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战略

搜索文档
军工巨兽觉醒!中国新厂区堪比6百个球场,制造优势再次碾压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8-26 12:06
中国国防工业规模优势 - 航空产业综合体规模达600个足球场 是先进舰载战斗机歼-15和隐形战机歼-35的生产基地[1] - 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0倍 前五大船厂占据全球订单62.9%[3] - 铸造产量超过随后九个国家的总和 37种国防相关矿产中18种集中在中国[3] 产能与供应链体系 - 建立脉冲装配线可大规模制造先进战机和导弹 获取武器速度是美国的5到6倍[3][5] - 军民融合实现产能双向转换 军用战机与民用客机可共用生产线[3] - 海军以每年一艘以上速度下水新型驱逐舰 同时推进第六代战机研发[8] 技术发展现状 - 研发投入每年保持10%增长 重点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5] - 在高端芯片、先进半导体制造装备和软件领域仍依赖外部技术[5] - 通过完整制造业生态系统和规模效应降低对单个技术节点的依赖[5] 军事力量建设 - 海军规模达370艘舰艇 空中力量拥有3150架军机 核武库快速增长[8] - 十年内实现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航母的跨越[1] - 工业体系完整性在战时可转化为战略优势[3] 战略影响 - 国防工业崛起正在重塑亚太地区战略平衡[8] - 制造业整体升级带动国防能力跃升 形成可持续战略能力积累[8] - 发展模式可在和平时期促进经济发展 战时快速转换国防产能[8]
外媒关注中国造船业“大动作”,“与美国竞争将促使他们飞速升级”
观察者网· 2025-08-12 23:50
行业整合与战略升级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通过换股方式合并,交易金额达1151.5亿元,合并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 [1] - 合并旨在降低成本、整合军民造船资源、强化全球竞争力,并响应国家"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1] - 合并后公司订单总量超530艘船、总载重5400万吨,年收入约18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近17% [3] 全球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中国船企占据全球造船市场份额55%(按总吨位计算),美国不足0.05%,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32倍 [4] - 日本计划到2030年将市场份额从9%提升至20%,拟通过67亿美元公私合作基金补贴本土船企 [6] - 韩国和日本船企试图借中美竞争夺回市场份额,日本曾在上世纪90年代占据全球50%产量 [4][6] 外部挑战与行业动态 - 特朗普政府拟对中国造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用,可能推高全球海运成本并减少船舶需求 [4][7] - 全球新船订单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8%,扬子江船业同期订单从全年146亿美元降至5.4亿美元 [5] - 马士基表示不会因美国政策排除中国船厂,强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4] 技术发展与产业定位 - 合并强化中国军民融合战略能力,商用与军用生产共享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 [3] - 中国首制16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交付,体现高端制造能力 [3] - 行业面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但中国龙头地位难以动摇 [6][7]
量化掘基系列之三十五:巴黎航展驱动下,如何把握航空航天行情?
国金证券· 2025-06-12 15:59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选取航空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反映通用航空产业证券价格变化[3] - 具体构建过程: - 选样空间:科创板/北交所证券上市超1年,其他证券上市超6个月,剔除ST/*ST及财务异常公司[30] - 样本筛选:按半年日均总市值排序,前50名入选,飞行器整机制造领域单股权重≤10%,其他≤2%[30] - 调仓频率:半年调整一次(6月/12月)[30] 2.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航天航空板块,反映行业证券价格变化[3] - 具体构建过程: - 选样空间:国证三级行业分类为航天航空,其他条件同通用航空指数[30] - 样本筛选:按半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成交金额综合排序,单股权重≤15%,前五大合计≤60%[30] - 调仓规则:与通用航空指数同步调仓[3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市值因子** - 构建思路:区分指数成分股的市值风格分布[37] - 具体构建: - 通用航空指数:500亿以上市值权重3.68%,100亿以下17.37%[39] - 国证航天指数:500亿以上权重37.05%,分布更均衡[41] 2. **估值因子(PB)** - 构建思路:采用市净率评估板块安全边际[43] - 具体构建: $$ PB = \frac{总市值}{净资产} $$ - 通用航空指数PB=2.33倍(历史分位数32.8%)[46] - 国证航天指数PB=3.29倍(历史分位数52.9%)[48] 3. **盈利预期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Wind一致预期数据捕捉盈利增长潜力[49] - 具体构建: - 每股收益:国证航天指数2025-2027年预期从0.38元增至0.78元,增速高于通用航空指数[53] - 归母净利润:国证航天指数2027年预期308.27亿元,复合增速显著[53] 4. **股息率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现金分红回报[58] - 具体取值: - 通用航空指数股息率0.63%,国证航天指数0.73%,均高于中证军工指数0.58%[61] 模型与因子评价 - **行业集中度**:国证航天指数国防军工权重96.24%,行业纯度更高[37] - **市值风格**:通用航空指数小市值特征更明显,国证航天指数大市值主导[39][41] - **盈利弹性**:国证航天指数在每股收益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上更具优势[53] 回测效果指标 | 指标 | 通用航空指数 | 国证航天指数 | |---------------------|--------------|--------------| | 净资产收益率(2025)| 3.35% | 2.82% | [54] | 市净率(PB) | 2.33倍 | 3.29倍 | [46][48] | 股息率 | 0.63% | 0.73% | [61] | 每股收益(2027E) | 0.76元 | 0.78元 | [53] | 归母净利润(2027E) | 317.63亿元 | 308.27亿元 | [53]