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盈利能力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银行半年净利首超百亿增至116.62亿 贷款总额破万亿资本充足率升0.84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46
核心观点 - 杭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0 93亿元同比增长3 89% 归母净利润116 62亿元同比增长16 67% 首次半年度净利润突破百亿 [1][2] - 公司贷款总额首次突破万亿达10094 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 67% 资产质量稳定不良贷款率维持0 76%低位 [1][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至9 74%和14 64%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1][7] - 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42 29亿元股利支付率25 02%创近4年新高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0 93亿元同比增长3 89% 归母净利润116 62亿元同比增长16 67% 扣非净利润115 59亿元同比增长17 2% [1][2] - 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1 15亿元 归母净利润56 41亿元同比增长16%但环比下滑 [2] - 2015-2024年9年间营收增长超2倍至383 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3 59倍至169 83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9 78亿元同比增长2 22% 归母净利润60 21亿元同比增长17 3% [2] 业务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22355 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 83% 贷款总额10094 18亿元增长7 67% 存款总额13382 82亿元增长5 17% [6] - 拨备覆盖率520 89%虽较一季度下降但仍处行业高位 [6] - 预计2025年贷款增量略超2024年 信贷投放实现"开门红" [6] 资本管理 - 149 94亿元可转债完成转股补充资本 资本充足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 - 通过"一增一减、一早一快"策略管理负债成本 减缓净息差下降幅度 [7] - 预计2025年息差降幅将好于上年 但仍处探底阶段 [7] 股东动态 - 中国人寿计划减持剩余5078 943万股 此前已累计减持1 78亿股 [3] - 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受让3 29亿股 持股比例达5 87% [4] - 2023年底至2025年6月公司股价最大涨幅达86 91% 7月18日收盘价17 25元/股 [3]
招、平、兴Q1财报对比,谁在进步谁退步了?
雪球· 2025-05-04 12:04
资产质量 -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4%,拨备覆盖率410.03%,90天偏离率0.7813,资产质量稳健但略有放松不良认定 [3][5] - 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6%,拨备覆盖率236.53%,90天偏离率0.64,资产质量改善且认定最严格 [4][5][9] - 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拨备覆盖率233.42%,90天偏离率0.8492,资产质量压力最大且认定最宽松 [4][5][11] - 平安银行净核销额占比环比下降至0.36%,资产质量改善迹象明显 [18] 负债结构及付息率 - 招商银行存款付息率1.29%,总计息负债付息率1.35%,成本优势显著 [21][26] - 平安银行存款付息率1.81%,总计息负债付息率1.80%,负债结构优化 [21][26] - 兴业银行存款付息率1.79%,总计息负债付息率1.88%,同业负债成本拖累明显 [21][26] 生息资产及收益率 - 平安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3.61%,零售贷款收益率环比上升至5.17%,息差表现最佳 [33] - 招商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3.23%,环比下降25BP,资产收益率承压 [33] - 兴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3.49%,环比下降19BP,息差压力最大 [33] 盈利能力 - 招商银行单位资产净利息收入0.42%,ROE 2.99%,盈利能力领先但下行幅度较大 [41][51] - 平安银行单位资产净利息收入0.39%,ROE 2.79%,成本收入比26.86%优化显著 [41][49] - 兴业银行单位资产净利息收入0.35%,ROE 2.63%,成本控制最佳但盈利韧性不足 [41][49] 估值及安全边际 - 平安银行DCF估值显示安全边际达65.05%,当前股价低估程度最高 [55] - 招商银行估值区间47.9-99.93元,反映市场对其长期ROE维持能力的分歧 [54] - 兴业银行估值区间29.71-69.04元,资产质量压力制约估值提升 [55] 行业趋势 - 零售银行受手续费收入下滑冲击更显著,对公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复苏更快 [42] - 利率波动导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成为净利润波动主因 [46] - 行业净息差分化,负债端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37]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日赚约38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4-29 22:47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业绩 -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9101.84亿元,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日均盈利约38亿元 [1] - 工行以2127.74亿元营业收入居首,建行(1900.70亿元)、农行(1866.74亿元)和中行(1649.29亿元)营收均超千亿元,农行和中行营收同比分别增长0.35%和2.56% [1] - 邮储银行和交行营收分别为893.63亿元和663.74亿元 [1] - 工行(841.56亿元)和建行(833.51亿元)净利润超800亿元,农行和中行净利润分别为719.31亿元和543.64亿元,邮储银行和交行净利润约250亿元 [1]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 - 六大行净息差普遍收窄:工行(1.33%,-15bp)、建行(1.41%,-16bp)、农行(1.34%,-10bp)、中行(1.29%,-15bp)、交行(1.23%,-4bp)、邮储银行(1.71%,-21bp) [2] - 工行(1.33%)、建行(1.33%)、农行(1.28%)和交行(1.30%)不良贷款率下降,中行持平于1.25%,邮储银行微升0.01个百分点至0.91% [2]
杭州银行(600926):盈利能力领先,信贷增长稳健
华泰证券· 2025-04-29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7.66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杭州银行2025年1 - 3月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分别同比+17.3%、+2.2%,年化ROE、ROA分别同比+0.64pct、+0.02pct至20.60%、1.11%,公司利润高速增长,信贷投放稳健,中收持续发力,资产质量平稳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投放与息差情况 - 3月末总资产、贷款、存款增速分别为+15.9%、+14.3%、+21.1%,较24年末+1.2pct、-1.9pct、-0.7pct,一季度新增贷款577亿元,主要由对公驱动,零售略有缩表 [2] - 测算净息差较24A - 6bp至1.34%,资产端定价承压,Q1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4A下行39bp至3.24%,负债成本优化,下降27bp至1.84% [2] - 存款定期化持续,3月末活期率较24年底 - 2.6pct至40.8%,利息净收入同比+6.8%,较24A提升2.5pct [2] 中收与运营成本情况 - 25Q1非息收入同比 - 5.4%(24A + 20.2%),其他非息收入同比 - 18.0%,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收入下降 [3] - 中收同比+22.2%,占营收比例同比提升2.3pct至14.1%,大资管业务持续发力,一季度末资产托管规模超1.87万亿元,杭银理财产品余额超45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 [3] - 25Q1成本收入比同比 - 0.4pct至23.7%,运营成本优化 [3] 资产质量与资本情况 - 3月末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0.76%、530%,较24年末持平、 - 11pct,零售金融条线贷款(含信用卡)不良贷款率0.37% [4] - 3月末拨贷比较24年末下降7bp至4.04%,测算25Q1年化信用成本0.29%,同比 - 49bp,信用成本下行驱动利润释放 [4] - 3月末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05%、9.01%,较24年末+0.25pct、+0.16pct,截至4月28日有97亿转债未转股,收盘价距强赎价空间仅0.4%,若成功转股,以Q1末风险加权资产测算可提升核充率0.76pct至9.77% [4]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维持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195/227/264亿元,同比15.1%/15.9%/16.4%,25EBVPS19.41元,对应PB0.76倍 [5] - 可比同业25EPB0.67倍(前值0.64倍),公司盈利能力领先,给予25年目标PB0.91倍(前值0.88倍),目标价17.66元(前值17.20元) [5]
踩雷宝能系、频收罚单,“换帅”是上海银行的良药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4-27 20:57
高管变动 - 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任期10年(2015-2025)[1] - 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并提名董事长 曾任职上海银行17年 历任多个部门高管 后任上海农商行行长[1][8] - 过渡期由副董事长施红敏代行职责[1] 财务表现 - 2022-2023年营收连续下滑:2022年531.12亿元(-5.54%) 2023年505.64亿元(-4.8%)[1] - 2024年恢复正增长:营收529.86亿元(+4.79%) 净利润235.6亿元(+4.5%)[1] - 2025Q1收入135.97亿元(+3.85%) 净利润62.92亿元(+2.3%)[2] - 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7.62%)占比降至61.31% 非利息净收入204.99亿元(+33.11%)[2] - 净息差1.17%(-0.17pct) 净利差1.22%(-0.19pct) 贷款平均收益率3.76%(-0.51pct)[5] 业务结构 - 贷款总额1.41万亿元(+2.09%) 不良贷款率1.18%(连续两年下降)[3] - 存款总额1.71万亿元(+4.27%)增速高于贷款[4] - 非利息收入中投资收入131.66亿元(+94.42%)占比79.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9亿元(-19.46%)[6] 行业地位 - 2015年城商行营收利润排名第二 2024年滑落至第四[7] - 2024年同业对比:江苏银行营收808.15亿元 北京银行699.17亿元 宁波银行666.31亿元 上海银行531.12亿元[8] 内控与诉讼 - 2025年累计被罚370万元(贷款管理/代理销售违规200万 苏州分行120万 宁波分行50万)[9][10] - 近三年行政处罚金额超1.3亿元[11] - 与宝能系3起诉讼:25.8亿元借款已一审胜诉 另两起涉案73.76亿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