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问题

搜索文档
踩雷宝能系、频收罚单,“换帅”是上海银行的良药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4-27 20:57
高管变动 - 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任期10年(2015-2025)[1] - 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并提名董事长 曾任职上海银行17年 历任多个部门高管 后任上海农商行行长[1][8] - 过渡期由副董事长施红敏代行职责[1] 财务表现 - 2022-2023年营收连续下滑:2022年531.12亿元(-5.54%) 2023年505.64亿元(-4.8%)[1] - 2024年恢复正增长:营收529.86亿元(+4.79%) 净利润235.6亿元(+4.5%)[1] - 2025Q1收入135.97亿元(+3.85%) 净利润62.92亿元(+2.3%)[2] - 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7.62%)占比降至61.31% 非利息净收入204.99亿元(+33.11%)[2] - 净息差1.17%(-0.17pct) 净利差1.22%(-0.19pct) 贷款平均收益率3.76%(-0.51pct)[5] 业务结构 - 贷款总额1.41万亿元(+2.09%) 不良贷款率1.18%(连续两年下降)[3] - 存款总额1.71万亿元(+4.27%)增速高于贷款[4] - 非利息收入中投资收入131.66亿元(+94.42%)占比79.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9亿元(-19.46%)[6] 行业地位 - 2015年城商行营收利润排名第二 2024年滑落至第四[7] - 2024年同业对比:江苏银行营收808.15亿元 北京银行699.17亿元 宁波银行666.31亿元 上海银行531.12亿元[8] 内控与诉讼 - 2025年累计被罚370万元(贷款管理/代理销售违规200万 苏州分行120万 宁波分行50万)[9][10] - 近三年行政处罚金额超1.3亿元[11] - 与宝能系3起诉讼:25.8亿元借款已一审胜诉 另两起涉案73.76亿元[12]
踩雷宝能恒大,上海银行怎么了?
商业洞察· 2024-10-16 18:04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因债务纠纷对宝能系公司提起诉讼,涉及本金73.76亿,加上此前诉讼累计达99.56亿,占房地产对公贷款规模的8.3% [3][6] - 宝能系流动性危机严重,钜盛华有息债务余额822.91亿,对外担保违约规模572.89亿,被执行总金额超375亿,贷款收回不确定性高 [6] - 上海银行踩雷恒大,房地产不良率从2019年0.1%升至2021年3.05%,后通过缩减贷款规模降至1.39%,但整体资产质量改善有限 [6][8] - 公司因房地产领域内控不严多次被罚,2024年8月深圳分行遭"十连罚"合计500万,2020年因24项违规罚没1652.16万 [9][11] - 净息差从2020年1.82%降至2024年上半年1.19%,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业绩增速乏力,净利润增速在城商行中排第12位 [15][17][19] 再陷纠葛 - 上海银行两次对宝能系诉讼本金合计99.56亿,占房地产对公贷款1198.9亿的8.3% [6] - 宝能系钜盛华2021年有息债务822.91亿,对外担保违约572.89亿,截至2024年1月被执行总金额超375亿 [6] - 房地产不良率从2019年0.1%升至2021年3.05%,后通过缩减贷款规模(2021年1560.62亿降至2024年1198.9亿)使不良率降至1.39% [6][8] 罚单不断 - 2024年8月深圳分行因房地产贷款违规被罚500万,9名责任人受处分 [11] - 2020年8月因24项违规罚没1652.16万,包括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放贷 [11] - 2023年4月因外汇业务违规被罚9834.5万,创城商行当年最大罚单 [11] - 2023年11月因数据报送问题被罚1380万,涉及理财业务数据登记错误 [11] 排名或再次滑落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62.47亿(同比-0.43%),净利润129.69亿(同比+1.04%),增速在城商行中排名第12 [17][19] - 净息差从2020年1.82%降至2024年上半年1.19%,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 [19] - 信贷减值损失从2022年199.66亿降至2024年上半年45.47亿(同比-16.51%),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272.66%降至268.97% [19] - 营收排名从2019年城商行第2滑落至2024年第4,南京银行(262.16亿)紧追其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