息三次,不排除更大幅度降息可能 [6] - 摩根士丹利预计年底利率降至3.25% [7] - 牛津经济学院认为美国关税或促使英国央行更主动降息 [8] - 荷兰国际银行预计每季度降息一次,服务业通胀高企或延缓降息节奏 [8] 政策平衡挑战 - 货币政策委员会需平衡高工资水平与全球贸易带来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 [8] - 物价和工资通胀放缓将推动继续降息,但复杂外部环境可能延迟决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